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最好动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是在《周易》哲理指导下,集中医、道家养生和武术健身于一体的“智者之拳”,是练养兼修、性命双修(静心养神锻炼体魄贯通内气)的内家功夫拳,是特殊的最好的动功。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福建省19条“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的情况及社会效益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 全民健身路径”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和落实;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健身意识; 锻炼人群、年龄、文化层次、锻炼方式多样化;“全民健身路径”的设计、布局、管理有待 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间流传下来的“动静乐寿”这一科学的健身之道比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最近提出的“生命在于运动加静养”的观点至少要早几百年。本文以现代的理论观点对其进行了研究与拓展,首次提出“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积极锻炼与消极锻炼,有意锻炼与无意锻炼”的概念及其区别,论述了“动静乐寿”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具体的方法,对我国的健康教育及全民健身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檩、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不谋而合.对“现代文明病”的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管子》在养神、养形、怡情方面的健身养生观进行了阐述.以使《管子》健身养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77-78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葆、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不谋而合,对“现代文明病”的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管子》在养神、养形、怡情方面的健身养生观进行了阐述,以使《管子》健身养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以静养生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动、静养生现代健身观认为只有运动才能保健养生,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则不衰”等名言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唯物辩证的养生论认为,动与静受阴阳规律的支配,有动有静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缺一不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强调运动养生一个方面,而摒弃以静养生的另一方面,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用或动或静的养生方法才是正确的。在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7.
曹云  张忠杰 《体育世界》2010,(10):74-7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养生的锻炼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二者在健身和锻炼效果上的异同,指出传统体育养生的独特功效,为科学锻炼健身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今天,人们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现代健身养生项目,如何选择已成为追求自我身心健康的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解析健身养生项目的基本特征、健身功效所在,并在揭开健身养生理论神秘面纱的同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武术健身养生常见的锻炼项目。旨在让大家轻松地找到一种具有实效性的现代武术健身养生项目为己用,从而达到提高自我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金刚养生功”又称“金刚养生功八势”,源自少林大金刚拳的“内功法”。可在“丹田”功基础上练习此功。拳法主张“入寂禅修,拳禅一体”,也就是通过锻炼,达到内、外功夫的统一,意念、呼吸、劲力三者合一,通达一体,充实拳法击技。此功法具有技击、健身、养生三大功效。其功法简洁易行,神形兼备,效果显著,近年来深受武术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2002至2004年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身高体重指数呈现向较低体重偏态分布、男生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耐力素质严重滑坡等问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建立,优化体育课堂实践教材和内容选择,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对与体质健康相关性较高项目耐力素质的锻炼,有效的促进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和独特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国传统养生的独特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体质健康是关系一个国家前途的战略性问题,针对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现实,结合学院实际,以2010级全体学生为实践对象,设计符合学院开展的运动干预方案.实践前后对受试者体质测试成绩统计分析,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取P<0.05.结果表明,对学生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的运动干预之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除身高和体重即BMI指数外,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素质、实心球和50米分数均有了显著性提高.女生的实心球得分有了显著性提高,肺活量体重指数和50米得分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与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人体生理学的视角论述太极拳和音乐的相通之处,指出了太极拳练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只要长期坚持练习,并配以轻柔和谐的音乐,可以达到壮内强外、延年益寿的锻炼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它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实验法,研究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高等职业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处方教学法”,排球课“游戏教学法”,篮球课“多角色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和武术“课内外结合教学法”等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8个地区81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浙江省中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程内容、结构开发深度不够,教法单一,缺乏地方和学校课程特点;②大部分中学没有开设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③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于依赖专家,能动性不够;④大多学校没有划拨专门的体育经费以专款专用;⑤校内校外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五禽戏"以简易的功法、明显的健身养生效果,历代相传,长盛不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势。文章就"五禽戏"健身养生思想、对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与心理健康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身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与手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促使身体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与手段、动静、形神命题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养,形、神共养才能健康长寿。只强调运动不够全面,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适宜、形神兼备,才是科学的身体发展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它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索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其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