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期望值.教师期望值可能产生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学生经常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内在化.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我效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当代华裔作家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一书中,主人公也即第一人称叙事者秦珍珠讲述了自己和妹妹在遭遇家仇国难后逃亡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并在那里艰辛地落地生根的故事。这段特殊的生活经历,挑战了珍珠的自我同一性,颠覆了她的自我意识,使得她能够进入他者的世界,在自我与他者的互为观照中不断地寻求自己的位置,最终完成身份建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不和谐关系,使得珍珠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识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又包含着肯定。这体现为她言辞中的矛盾和冲突,及叙事上的"复调"特点。而透过这一点,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珍珠及她心中的家庭成员形象和国家形象,并明了其对身份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实施新《纲要》后,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进行论述。提出新的教学观应该向重视学生,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学法,重视过程及重视创新转变;新的教师观体现为教师既是运动技能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学习者、学者和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新的学生观应将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借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阐述来尝试分析媚俗艺术中的自媚现象。自己被自己媚俗的行为感动是自媚的重要特质,其形成原因在于,主体始终处于一个"被看"的状态中,不断认同他者目光对自我的异化,始终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能够在他者观看下完美呈现的自我,并陶醉于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自我的虚无性的判断,强烈地揭示出了"我"所感动的自我本身的虚假。  相似文献   

5.
分析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前提、涵义和实现途径,从学生观、知行观、课程与教材、教师观等角度对"从做中学"进行解读,指出此种思想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所谓“三主”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简称.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用好这一思想,不但能体现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还能优化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优化教学的基础,但必须解决好对学生的认识问题,克服将学生作为被动对象的传统倾向.学生为主体的基本要素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主、自我控制、自我决断;自动性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行动;创造性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超越和突破.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以学生为主体是优化教学的基础.教师为主导是优化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为主导,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从单纯的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7.
"仁爱"缺乏的表现在高职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狭隘自私,不能诚恳待人,缺乏自尊自爱意识。教师方面问题是轻视德育,缺乏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没有正确的学生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工作的不足,正确家庭教育缺乏,社会整体道德失范的影响以及高职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问卷,测查本科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时发现,本科学生同一性地位分布不均衡,处于同一性扩散一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人数最多,随着年级的升高,M地位、F地位、AF地位、A地位比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本科学生同一性发展存在着年级和性别差异;在学校担任职务及家庭因素对同一性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人的充分发展”无一例外的被置于第一要务,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是一项极具复杂的事业,作为育人的载体——课程,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近现代课程领域研究范式的嬗变,管窥出课程研究范式由科学理性逐步向人文理解演进。在课程领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针对当下部分体育教师“迷信经验、崇拜理论”的他者主导教育思潮,引出了注重提升主体意识的存在体验课程。在明晰存在体验课程的两重性“反思自我、理解他者”的基础上,旨在将这一人文理解范式的课程融合进体育课堂。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复杂会话,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及洞察学生的自传,进而重新审视体育与健康课堂经验,逐步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体育教师洋溢人文情怀的向内转变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驱动力,唯有如此,才能切实达成有效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和谐共振。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学评论家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青少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主人公霍尔顿心理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霍尔顿在纽约的游荡历程正是他追寻自我同一性的过程,霍尔顿经历了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三个阶段: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入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因此,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强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树立"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现代师生观。  相似文献   

13.
大一新生普遍经历同一性危机,具体表现为"自我整合的矛盾""自我与外界平衡的矛盾""自我在时间上持续与整合的矛盾"。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应对这些矛盾,部分同学能够较好应对。针对大一新生同一性危机,关键是学生本人树立主体意识,以实践为导向,努力培育优秀品质;高校层面,面向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效办法,此外,还可从心理课程、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三方面着手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他者"是拉康提出的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作品《城堡》主人公土地丈量员K围绕"我是谁?"这个问题试图通过"他者"来确认自己的身份,文章将对K和卡夫卡从身份认同的焦虑到"他者"话语下身份认同的失败进行分析,两者身份构建的失败,也暗喻现代人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变化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初中化学教学应当着力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提出了初中阶段"微粒观"认识的分析框架,以"分子和原子"课题为例,就如何将"微粒观"细化为具体理解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分子和原子"课题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阐述了促进学生"微粒观"认识的教学活动设计及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尼采否定“同一性”,肯定“差异性”哲学。他的差异观表现在他的认识论、语言现方面。在认识论方面,他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元主义认识论,主张多元主义的认识论。在语言观方面,他主张语言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7.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的教育本质观。在此观念的指导下,他独具特色地指出"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而杜威所谓的"教育无目的"并不是说教育真的没有目的,而是强调教育目的在于教育过程本身,反对来自教育过程之外强加的目的。拟从其"教育无目的"观的提出、概述、评价及现实意义几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8.
没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的课堂经历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不良课堂经历则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与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学生的特性、需要和学习特征,将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交往中学习和独立发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课堂的现象出发,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需要认真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教育层面内涵,然后从应试体育观转变为素质体育观、从阶段体育观转变为终身体育观、从被动体育观转变为积极体育观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最后从体育的健身价值有效结合人文价值、教师的主导性有效结合学生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对"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措施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何平华 《阅读》2014,(40):10-11
<正>做事情事半功倍,是每个人的梦想。工作效率高,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在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生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样的语文课会让小学生喜欢呢?顺应天性,让学生"动"起来,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实质是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