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研究是由基本假设、学习科学、教学科学和应用领域构成的严谨科学体系,是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和优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是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重要的实验场和应用领域,梅耶及其同事紧紧抓住数字化学习的内涵,提出了基于信息获取的接受学习、基于反应强化的训练学习和基于知识建构的引导发现学习三种层次递进的学习方式。在这三种数字化学习的实践中,多媒体原则、一致性原则、接近原则、人性化原则、分段原则和前训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而辅助性示例原则和训练原则则非常适用于以程序性知识为焦点的训练型数字化学习。在以问题解决为焦点的引导发现型学习中,游戏与仿真型学习和网络在线协作学习最能体现问题解决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英语口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还存在一些误区。根据多媒体学习理论,教师应遵循简明呈现原则、相邻呈现原则、负荷转移原则,制作出精美新颖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英语口语教学课件,从而推动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真正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接近”原则进行阐述,然后创造性地提出本原则具体操作的方法——“模块化”,使信息的呈现富有条理化、科学化。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多媒体教学材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计,学生高效获得知识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是教学的最终归宿,这也是本原则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学习与多媒体设计:认知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媒体是使用文本和图片进行呈现的材料,设计多媒体要以学生从多媒体中学习的心理过程出发,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媒体设计的若干指导原则,并建议多媒体的设计开发要基于科学研究的证据而不是开发者的直觉经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接近原则进行阐述,然后创造性地提出本原则具体操作的方法——模块化,使信息的呈现富有条理化、科学化。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多媒体教学材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计,学生高效获得知识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是教学的最终归宿,这也是本原则的归宿。  相似文献   

6.
移动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界面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间信息交互的主通道,对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移动学习资源的人机界面设计既要遵循人机交互领域的界面设计原则,也要满足多媒体学习认知的需求,还要符合移动设备的技术特点,这对于学习资源的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基础,以满足多媒体信息设计原则为目标,针对移动学习资源界面设计的难点,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界面设计模式,用于学习资源的信息呈现。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材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取并设计教学信息媒体的有机组合,是以动态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基于教育与审美的相辅关系,以屏幕显示、以形达义、以画面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多媒体教材传输知识信息与产生视觉美感不可分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总体上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以梅耶 (Mayer,R E)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多媒体课件本质上属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其设计要建立在多媒体学习的基础之上等两个基本理念,并从目标、呈现和界面与导航等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论述了具体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总体上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以梅耶(Mayer,R.E)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多媒体课件本质上属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其设计要建立在多媒体学习的基础之上等两个基本理念,并从目标、呈现和界面与导航等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论述了具体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学习理论是一个贯通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以及生成加工理论,解释了学习者通过加工语词与画面所呈现的材料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属于解释性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出一系列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处方性意义的行动指南,属于处方性理论。解释性的学习理论为处方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科学基础。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转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是实现跃迁的关键环节,而认知负荷理论则是理论跃迁成功的关键变量。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梅耶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三元模型,包括必要认知加工、外来认知加工和生成性认知加工。围绕这三类认知加工,梅耶及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12项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前提假设保持高度逻辑一贯性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教学设计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明确各项原则的问题情境、适用范围等边际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对它们内涵的界定和彼此关系的看法上,却说法不一.因此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整理、分析清楚,以便人们更好地对它们进行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论学习型组织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学习、有行动的团队组织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彼得·圣吉 (Peter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后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对于终身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社会各个层面中得以充分利用 ,促进各类团队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最终实现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RBL的学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RBL)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学习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文中分析了目前RBL的学习设计模型、RBL资源的选择和资源的学习支持属性等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RBL学习设计中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RBL中的资源生命周期及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型,为深入开展RBL的学习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主动学习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将各类动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此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7.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为了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分层抽取的440名教师和14 40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所欠缺;女生、低年级和城市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相对较好;教师获得的教学支持、教学自主权和教学方式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能力却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学生的母亲学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内在学习动机等对学习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业压力越大越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运用自编问卷对51名教师和10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师生均认为网络环境下师生的互动更灵活和广泛,但由于网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互动较表层,深度不够,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其中,学生的认同度更趋一致,教师除在年龄上差异显著外,在教龄、性别、学历、所教学科及职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年轻的、教龄不长的女性教师认为大学网络教学师生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自由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学习自由的实践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