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孔子的“杏坛”到今天的教室,课堂一直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是社会文明承传的舞台。为了发挥课堂的导向、激励、陶冶、益智等正向功能,我们应关注课堂,构建一个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课堂环境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微观生态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当今的教育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首先,应将学生对课堂环境的评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高度重视课堂环境的设计;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应从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3.
课堂环境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微观生态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当今的教育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应将学生对课堂环境的评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高度重视课堂环境的设计;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应从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能力强弱,取决于一定的课堂环境。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5.
课堂环境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微观生态环境,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数学课堂环境感知的结构包括教师支持、促进尊重、促进互动、同学支持和学习竞争5个维度,各个维度之间既相关又相互独立,能较好地解释学生数学课堂环境感知的结构:八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交流、同学问竞争的感知方面好于九年级;女生对教师提倡相互尊重、鼓励相互交流和同学帮助的感知方面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习活动进行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收获。本研究选择留学生课堂学习这一微观视角,依据学生发展理论和课堂学习环境理论,以清华大学在校留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学习环境对留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留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存在差异,韩国留学生、"分离"教育模式下的留学生以及不以中国为留学首选国的留学生群体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显著低于其他留学生群体;课堂学习环境感知对留学生的教育收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若以满堂灌为特征,学生将对学习毫无热情;若以谈话为特征,学生学习也不活跃;而在民主、合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对课堂教学参与性显著提高。可见,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放飞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思维具有多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对此,我们做到:  相似文献   

9.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0.
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生命力湮灭这一现状,教师应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它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立足学生发展全面、弘扬学生个性。它要求课堂环境和谐自然,师生的心理环境自由开放,学生的交往环境呈现多边互动状态。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与学生的生命内驱力融为一体,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姿态得以自由绽放。  相似文献   

11.
董月香 《考试周刊》2010,(3):184-184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与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这两方面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产生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课堂环境与任务难度对学业求助的影响,结果表明:(1)任务关注的课堂环境比自我关注的课堂环境导致更多的求助行为,尤其是工具性求助。(2)完成难度适中学习任务的学生比完成高难度学习任务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求助行为,尤其是工具性求助。(3)在任务关注的课堂中,成绩好的学生更愿意求助,并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在自我关注的课堂中,成绩差的学生更愿意求助,并倾向作执行性求助。  相似文献   

14.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互动环境,这种环境是由师生双方的心理环境构成。一般来说,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活跃与沉闷、  相似文献   

15.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识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为此,教师就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课堂心那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热情还是冷漠,活跃还足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课堂中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涵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现状的调查结果,研究者将中国大陆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分为倾向传统型、中间型和倾向建构型三种类型。不同课堂环境类型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显著差异。建构型课堂的学生相对于传统型课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取向更倾向于深层,学习态度更加积极,有相对开放的数学观,而中间型和传统型课堂的学生的学习取向倾向于表层,学习态度消极,数学观不开放;但同时,建构型课堂的学生依旧存在着狭隘的数学观。  相似文献   

18.
王汉民 《教师》2013,(20):52-52
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是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想说、敢说、要说,使课堂成为学生踊跃思考、跃跃欲试的平台。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课堂的拟态环境,模拟英语语言环境,把单调乏味的教与学融入到真情实境中去,并通过生动形象的信息传达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快乐,高效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心理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微观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以生态学科中的生态平衡原理、限定因子定律和花盆效应为理论基点,提出建构平等的师生观、正确的教学观和开放的心理观,以期构建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