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信息从有新闻史起就打上了阶级、阶层等党派性烙印,在传播过程中始终遵循由信源到信宿单向流动的过程,受众在传播渠道中始终处于被动地接收信息的信息接收者地位.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微博的问世打破了政治、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阶层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新闻信息不再是由信息源打上党派性烙印后经过机构性大众媒介流向信宿的单向流动过程,普通民众既是受众也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享有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平等地位.微博的出现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推入空前的民主化里程.  相似文献   

2.
沈琳  张明东 《东南传播》2012,(1):119-121
广告是一种典型的传播行为,它是一种传达产品信息和概念的工具,以求达到广告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和与公众最彻底的沟通,手机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更是如此;手机网页广告推送模型综合了包括广告内容与网页信息的相关性、广告类型以及广告的诉求方式在内的影响广告推介决策的多重因素,本文将从信源、编码过程、信息、译码过程、受众、反馈、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分析提出了手机广告建模,分析针对个性化受众的精准、有效的广告传播,说明个性化广告推送决策流程能够使得用户、广告主和平台运营商三方都受益。  相似文献   

3.
孙静 《青年记者》2012,(3):42-43
信息论基本概念释读 1.噪音 在信息传输数学模式中,传播被描述成一种直线的单向过程,整个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噪音"构成."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创新.在传播环境中,噪音指任何扰乱或歪曲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能力的事物.噪音存在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它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信源、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信宿这五个环节均受噪音的影响,如编码过程中信息的模糊,媒介传播中的失真扭曲,解码过程中的误解,信宿接收信息中渠道外界的干扰等等.噪音影响了信息正常、稳定地传播,使之无法原汁原味地到达接收者.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模式,从AIDA、AIDMA到AISAS的理论梳理.结合信息时代的现实,揭示了受众对广告信息解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由于信息环境的复杂,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心理变化,受众在产生需求进行决策时,收集信息渠道也因此变得复杂与多样.受众接收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必然要求广告主在传递信息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根据这一变化,文章提出受众对广告信息接收的新理论范式AMSA,并根据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AMSA范式,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莉 《贵图学刊》2001,(1):33-35
文章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馆员处于传播者的地位,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培养馆员的服务意识和读者的图书馆意识,沟通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是保证传播渠道畅通从而提高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翟灿 《传媒》2018,(2):82-84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广告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传播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告主通过社会化营销使其广告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而广告公司和传统广告媒介却因此遇冷受到很大冲击,广告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轰炸,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而大数据和消费者画像则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窄告作为一种网络广告模式,实现了广告主、广告运营商和广告受众多方的共赢。本文分析了窄告在广告主、广告运营商、广告受众等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窄告在信息传播中的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8.
编辑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世涛 《编辑学报》1995,7(3):161-164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谁掌握了最新的科技信息,谁就掌握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一种专门媒体,具有复合的传播功能,充当社会发展的先导。从传播角度看,作者是信源,读者是信宿,编辑则是传播媒体的管理者(也可称之为传播者),通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构成整个编辑活动,将信源(作者)与信宿(读者)自然而通达地导联在一起。编辑的神圣使命就是将信息聚集、加工,构造出最佳通道,进而对科技信息进行有效地传播。  相似文献   

9.
周萍 《新闻传播》2014,(3):223-224
电视新闻直播化已成为传媒人的共识,从传播本质上讲,出镜记者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地拉近信源与信宿的距离。基于此,从传播学角度,阐释出镜记者如何零距离地传递信息、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从而让受众通过电视新闻直播体验到远离现场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10.
<正>反馈的概念最初是由控制论的创始人威纳引进到传播过程的研究中的。"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受者(信宿)对于信源(传播者)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反馈允许一个信源逐渐地自我修正一系列信息的效果,使得  相似文献   

11.
巩明 《记者摇篮》2001,(10):31-31
广播媒体是一种声音媒体,也是广告信息传递最快的媒体之一。由于广播媒体同时还具有对突发新闻进行同步传播及不用文字做载体传递信息,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和极强的亲和力等优势,所以,广播媒体的广告经常被广告主及企业选用。这种以声音为主体的广告形式决定了广播广告只能通过对受众听觉的吸引而唤起人们的注意、兴趣和感知,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因此,广播广告的声音的魅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报纸广告传播效果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纸广告传播效果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报社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但是,广告传播效果的产生往往不以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有时甚至会出现与传播者的意图相反的结果。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从刊出广告信息到受众认可接受广告信息,进而买进广告商品,中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环节和因素,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广告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近几年来报业广告发展徘徊不前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对制约报纸广告传播效果的传播主体、媒介、广告内容、版面位置、受众等主要因素作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全球品牌内容营销协会分会主席辛迪.开来普斯说过,”我们正从一个营销沟通的打扰时代进入到一个植人的时代”。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对于广告的反感程度和冷漠程度与日俱增,广告信息的爆炸和广告的泛滥成灾使接收能力有限的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前所未有的“希缺资源”,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成了所有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第一要义。”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隐蔽性的广告形式,它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得到了普遍的证明和承认。  相似文献   

14.
隐性广告又称为“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人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它初看起来并不像广告,但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广告性质:它具有明确的广告主,具有清晰的广告目的,具有具体的广告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另外它还需要广告主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张玲 《青年记者》2017,(32):16-17
近年来,H5广告以丰富的表现力、新颖的交互方式、简单流畅的使用体验,尤其社交传播的引爆能力,曾一度引发移动媒体中的一股热潮,直接带动以H5技术为核心的广告产业链的形成.而繁华过后,对H5广告优势、效果质疑的声音不断出现,H5广告受到较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对H5广告的价值及效果进行理性评估和反思. H5广告的传播价值 广告传播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信息是否能完整地从信源传输到信宿,被信宿正确解码,并获得预期反馈.因此,笔者认为,从传播过程来看,H5广告的传播价值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1.全方位编码能力.任何一种媒介对信息的传播都是建立在某种编码语言基础上的.美国传播学者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坦卡德认为,所谓“编码”就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信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方英  国燕翔 《现代传播》2007,(5):113-115
医疗广告在我国广告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虚假医疗广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已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医疗广告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虚假医疗广告的成因之一.本文在分析医疗广告市场信息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告主与广告受众、广告主与广告公司、政府监管部门与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高质广告主与低质广告主、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广告媒体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做出了求解和行为分析.  相似文献   

17.
袁会 《传媒》2012,(9):37-44
正话题一:新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媒介定位陈韬文:传播学范式的转移——对数字化和全球化影响的反省西方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播是通过信道由信源编码、受者解码、受者反馈再到信源编码的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而在数字化媒体深入发展的当下,传播的过程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第一,信源和受众的边界趋向模糊。传者既是受者,受者也是传者。第二,信源和受众之间的反馈加快,从延时到及时,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8.
吴茂楠  邱树雄 《新闻界》2005,(2):106-107
长期以来,广告主对现代广告的认识还局限在广告就是将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受众),而对于广告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投放方式告诉给什么样的消费者,广告的效果如何等问题缺乏更深入、更理性的思考.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一个广告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代广告质量已经不仅仅是广告本身(设计、制作)的质量,而是成为一个质量体系。从最初期的广告市场凋研到广告的制作、广告毛片的测试、广告的媒体投放、  相似文献   

19.
传播噪音是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正确接收.在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权从主流大众媒体到了普通百姓中,这导致信息量的无限激增及交叉重复,加剧了传播噪音的扩张.本文以微博为例,探讨了基于信源、信道、信宿等传播噪音的生成,力图在剖析其表现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对传播噪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7):59-63
本文所研究的"微广告"是指依托微信、微博、QQ等主要自媒体平台与"微片化"的受众进行沟通与传播,重点关注微广告在自媒体平台下所呈现出来的分享形式与扩散特点,剖析广告主在运作微广告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内容与表现形式直白单一、过度推送造成干扰、垃圾信息引发反感等问题,进而从微广告的自我定位、信息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与受众建立情感共鸣和互动、信息传播频率和时机等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微广告的运营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