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技术训练间歇时间的监控,来反映训练强度,把握合理的训练负荷。方法:8名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分别以60 s、90 s和120 s组间歇完成三组专项素质动作训练,技术训练分别以2 min、4 min组间歇完成三组半套练习,分别以6 min、8 min间歇完成四个整套练习,在运动前、每组/个训练后取耳血测血乳酸,并监控心率。结果:专项素质训练90 s、120 s间歇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值与60 s间歇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半套第三组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2min与4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整套第四个练习后即刻,血乳酸值组间歇6 min与8 min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专项素质训练中90 s间歇训练效果较好;半套多组练习,2 min间歇运动强度累积效果好;整套多个练习中6 min间歇对发展运动员耐受高乳酸环境的刺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体操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的体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形态、机能上已经具备了世界级优秀选手的潜力,但队员完成成套动作的体能有待提高.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突出成套动作体能训练内容,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发展对运动员体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抓举训练中提拉杠铃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提拉杠铃的技术动作、提铃能力和发力特征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的好坏.在举重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常常采用宽速拉、窄速拉、宽硬拉、窄硬拉等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提铃能力.因此,对8名优秀举重运动员在抓举训练中采用这四种练习方法的相关运动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速拉类练习动作中,宽速拉对抓举提铃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窄速拉.(2)在硬拉类练习动作中,宽硬拉对杠铃的提起幅度要好于窄硬拉,但在对杠铃的提拉速度上要小于窄硬拉.所以,深入了解这些练习方法与抓举提铃技术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加深对这些练习方法的认识,还能为更合理的应用提拉类练习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技术粗糙,完成动作不到位,存在习惯性的多余动作,甚至出现错误的动作,是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技术运用效果和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讲解、示范、规范教学方法和练习过程,是保证篮球技术教学质量,提高青少年运动竞技水平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单杠练习,特别是高级运动员的单杠练习,多半由回环动作组成.所以衡量一个运动员这一项的训练程度高或低,可以看他是否会用各种不同的做法和连接方法来完成基本的回环动作.我们在研究回环动作时运用了电影图片分析法,并且考虑到旋转运动的一般力学规律.这种力学规律决定着回环动作的技术,这基本上可归为下列两个方法:(1)运动员借助于身体各环节的相互位置的改变,在回环的前半部尽力增大旋转半径,在后半部则先缩小,然后再增大;(2)身体各环节相互位置的改变程度,决定着由身体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的动量,此外,这种改变是否适时,也决定着回环  相似文献   

6.
试析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学习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课程含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能力性质是运动技能的固有属性;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既保持了动作技能本质属性,又具有体育运动文化性操作技能的特质;运动技能是应用运动知识和运用技术动作的产物;重视运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升运动技能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中日两国运动员的形态、专项素质、技术以及训练方法,进行了比较.从形态上日本运动员的体重略重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的身高则略高于日本运动员.两国运动员在专项素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日本运动员跑的动作比较合理,在跑动时,髋和膝积极向前,身体重心前移的幅度比较大.中国运动员在跳远的空中动作比较合理.在力量训练方面,日本运动员采用大量的跳跃练习,但对练习的速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运动员现有的力量练习方法还有待改进.此外,中国运动员还应对跑的基本动作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在中长跑间歇训练完全恢复状态下,对不同运动员个体承受重复练习组数与次数、间歇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分段距离与不同分段距离练习时运动员个体所承受重复练习组数与次数存在差异性.所承受重复练习组数与次数的间歇时间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具有个体差异的练习组数与次数、间歇时间数据的获得,为今后一段相对稳定时期进行完全恢复状态下的间歇训练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以保证进行间歇训练时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短跑运动员形成低重心跑的技术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摆动腿下压摆落动作消极,支撑腿着地缓冲过度, 是造成身体重心降低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不合理的跑动技术,提出了一些克服方法和练习手段,可有效地避免身体重心的降低,这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球练习法”,是我院排球教研室教师们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练习方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两球练习法”对提高练习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一、什么是两球练习法? 两球练习法指的是在同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个学生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次击球动作;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11.
一、技术及其对运动成绩的意义技术是决定运动成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科书中和体育科学文献中所介绍的标准的技术规格,都是一些理想的动作模式。它是通过把许多优秀运动员共同的动作特征集中起来,进行计算、设计,准确地予以描述而被确立下来的。但实践中,却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完全按照这种技术规格和要求来完成动作,每个人与理想的动作模式都有偏差。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技术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近似地达到理想动作  相似文献   

12.
投掷项目的力量训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是投掷项目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运动水平的必要手段。力量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教练员有着不同的练习方法 ,但一定要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状况 ,进行合理的力量训练。1 重量负荷在力量练习中的作用教练员在制定力量练习计划时 ,应对运动员的发育情况有所了解 ,对小运动员和身体发育不成熟的运动员不应采取较大负荷的训练 ,尤其对非专业化训练的运动员 ,一定要结合他们身体发育水平 ,进行科学合理的练习。力量练习时 ,练习的形式 ,阻力的大小 ,是力量发展的关键 ,无论完成多少组 ,重复多少次 ,除非所使用的阻力足够大 ,否则力…  相似文献   

13.
后回环成十字支撑动作是一九六○年体操健将级吊环的规定动作之一,这是一个难度大和较惊险而优美的动作,在整套规定动作中占分最多,并且要求运动员在吊环上停止三秒钟以上。由此可见,每个运动且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准确地和轻巧地完成这个动作以外,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臂力与耐久力。因此运动员须单独先下功夫学习吊环的十字支撑动作以及作各种用慢力作的动作练习,以增强两臂肌肉的力量,然后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下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当中获得优胜的核心因素之一。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的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多参考项目运动规律及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关注躯干支柱准备、恢复和再生以及训练后的拉伸练习。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物力学的手段对河北省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进行测试分析,对其技术动作做出诊断和评价,揭示河北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特征,发现部分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技术问题,提高科学训练水平.通过对运动员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髋关节角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度曲线成双峰,而髋关节角度曲线为单峰,但运动员在抓举整个过程中有的环节角度不适宜,应寻找适宜的发力角度.而对身体垂直重心速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在整个抓举过程中杠铃垂直方向上的最大速度比较大,运动员力量能力较好,但应注意掌握好技术动作的节奏性,加强技术练习,及完整技术的节奏练习,对成绩的提高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环节技术是指在掷铁饼的最后加速阶段,身体各环节为将铁饼以最快的出手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度掷出而采用的动作方法.运用三维摄像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三维运动快速解析系统,获取数据,经皮尔森相关分析获得我国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各个环节中与铁饼成绩相关密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赛艇项目是一个体能类、技术性强的周期性动作的长距离竞速项目。在赛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当中,体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多数赛艇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只看重力量、耐力、速度三种素质,而忽视了如柔韧、协调、灵敏、平衡、稳定等重要素质的发展,制约了我国赛艇运动员放松、流畅、大幅度技术特征的形成与完善。研究以赛艇项目优秀运动员柔韧素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关拉伸练习训练方法及理论,归纳并提出了关于通过拉伸练习提高赛艇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并应用于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研究认为,目前我国赛艇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拉伸练习重视不够,运动员柔韧素质普遍较差,对拉伸练习不适应;拉伸练习是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方法,可以促进赛艇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院运动系的培养目标,学生从二级达到一级约需四个周期.在各个周期中应按球→绳→圈→捧→带的顺序安排一级训练内容.在竞赛期应进行大量成套练习,使成套动作成功率达到70%以上,运动员才有可能达到或通过一级运动员标准.教练员应正确理解一级大纲中各项技术结构,并对艺术体操动作的空间、时间和力量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体会和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对艺术体操一级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编排好自选动作也是达到一级要求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的言语学习指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术语及语言组织进行表述动作概念、分析技术等。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言语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一、技术掌握与言语知识保持的不均衡性体育教学中,动作的掌握、技术技能的提高,属于肌肉感觉或知觉的运动,这种运动学习主要是通过改变肌肉感觉和肌肉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和比较我国优秀运动员尤雅男和罗马尼亚运动员蒂卡完成的“单杠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再抓杠”的高难度E组动作,分析他们共同的技术特点和差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动作在杠水平部位两手同时撒手,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后两手几乎同时抓杠,抓杠时身体位置也在杠水平部位,重心抛物线轨迹几乎垂直向上向下运动.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动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