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70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和66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体质及跟骨超声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由于控体重、运动等原因,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有较低体重和体脂率,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瘦体重均低于普通大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女花样滑冰运动员相对较好,而男花样滑冰运动员则相对较弱;身体素质方面,男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相对较好,而女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受瘦体重的影响,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握力素质有待提高;3)男、女花样滑冰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建议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体质及骨密度进行定期监测。掌握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质、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的安排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7234名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揭示大学生BMI的分布特征.根据体质指教大小进行分类,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BMI等级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质指数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男大学生的肥胖、超重程度要比女大学生严重;大学生BMI指数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质检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市5所高校2810名(男1545名,女1265名)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因素、海岸因素、气温、纬度以及降水量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城乡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2004年江苏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4年江苏省219050名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发展状况分析,探讨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57所高校的213762名女大学生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大多数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省内各地市高校女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均衡。为改善和提高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散打选项课对男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387名男大学生进行1学年的实验教学,分析了散打选项班学生的体质特征和散打运动对男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在散打教学中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体质提供一定的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和良好率高于偶尔锻炼的大学生组。建议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实施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睡眠方式和体质健康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为:大学生睡眠时间充足,睡眠质量令人担忧;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都与体质健康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天津大学3个班160名男大学生进行的不同综合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增强男大学生体质的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处方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男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以耐力为主的运动处方在发展和提高男大学生身体机能,改善体质上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男、女各240名大学生有关健康与体质指标进行测量,制定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包括生活方式自评量表)、适合健康状况运动量的自评量表和体育锻炼动机强度自评量表,制定了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测试指标简单,使用测试手段简便,非常容易普及,学生可在没有体育教学课时进行自我测试,可以准确敏感反映普通大学生的健康与体质状况,便于指导大学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江苏高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生活方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吃早餐方式、饮食偏好方式、体育锻炼方式、睡眠方式和应激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建议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早餐促进大学生吃早餐;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运动锻炼参与率"、"运动习惯巩固率"和"体质健康指标改善率"三项考核;强化作息制度和改善宿舍环境保证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学校、社会和家长对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2.
受国内外经济下滑形势的影响,大专生就业更难,由于大专生"学历低"而影响就业和晋升的情况也时常出现,同时大专学生对现状的不满意、对学历的不认同,综合考虑时间和成本,都有提高本科学历的需求。通过分析江苏省"专转本"、"专接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主要的三种提升本科学历的路径,比较它们的不同,提出"理性用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终身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意识较强,实践和理论方面有待于加强,建议学校通过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完善体育场地设施等手段,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苏北高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地区大学生在体育行为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均对情景类、游戏类体育项目展示出明显的行为倾向;在时间付出方面,大学生男生每周自主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女生则逊于男生,但总体上情况仍可乐观;从其活动场所情况看,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空间选择存在差异,男生对活动场所的方面要求低于女生.但大多数男女生均对在规范的运动场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取向;从参与方式上看,男生以个人活动和朋友活动频率为最,女生则以个人活动和学校组织活动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高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地区大学生在体育行为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均对情景类、游戏类体育项目展示出明显的行为倾向;在时间付出方面,大学生男生每周自主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女生则逊于男生,但总体上情况仍可乐观;从其活动场所情况看,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空间选择存在差异,男生对活动场所的方面要求低于女生,但大多数男女生均对在规范的运动场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取向;从参与方式上看,男生以个人活动和朋友活动频率为最,女生则以个人活动和学校组织活动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苏南地区不同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得出:胆怯自卑心理、体育兴趣、体育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素质;明确动机取向、培养体育兴趣、加强设施建设、构建体育氛围、提升教师教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间歇训练法在散手运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地观察及咨询法,对江苏省散手运动的现状特点作出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从江苏省的散手运动的全局看,呈现以下4方面特征:1).全省项目开展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于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地区;2).现有一线竞技水平一般、后备力量可观;3).运动员体能明显不足,不能适应比赛要求;4).在技术上成熟选手的打法类型以防反型居多,年轻选手则以力量型打法居多,技术型较少,此外,运动员比赛中运用单个动作多,组合动作少。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题,学习问题处理不好给大学生带来不少困惑。文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同时指出各类型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通过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问卷对江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EPQ三个维度的男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体育行为中还是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虽然在一些体育活动的形式、项目和自我运动能力的选择中,交互比较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大部分没有差异影响.这说明当前江苏大学生在大学这一特殊社会区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融入到这个集体环境中去,与人相处,善解人意,较好地适应环境;比较稳重,善于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