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于基于复杂资源类型、海量资源的信息网络化服务,只有针对用户的工作流程、用户的信息牵引条件、用/-需求的分类、用户行为习惯的分类建立的知识组织和服务,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作为知识型组织,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而图书馆的用户对知识的需求逐渐向多样化、精确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以往那种希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需求,已经悄然转化为从海量信息中对知识的索求。因此,图书馆必须及时变革服务机制,积极开展在文献服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性服务,变传统的文献服务为更全面的以知识为导向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3.
知识挖掘一直是知识管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知识挖掘作为知识开发的重要工具,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管理的价值。 科技文献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方法,是人们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有关材料表明,研究人员花费在分析资料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研究工作时间的1/3。海量的文献资源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利用能力形成尖锐矛盾,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对科技文献中的知识进行挖掘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知识挖掘一直是知识管理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知识挖掘作为知识开发的重要工具,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管理的价值。科技文献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方法,是人们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有关材料表明,研究人员花费在分析资料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研究工作时间的1/3。海量的文献资源与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利用能力形成尖锐矛盾,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使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日益丰富的海量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全面、有效地获取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文献,为农业科研工作赢得充分的研发时间,结合农业科技查新工作实际,归纳总结了中文农业科技文献检索的常用工具、方法和检索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可视化在科技文献深度挖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可视化是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通过把海量的数据转化成可视化的形式让人们更容易观察、浏览和理解信息,并且找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目前,国家已经建立海量的科技文献资源,但仅限于查询、浏览、全文传递等服务,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科技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监测模型CiteSpaceⅡ,它可以对科技文献中涌现的趋势和临时模式进行监测和可视化。最后总结出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科技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一般步骤和常用的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文献等各类数据爆炸式增长,却难以提供快捷和有效的科技文献服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文献资源组织没有考虑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分析国内外用户阅读行为,不仅要对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科技文献阅读用户行为知识进行组织和分析,才能为科技文献服务提供支撑。文章以提高科技文献知识服务的效率为目标,以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组织角度分析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知识,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阅读行为知识组织的准备、获取、关联分析以及服务等组织过程,总体架构科技文献阅读行为知识组织模型,并把用户阅读行为分析融入到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和服务过程中,将用户阅读行为信息升华为用户知识需求,最终指导知识提供部门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科技文献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8.
商业性资源发现系统特别是国外资源发现系统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国内许多图书馆已经引进,但实践应用中存在资源组织揭示层次较浅、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国家科技信息资源保障需要及国内外资源发现服务现状,提出构建我国的国家科技信息发现服务体系。从文献数据采集、数据统一管理、语义知识组织、系统服务功能、方法工具支撑五个基本方面进行详细论述,重点强调本体、叙词表等知识组织工具在文献资源语义知识组织中的应用,形成语义关联的数据资源体系,促进系统功能从单一资源级别发现服务向引文分析、科研实体识别等知识服务拓展。相关标准规范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等也是构建国家科技信息发现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图4。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海量化使得现代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体系发生变革,信息技术成为主要推动力,单一的数据经过分析、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产品成为图书馆更重要的服务内容。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当代图书馆需要密切追踪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加强科研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开辟新的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创造新价值。本文结合工程技术领域资源和用户需求的特征,充分考虑公益服务宗旨和科技信息资源国家保障的责任,确立了以资源分析与信息构建、信息组织与知识链接、数字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研究为科研工作的三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通过探究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提升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水平与课题研究质量,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和深化升级。[方法/过程]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再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即对多元化资源进行集成后,建立涵盖底层、中层、高层3个层次的多元化资源融合框架,重点阐述预测预警服务、智慧检索服务、精准推荐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传播推广服务5类服务路径如何在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果/结论] 多元化资源融合是图情机构服务创新与深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图情机构服务应以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为牵引,以多元化资源融合为切入点,促进科学化与高质量服务实现,以此满足科技智库需求,突显图情机构的关键作用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需要将"人"数据化,科研人员也需要数据化。科研人员画像的建立,对于科研管理层全面了解科研人员的信息、客观评价其研究水平等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分析科研人员研究行为或专家推荐的基础,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方法/过程]首先提出科研人员画像的概念,认为其是描述科研人员信息的标签的集合。其次,以个人主页、知网、基金网等多个异构数据源的数据为基础,提出融合多源数据的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分别从科研人员的基础属性、科研偏好和科研关系三方面形式化描述了科研人员信息,并提取各个维度的标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其画像。最后,分别以国内外两位科研人员为例,说明了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科研人员画像的构建适用于国内外的科研人员,能够全面描述科研人员信息并直观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13.
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在嵌入科研一线的知识服务探索中积累大量经验,逐步形成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分析和咨询、信息素质培训与能力建设、学科专题信息服务、学科情报和战略情报研究、专业文献信息与知识环境建设(专题信息平台建设)、科研机构成果与知识管理等为核心的专业化知识服务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嵌入科研过程的文献情报人员、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文献情报服务流程与科研工作流程相互协同与协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调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者科研信息行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者科研信息行为特征,为知识信息服务者提供科研信息服务提出建议与对策。[方法/过程]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选取高校研究者作为调查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其科研信息资源使用情况、科研信息获取行为、科研信息消化行为、科研信息追踪行为、科研信息交流行为及科研信息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验证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结果/结论]高校研究者对新媒体科研信息资源依赖度较高,对电子期刊的偏好最高,且关注信息资源的质量;科研信息获取行为呈现途径多元化的特征;科研信息消化行为呈现碎片化特征;科研信息追踪行为呈现传统途径居多、方式单一化的特征;科研信息交流行为呈现新媒体平台交流主导化的特征;新媒体平台科研信息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征。除科研信息追踪行为特征与模型存在偏差外,基本验证了所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15.
China's status as a scientific power, particularly in the emerging area of nanotechnology, has become widely accepted in the global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rol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in China's nano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assumed, albeit without much convincing evidence. Very little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th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Utilizing both cross-sectional data and longitudinal data of 77 Chinese nanoscientists’ public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differentiate individual effects from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inese researchers. The study finds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argument – that China's best scientists collaborate at international level. It also finds that collaboration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has a consistently positive effect on China's nano research quality with a time-decaying pattern. Language turns out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mpacting the quality or visibility of Chinese nano research. Policy implications on research evaluation,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lo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16.
CASHL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专业的迅速发展与专业文献信息聚积使科研工作者获取高质量的文献变得更为重要,同时也增加了获取专业文献的难度。CASHL服务顺应情势,充分实践着“共建”、“共享”理念,构建起中国高校社科文献保障体系,力求解决科研工作者利用外文专业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但是,服务尚面临一系列困境:(1)影响度不够;(2)利用率偏低。针对客观现实,提出相关对策:(1)提高资源品质;(2)降低利用费用;(3)加大宣传力度;(4)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数据与科学文献相关性研究——以生物信息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数据的高速增长和科研工作者对信息获取日益提升的需求,要求科学数据库与科学文献库能实现集成信息服务,达到跨异构库知识发现的目的.本文以生物信息学为例,重点研究了生物信息学科学数据库与文献库的两种相关关系:外部关联和内部关联.前者主要是基于两者的外部相似性建立的交叉引用关系,后者则在内容层面直至知识层面实现两者的聚合和知识关联.  相似文献   

18.
以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我国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态度及意愿,从自存储资源的学术质量、版权、政策或组织方面、技术方面出发分析影响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的因素,并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宣传与教育政策机制、管理政策机制、强制政策机制和技术政策机制,建立OA仓储,引导科研人员自存储。  相似文献   

19.
林晓欣 《图书馆》2021,(2):63-68
信息组织4.0时代下的知识组织帮助图书馆实现了知识协同服务,并能从中实现知识的协调共享交互,还能以知识网络合作的服务来发现信息知识资源,从而产生其应用特征。而智慧化知识组织能在专业特色数据库、科研资源情报、元数据智慧化和协同辅助分析组织等服务中实现信息情报资源的共享和知识扩散,并能在知识协同服务管理中实现科研范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技术监测方法在国防科技情报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以美国国防部科技报告(AD报告)为数据源,以导弹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美国导弹技术的相关研究主题、重要研究机构、重要研究人员及其相互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中运用技术监测方法,可以简化情报人员的分析工作,大大提高情报工作的效率,更好地为我国国防科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