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游”来描绘中国传统美感心态,是基于对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艺术所固有特质的把握,这种美感心态把主体放在主要的位置,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融洽统一。中国古典艺术是“游”美感心态的产物,同时又培养和强化了“游”美感心态,表现出一个思维和表达来回往返的内循环圈,不深知中国古典美学“游心之所在”,是不能深知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班斿是西汉时期的编辑家,曾经与西汉著名经学家和编辑家刘向校秘书。汉成帝很器重他的才能,并“赐以秘书之副”。这些秘书的副本后来成了班彪和班固编写史学巨著《汉书》的原始依据。  相似文献   

3.
古书中有的名词不能按它自身的意义去解释,而需换成与它相关的动词或动宾词组才可以解释通。人们把这种文言语法现象叫做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1)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3)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4) 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5)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严复《辟韩》) 上列五例中的“鼓”、“目”、“手”、“妻”、“侯”五个词本是名词,但若按  相似文献   

4.
《易·大畜·六五》:“■豕之牙,吉。”对该句中“牙”的解释,古今颇有争议。虞翻、王弼、孔颖达、程颐等解释为“牙齿”;李鼎祚、来知德、惠士奇则训为“拴猪仔的木桩”。“牙”若解释为牙齿,就明显地出现了“■”与“牙”在语义上不搭配。为此,很多注家为了语义相通,便曲解“■”义以就“牙”的意思。《说文解字》曰:“■,■豕”。段玉裁注曰:“■、■、■,皆去势之谓也。”《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剧豕称■”。可见“■”是阉割的意思。 “■豕之牙”,实即“■牙”,就是阉割牙。在此“牙”释以牙齿,则“■”与“牙”风马…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念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每次转变都与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思潮密切相关。盛唐时代兴盛的禅宗,无论从生活行为还是审美情趣上都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这种影响的直接体现便是山水诗审美观念的转变。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人的山水观念以“游”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赏”为主;盛唐时代,则以“归”为主。虽然不能排除在盛唐以及此后的山水观念中有多种审美情趣并存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美学情趣,人们所追求的正是以王维为代表的那种“清空”、“无染”之境。  相似文献   

6.
■族新考     
■及■族在已知的甲骨文、金文资料中都有较多记载。在■、■、■、■、■诸字中,为本字,其余俱为之衍生和派生字;而为畢之本字,义即田网,也就是形小而柄长的捕鸟兽之网。读毕,亦读禽,又通费,以及衍生字俱为捕鸟兽之义。及族既是商代一个部族方国,也是拥有爵封的诸侯世官,曾广泛参与商王之出使、征伐、祭祀、狩猎、巡查、垦田和纳贡等活动,其足迹涉及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区。及族作为一个善于捕鸟兽的部族,其事迹与活动与秦人早期先祖多有契合。这为我们了解秦人起源与西迁,秦人在商代的历史概况,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公盨铭之“■”即“遂”,为虞舜之后,两周时期旧地为今宁阳西北鹤山、伏山及周围地区的诸侯小国;遂公在遂即今宁阳铸造此盨,以缅怀大禹之事,载记祖宗之德,自勉和勉励后人在宁为崇德无悔之业,或有因其以大禹为遂人即今宁阳人的可能;“■”即“宁”为古地名,指今宁阳,“宁阳”之“宁”得名必在先秦西周之初或更早的商代,其本义为恭顺、安顺。由■公盨铭文结合古遂国在宁阳考证,“宁阳大禹”即宁阳为大禹故里和治水重地之一说值得认真关注。  相似文献   

8.
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因其所体现的朴素、自然、清静之道,可谓之民间歌曲“神”之所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绕不开的一个美学思想,并贯穿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之中,是民间歌曲之筋脉.从“大音希声”出发,剖析民歌中所特有的质朴与审美意蕴.最终论证民歌是“以天合天”,从而契合了“希声”最本质的“大音”.  相似文献   

9.
族群“历史”叙事有三种“结构”,即“范式化情节”、“文类”和“历史心性”。“文本”(text)产生于特定“情境”(context)之中,而“情境”也因此文本而强化;在类似情境下,“文本”常依循既定之叙事模式以产生类似“文本”;叙事符号虽循特定模式构成文本,但不同社会情境与个别作者的情感、意图,皆造成叙事符号及其组合差异,以此反映或造成社会变迁。与一般族群或民族历史一样,作为族群“历史”的“弟兄祖先故事”,其内部蕴含血源、空间与时间等叙事符号。  相似文献   

10.
杜甫《进(雕赋)表》自述:“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跛及也。”前人对“沉郁顿挫”关注有加而对“随时敏捷”鲜有述及,记得上句忘了T+--J。“随时敏捷”的语意能指固然是‘‘。决”,但其语意所指,除迅速而灵活地对生活做出直接反应之外,尚有随物宛转、感怀深锐、紧贴生命等诸多意指。杜甫的诗歌是“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二者缺一不可的诗歌,不能分而述之,只宜合而观之。  相似文献   

11.
用“七十子”称孔子弟子最早见于《孟子》,这是一种追“周公之迹”的仿圣行为。孔子弟子数量在两汉时期有三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各有来源,其中“七十二弟子”之说最终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确立。而官方认可的名单依据应是如《孔子家语》之类的孔氏家书。隋唐以后,“七十子”之称与“七十二弟子”之称合流,并最终演变成“七十二弟子”或“七十七弟子”的缩称,即孔子弟子的“举其成数”。经过对历代典籍记载的考察,可以看出“七十子”之称有鲜明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发生的“美学热”是中外美学史上一段异乎寻常的历史。这一历史不能囿于美学史自身获得解释,取思想史角度更为相宜。“美学热”是后文革意识形态危机及其现代性重建与马克思人文主义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美学在马克思人文本体论中提供了现代性的人性理念与历史哲学,从而为同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与极左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现代意识形态,并成为哲学及全部人文学科变革的中心。随着大陆80年代意识形态改革向上层建筑体制改革的转移,“美学热”及其人文哲学热潮衰落,以政治学与法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自90年代以后已取而代之。但作为现代公共精神的最大天然资源,审美攸关意识形态,并将继续保持其在公共领域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研究云南佛教质量精到又最有影响的学术名著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以下简称《佛教考》)不仅开启了云南佛教研究的先河 ,也为中国宗教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陈垣先生曾说 :“论文之难 ,在最好因人所已知 ,告其所未知。若人人皆知 ,则无须再说 ;若人人不知 ,则又太偏僻太专门 ,人看之无味也。前者之失在显 ,后者之失在隐。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乃成佳作。又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 ,或新解释 ,方于人有用。”(1 ) 《佛教考》正是这样一部隐而显又有新发现的佳作。(一 )搜罗广博 材料丰富史料是治史的基础。“竭泽而渔”是陈垣先生在讲课中…  相似文献   

14.
郑端 《美育学刊》2021,(2):59-67
现代德国著名的系统理论家尼克拉斯•卢曼提出的艺术系统论独具“二阶观察”的慧眼,洞鉴传统艺术美学理论执着于“美学”“艺术家”“艺术品”等“一阶观察”概念范畴而产生的观察盲点,转而将艺术及美学置于现代社会的多元脉络中综合考量。在他看来,艺术是一个社会沟通系统,美学是一种审美沟通,美学沟通也是艺术沟通。卢曼将艺术沟通描述为一个封闭自指、自我生产的网络化的沟通系统。然而,艺术沟通面临着发生概率较低的困难,艺术作为成功媒介,其结构的二值编码化则提供了问题的解决之道:艺术编码的“美/丑”二元图示成就了艺术的象征性普遍化之功能,操纵沟通,降低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思丝痕     
《淮南子·说山训》论曰:“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又曰:“今为二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大凡做成一件事,往往只是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在起关键  相似文献   

16.
唐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柳宗元要求“文以明道”,崇尚“奇味”,还强调美感作用.尤其在他的山水记中更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美学思想.首先,柳宗元认为美在自然,尤其在奇小、错置、变化的自然之中.唯其如此,他所描绘的自然美,大多景致小巧,如仅一亩方圆,“可以笼而有之”的小丘,“其清而平者且十余亩”的钴(钅母)潭,“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的石渠,“倍石渠三之一”,“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的石润等,且奇形怪状.如“全石以为底”的小石潭,形同钴(钅母)的钴(钅母)潭,“若剖大瓮、侧立千尺”的初潭,如《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所云:“山之南皆大山,多奇”.“高仅见其宇,皆流石怪状”.另外如小丘中的石头  相似文献   

17.
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逻辑起点不是依托于一元性本体 ,而是植根于“主客观统一”的二元合一关系中。作为佛学本体论的缘起说 ,其最根本的缘起就是心物二元的并生共起 ;而最符合美学特殊性的本体论 ,也是“美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这“二学”的本体论之所以具有“二元合一”的“共相”,乃是因为它们都强调“感性”。这项共相是佛学和美学建立亲和关系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论《诗经》中所蕴涵的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于某些经典的审美解读,而《诗经》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我国先民对于“天人之和”的审美诉求,其核心内涵是“与天地同和”之“志”。《诗经》的古典生态存在论思想体现在包含生态人文内涵的风体诗、反映初民本真爱情的“桑间濮上”诗、建立在古代生态平等之上的比兴手法与对于生于斯养于斯之家园怀念的“怀归”诗等方面,由此表现出我国古典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所特有的“诗体”、“诗意”与“诗法”,说明《诗经》在建设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9.
在汉画像石和新疆出土的古墓绢画中,多见有伏羲女娲图像,上身人形,下身呈两蟒蛇交尾之状,男左女右,伏羲执规,女娲执矩。也有女左男右,伏羲执矩,女娲执规者,当是制作匠人的误解。“规”为画圆的工具,“矩”为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就是规天矩地的结果。其中的矩,就是后世木工所用的曲尺、拐尺,也称鲁班尺,当是上古时期人们测量日影的发明器物。故而最早的规矩,被赋予了测天量地、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所以手执规矩的人也往往是当时能够与天地沟通的巫师。规矩就是巫师进行巫术活动的工具。而巫师作为宗教人物,在政教合一的上古时期,往往也是最有能力的部族首领或部落酋长。古典文献记载的中国上古时期的明君圣王,比如黄帝、帝喾、尧、舜、禹、汤、周文王等,都是具有灵异功能的部族领袖,身兼政治首脑与宗教巫师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部族首领兼职大祭司、大巫师的状况,不独在中国早期历史中存在,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的早期历史中也往往多见,可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王人祖,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身兼大巫师的身份,正是这种现象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早的巫师应该是女性,造人的女娲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20.
“西口文化”是在“走西口”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走西口使得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积淀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挖掘整理“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活动.研究表明:(1)“西口文化”是河灯会、高跷、九曲黄河灯游会等民俗项目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土壤;(2)“放河灯”其寓意在于缅怀、悼念“走西口”的人民;“九曲黄河灯游会”是对走西口人“出门通顺”,保平安的一种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