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所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也刊载了社会教育研究的文章,成为洞察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研究本土探索的一个窗口。根据民国时期《教育杂志》刊载社会教育研究的文章数量、主题等,可以发现《教育杂志》中社会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且形成了一个社会教育研究群体。同时,其社会教育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平民教育、识字教育、民众教育、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理论、战时的社会教育、国外社会教育理论和概况等方面。《教育杂志》刊载社会教育研究文章,推动了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本土探索,传播了国外的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我国的社会教育研究群体。在借鉴民国时期《教育杂志》对现代教育研究本土探索的基础上,社会教育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注重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建设社会教育学学科;立足本土的社会教育实践,推动外来社会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强调教育期刊与社会教育研究协同,助力于社会教育研究的发展;培育社会教育研究群体,集中推动社会教育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吕慧 《成人教育》2023,(9):19-26
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古代,社会教育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近代,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变革社会为目的,社会教育内容有识字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教育的内容以五育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教育以终身学习为特征,涵盖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数字教育等内容。今后,社会教育内容的发展应注意全面性、健康性、合理化、传统性、数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教育”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社会教育”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5.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我国大学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是高等教育史、社会教育史中十分显著的教育现象。在大学扩充教育思想的引导之下,近代大学积极投入社会教育运动。大夏大学创立的社会教育系,开创了依托大学培养社会教育人才的先河,其发展经历了初创、扩充、恢复与深化、调整四个阶段。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呈现出大学与社会教育互动的特征:形成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设置、教学与实习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教育人才;设立社会教育研究部门、创办社会教育专门刊物,开展社会教育学术研究,丰富社会教育理论;开办大夏公社、大夏民众教育实验区、花溪农村改造区等社会教育实验区,直接参与社会教育实践。大夏大学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模式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对当今我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不乏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够的现象日益严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不好,家庭教育成为空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整合不够,影响了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要积极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广泛建立社会教育站点;积极开拓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探寻并形成与社会教育衔接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教育成为幼儿园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明确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认识到社会教育应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观照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社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将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忽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随机性体现得不够,幼儿社会教育某些目标及内容起点、要求偏高,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等。改进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拓展幼儿社会教育课程领域,改进幼儿社会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虽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法制建设欠缺、管理体制不合理、社会教育平台和资源与青少年现实需求不完全匹配、社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针对深圳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评估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进行青少年社会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实施主体及平台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对成人和青年实施了校外教育和在职教育,这类教育被称为“社会教育”。日本的社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仍存在此种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本文阐述了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历史,实施机构,以及终身教育背景下日本社会教育的现状和新发展。日本社会教育是日本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本终身教育的发展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应在把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改变教育观念,从教育活动设计的情境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法的特殊性和实施途径的多元化等方面,自觉突破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4.
该文考证了教育技术的发端是社会教育,且社会教育迫切需要教育技术提供支持。重新梳理并认识教育技术在社会教育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应用,为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提供支持,同时为教育技术促进社会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在内外条件作用下产生了社会教育思想。其社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平民教育。陶行知的社会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创设于1934年的洛阳实验区体现了社会教育实践者以乡村社会教育实验作为提升民力、复兴民族的旨归。洛阳实验区以民众教育、训练和组织作为其社会教育实验的中心任务。洛阳实验区的乡村社会教育实验包括实施民众教育、开展民众训练、成立民众组织等举措。洛阳实验区的乡村社会教育实践展现了社会教育先锋刚果任毅的精神,提升了乡村民众保家卫国的能力,达到了实验措施效仿推广的效果。但限于时代背景,这种作用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社会教育是从扫盲教育起步的。从实施社会教育的机构或场所来看,分为准学校教育和学校的社会教育。韩国政府通过社会教育立法、优先发展社会科技教育和重视社会教育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并成为目前没有文盲的国家,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教育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1.社区教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原则 (1)社会教育资泸的内涵。广义的社会教育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社会成员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指学校以外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成人、少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本文所述社会教育特指其中少儿部分。因此,本文所称社会教育资源包括少儿社会教育活动所需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社会教育经历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依属阶段、以职业技能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终身学习为愿景的社会教育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以企业内部培训为平台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以“学社融合”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以及注重民生为本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我国的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