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促进高中生健康教育为目的,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高中生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性健康素养的情况进行调查。方差分析和Pe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中生具备一定水平的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性健康素养,且两者呈正相关,但电子健康信息的评判能力及日常体力活动较为缺乏,应针对薄弱环节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从网络中获得健康信息和利用这些信息保持自己健康的技能——电子健康素养,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电子健康素养的内涵,常用的3个电子健康素养的测评工具——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th Literacy Scale, e HEALS)、高校学生电子媒介健康素养量表(eHealth Literacy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电子健康素养问卷(e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e HLQ);从2个方面介绍了护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的文献研究:护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电子健康素养对护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文章结合现状提出建议:国家提高互联网准入门槛并督促各网络平台加强健康内容的审核;政府加强基础网络服务设施建设,确保网络的覆盖率;学校将电子健康知识纳入护理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和评估健康知识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90名大学生进行的健康素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6.2%,这处于合格以上比较高的水平;具备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42.8%、59.2%和41.0%,具备健康生活方式素养的比例最高、基本知识素养次之、基本技能素养最低;具备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  相似文献   

4.
以近十年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领域研究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主题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医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研究不够成熟,有待更深入地研究.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模式及效果评价的研究,加强对特殊群体如医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的关注,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10):106-114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今天,大学生尤其是广大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来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应急救护知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心理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健康意识与方法等方面。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展健康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从学校层面多形式开展与健康素养有关的教育活动;从个人层面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将医学常识与康复服务等实践活动带入到千家万户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中大学生电子语言素养问题,从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探讨了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与电子语言素养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电子语言素养的提高途径,主要从学会电子语言与电子语言素养提高、掌握电子语言词库位置与电子语言素养提高、学会发音基本要求与电子语言素养提高和学会电子语言翻译功能与电子语言素养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促进高校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殷切呼唤。培养受助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矫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融洽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同时,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践行感恩。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不良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效应,应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参照体系,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培养和优化校园小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实现外部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高校近四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认为近四年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状况总体平均不良并继续下降,且依旧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因此,提出营造有利于提升女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完善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多元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提高有利于改进女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体育师资的专业素质等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56):90-92
目的:通过阐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性别差异和问题,提出针对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建议。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体育选课趋向"避重就轻",女生现象突出;体能锻炼与健身理论知识教学不足。建议:强化体能锻炼,建立健康体适能教学理念;加强女性体育研究,培养现代审美素养;开发学校体育大数据系统,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葛宁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60-161
为培养和提高成人大学生体育素养,要适时进行教育,增强其健康意识,通过多种渠道,丰富成人大学生的体育知识。还要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运动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了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实施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途径,并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做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志  袁玉涛  赵禹 《考试周刊》2008,(52):161-162
本文作者通过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并根据有关问题,制定相关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曾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其健康素养水平值得重视。文章通过调查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发现当下大学生群体存在健康概念模糊、健康信息获取不足、生活方式不良、心理状态波动大、吸烟率相对较高等现象。究其成因,乃在于获取健康信息动力不足、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即时性低、心理敏感、健康教育不足等。研究建议多方主体共促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搭建校园健康信息平台,定期对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和处理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健康促进是提高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调查数据显示,常熟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各项指标构成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文化程度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健康素养呈现明显差异。基于健康素养差异的健康促进工作侧重点是:运用行为主义法改变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将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弱势群体上,自觉维护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16.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目标之一。学生健康素养的本质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内在一致。通过明确学生健康素养的内涵,发现其与公民健康素养既相通又有差异。从健康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视角,学生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观念和态度、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三个维度,健康知识和技能维度又包含身体(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层次,揭示学生健康素养的连贯性、阶段性、相通性、可塑性特点。从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视角,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阶段,健康素养养成的维度和层次各有侧重,形成了逻辑时序和清晰框架。建议推行学校健康教育、创新实施体教融合、拓宽社会性人格培养路径,协同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基础数据,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兴趣、能力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卫组织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健康策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有助于师生更好地掌握改善自身与他人健康素养的能力。健康素养是衡量卫生计生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但当前我国公民,尤其是中学生健康素养不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提升。本文以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为契机,探讨其对初中生健康素养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以及初中生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健康是人首要和珍贵的财富,实现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保障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素养。健康素养具有综合性、层次性、互动性、终身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基于健康素养的不同界定,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的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国际上的健康素养研究为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内涵,开发完善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评价体系,高度重视沟通性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叶显芳 《高教论坛》2013,(4):118-120
运用文献资料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健康体育、健康素养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健康素养形成的因素,提出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形成的措施,强化高职院校健康体育序列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