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群 《中国出版》2012,(18):46-49
编辑学是研究编辑活动的一门学科。人类知识可以划分为哲学与数学、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类学科、文化学科这五个学科部类,文化学科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文化学原理、文化活动学、文化空间学、文化史学四个一级学科,文化活动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文化生产学、编辑学、传播学、文化消费学,编辑学是其中一个二级学科。编辑学知识包含科学知识、道德知识和艺术知识三类知识要素,已发展成为一个包含着多个分支学科的学科群。  相似文献   

2.
图无处不在,数据无时不有,科学无所不至,图数据科学的学科构建迫在眉睫。文章追溯图数据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从理论、方法和应用视角探究图数据科学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阐明图数据科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图论到图建模、从关系数据库到图数据库、从大数据到图数据、从图到知识图谱、从行业应用到技术融合的历程,见证了图数据科学的学科兴起与发展;图数据科学是探索图数据及其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新兴学科,是主要由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融合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图数据科学荟萃了图数据库、知识图谱、大图分析为核心的学科内容,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形成了崭新的学科体系;图数据科学具有融合化、数智化、工程化的发展趋势,成为一门独立性与系统性、创新性与驱动性、工程性与管理性相统一的综合学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由西方引入中国的档案学,经过约70年的风雨历程,已演进发展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组———档案科学。为了促进档案科学的不断完善,我们应当在历史回溯的基础上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严谨的结构分析,以确认薄弱环节和新学科的生长点,实施与时俱进的发展对策。一、档案科学演进历程的基本分析档案学是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科的档案学,首先发于西方国家。1804年,德国学者奥格撰写《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首创“档案学”这一术语。1834年,奥格创办了《档案…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出版与时代 文化出版与时代是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是训练人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我们对历史文化阅读的理解,如果只侧重于作为过去的一种集体记忆,就很容易偏向令文化历史知识成为一种背诵、怀旧的知识,或者只是说不完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5.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既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识人类文明的手段.在拙作《中外出版史》中,曾对出版给出过八个动词的定义性判断:“出版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可以推进性简化为:“出版是人类收录信息、整理知识、萃积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活动.”而“学科”是英文discipline的意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侧重于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出版学科就是有关出版的独立知识体系,或者有关出版的知识分类和学习科目.中国目前将人类所有知识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将编辑出版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此后,出版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并不理想.今年是10年一次的学科目录调整年,应在对出版和出版学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出版学科建设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科学的产生、发展、知识的分化及各类学科的形成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学科类型的发展并展现了学科的逐渐分化过程,从而指出,知识文献的分类应依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掌握各学科内在的相互联系,在头脑里建立起科学整体的合理结构。在文献服务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峻的<知识心理学>整合了哲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方位、系统地揭示了人类知识创造的微观机理,是我国第一部全息破解了人类知识创造之谜的力作.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作为权威的图书分类法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图书的科学分类提供了依据.但是,<中图法>每修订一次后,要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而科学文化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新的学科门类不断出现,这就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即<中图法>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与新学科新门类要求对中图法在类目设置上与之适应的矛盾,近年来劳动科学基础理论和各个劳动分支学科发展迅速,并已初步形成了劳动科学体系.劳动科学文献也比过去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9.
李阳波  凤鸣 《出版参考》2005,(11):25-25
西方人喜欢把一项重大事业的创始者称为某某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研究百科全书历史的人说法不一。西方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根据是:第一,他最早搞学科分类,把当时已有的知识分为理论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实践科学(伦理学等)和创造科学(诗学),而知识分类正是编百科全书的基础;第二,他最早概述人类已有的全面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从发现"地球是圆的"到宣布"世界是平的",人类历经500余年发展.全球化时代已真正来临.曾出版过<时间简史>等系列图书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  相似文献   

11.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泓 《新闻大学》2006,(2):83-87
现今的学术知识生产已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广告作为现代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知识谱系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论层面的结果,而且是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宰制之下的生产和传播.由于中西广告学科规训制度的不同,形成了"营销劝服"和"媒介传播"两种不同的广告知识谱系.本文力图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广告知识谱系的建构,并且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权力--知识"关系当中,为我国广告发展,探讨新的学科规训制度及其知识谱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词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标志性成果有:<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随着总集和其它史料的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建构一部关于词学史料方面的学科,就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词学研究内部的需求.<词学史料学>的出版顺应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一部站在科学前沿,总揽全局,既通古今之变,又集百年词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必将推动词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档案学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从实践工作中总结、产生的,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档案学不仅用自身的理论、结构和功能在科学领域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通过指导实践工作,在社会领域中对推动社会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学科制度的视角,从知识生产层面和学科制度结构两方面探寻中国档案学之建立,力求追溯学科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脉势,明确档案学作为一项社会建制在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图情学界就核心理论、方法和技术,与图情学科的定位与布局,掀起了新一轮的热议,分析学科发展和科学演变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学科属性、明确学科定位、认识学科基础。本文从科学学角度提出了学科融合取向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利用其分析了国际图情研究的科学演变过程与状态。学科发展普遍存在分化与融合的过程,知识状态和驱动力的平衡产生了学科专业化、重构与改造、分化、融合的发展状态;图情学科研究在不同发展状态下表现出了理论、方法的多元化,坚持了图情学科是社会科学属性并服务于社会的定位,学科建设呈系统性、整体性思维的模式;在服务和应用中,图情学科始终不变的应该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善用“从融合中来、到融合中去”的理论构想和方法设计面对多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教育部学科专业新目录正式确立了“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地位,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学科内涵、知识体系及科学共同体的思考.从认识论角度看,广播电视学属于软应用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看,广播电视学目前属于分散型学科;从学科独立的条件看,广播电视学是一门应然学科.鉴于这种学科属性,应从学科交叉的视野出发,进行学科间的交流,以建构广播电视学的知识体系和外在社会建制.  相似文献   

16.
姜昕 《新闻界》2007,(2):55-56
当今时代,科学传播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也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广受关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科学传播学已经历了理论引介和初创阶段,正处于学科构建时期,学术研究相当  相似文献   

17.
徐瑶 《湖北档案》2006,(5):15-16
1962年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体系>一书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并作出定义: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豫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此后,范式理论作为一种说明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交替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其中也涉及到了管理领域,产生了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周刊而产生新闻周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开场白:"历史能否戏说"是个谈古论今的话题,又是个旁及三教九流,涉猎档案、历史、文学、戏剧等诸多学科的话题,还是个雅俗共赏、男女老少都关心的话题,愿这一话题的辩论能排解您的疑惑,开拓您的思路,增长您的学识,引发您的兴致.如此,则<每期一辩>幸甚,<北京档案>幸甚,广大读者幸甚.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