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天津市部分高等院校1-2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自评,以及身体素质和生活方式等指标的调研与测量,分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自评与身体素质等级等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回归模型,对体质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 在各预测变量与体质健康自评的相关研究中,体质健康自评与身体素质等级指标,年龄、民族等社会人口学指标,以及是否饮酒、睡眠时间等生活方式指标都有显著相关,而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2 在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自评的因素考察中,身体素质等级和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是显著的预测变量.随着身体素质等级提高和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增加,大学生体质健康自评具有完好倾向.  相似文献   

2.
江苏高校大学生牛奶饮用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饮用牛奶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牛奶中除了乳糖(主要促进钙的吸收)为独特成分外,其它营养素都有可替代食物提供;牛奶补钙作用不及运动锻炼;饮食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大学生是否饮用牛奶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不显著。建议对大学生的其他饮食方式进行研究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江苏高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生活方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吃早餐方式、饮食偏好方式、体育锻炼方式、睡眠方式和应激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建议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早餐促进大学生吃早餐;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运动锻炼参与率"、"运动习惯巩固率"和"体质健康指标改善率"三项考核;强化作息制度和改善宿舍环境保证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学校、社会和家长对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的调查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的调查研究,阐述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睡眠方式和体质健康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为:大学生睡眠时间充足,睡眠质量令人担忧;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都与体质健康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7730名广西聚居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查,采用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分析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对体质结构的影响;设计、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健康认知、生活习惯、体育锻炼、营养膳食与学生健康水平的相关影响。指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情况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女生营养不良现象突出,存在健康认知差、学习压力大、睡眠质量低、体育锻炼缺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不有效控制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出导入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等针对性建议,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干预。为国家远程监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密切,建议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健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大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96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9省市18所大学的2365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面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与文化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入手,得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文化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保障,改变了初中生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成绩的传统观念.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锻炼和文化课学习并不冲突.学校应充分认识体质健康对于文化学习的正向影响,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保障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五所重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结果表明:男生62%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女生71%偶尔才去锻炼,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制约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场地少、器材少、缺乏指导、学生对健身意识模糊及终身体育观念尚未形成等。针对原因,进一步对高校体育改革,弘扬健康观念,促进更多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活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健康体育课程教学只有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生活的能力为目标,才能真正反映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学生个体切身利益的需要。因而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积极性,切实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据此大学生健康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用性强,集健、美、乐于一身的运动内容为主要内容。在教法上,通过预知,实践,总结三个层次了解和体会最基础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并从中学会举一反三的基础健身理论,从而实现大学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提出:在大学生健康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让学生在健身计划指导下进行课堂练习的教学法,以实现大学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调查法,探讨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运动性免疫机能“原认知能力”及其作用与培养途径等.主要结论:运动免疫学揭示的运动性免疫机能的有关规律应该在大学生锻炼与健身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及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认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大学生运动性免疾机能“原认知能力”,可通过对自身的运动性免疫机能变化规律的认知,有效调整运动方案,以增强自身的免疫机能;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定向与激励、标准与评价、控制功能及终身体育产生重要作用.而通过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的改进及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活动规律等方式,可有效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性免疫机能“原认知能力”,提高其原认知水平.提出尚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创造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需要及体育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主导意识不明确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课外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创造力培养途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建议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使之掌握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营造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情境,改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与体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华南理工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16所院校的482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社会生活、商业导向等。面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提出了体育要渗透体育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体育要挖掘体育的社会交往价值,体育要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以及发挥体育的时间消耗作用等体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985名大学生5项体育锻炼的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锻炼不科学,旨在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锻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有氧耐力等素质下滑明显,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大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国家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十所高校为例,探索重庆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展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