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的文学革新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体革命的三部曲。瞿秋白三十年代提出的“文腔革命”主张,不是旧调重弹,而是一次新的文学革命。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新的人民文艺的出现,又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瞿秋白的“文腔革命”有关。瞿秋白的“文腔革命”是直言不讳的形式革命。它比胡适的形式革命理论更明确、更彻底,也更具有革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李平 《当代电大》2004,(4):11-14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192 8- 1937年7月。发展第三期:1937年7月- 194 9年。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的新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崇扬科学是胡适基本的思想主张。“五四”时期,胡适尤其通过他的学术研究,比如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来倡导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胡适对传统文学的研究包含重要的文学批评。连同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和其他专门的文学批评整体来看,其文学批评具有相应的科学品格,可以说是一种科学批评。胡适的文学批评,强调文学形式,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注重语言、叙事和结构方面;同时也讲内容,并进行客观的阐释。内容阐释注意作者和时代问题。进而,在形式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公正评价。胡适的文学批评同他的科学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他的科学思想的一部分。胡适对文学的科学批评,对未来的中国文学批评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平 《当代电大》2002,(4):34-37
1 绪论1)思想革命的产生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思想革命与文学的关系。2 )新的文学形式的形成途径外来形式的民族化。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式。3)现代文学的阶段划分发生期 ;1917— 192 0年。发展第一期 :192 1— 192 7年。发展第二期 :192 8— 1937年 7月。发展第三期 :1937年 7月— 194 9年。2 “五四”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从思想革命到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2 )胡适、周作人的新文学观胡适简况。胡适…  相似文献   

5.
革命现实主义既是一种创作方法,又是一种文学思想。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在革命思想的指导下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趋向。就中国来说,从五四就开始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必然沿着革命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鲁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和开创者。  相似文献   

6.
王思芳 《考试周刊》2013,(21):23-24
文章就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这一问题,从文学革命的内容、胡适和陈独秀的主张、文学革命时民主与科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解读。作者从文学革命中看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方面,认为它是一个多面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是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的基础;而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又是科学性分期的关健。对于这个问题,文学史家们的见解大体是一致的,都认为一九一七年《新青年》发动的“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科学。我们认为,文学革命并非起于一九一七年的胡适、陈独秀等人的倡导,而是起  相似文献   

8.
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刊行而发端的“五四”文学革命,无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对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否定.当时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推翻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的主张.新文学的拓荒者们几乎都对中国古典文学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要创建新文学,必须“推翻”古典文学,向外国文学学习,并把这一看法付诸创作实践.因此,新文学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一点,不少论者已有阐述.但是,外国文学只能部分地作用于中国新文学.新文学的源只能是当时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比较论证了胡适、周作人早期的文学革命观、文学理论渊源、文学研究方法论。文章认为,在文学革命观上,胡适侧重于从文学自身谈文学革命,周作人则侧重于从社会、政治方面谈文学革命;胡适文学理论源自进化论、周作人源自人道主义理论;在文学研究上,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周作人主张“宽容”,否认研究的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文学革命派认为,文学革命的实质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文学革命的历史就是文学工具革命的历史。从实用主义理论出发,他们认为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要想有活的文学,必须有活的工具。他们还用“历史的文学观念”和进化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工具的“死”与“活”进行了辩证分析,从具体的比较之中,得出白话文一定会战胜文言文取得最后胜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们一提起胡适,就是宽容就是改良;当然,胡适晚年,也一再提倡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其实,这不是一个完整的胡适。胡适同样是革命的,否则哪来那场振聋发聩、摧枯拉朽的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傅斯年在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对新文学的建设做了很多具体切实的论述。他大胆而系统的提出了“欧化的文学”的文学革新观,极大的丰富了五四文学革命理论研究。傅斯年这种在世界文化的格局范围内审查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化,并试图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现代意识,推动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自1922年9月至1925年11月在上海发行的《孤军》杂志上的论战,尤其是《经济政策讨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留日中国学生如何看待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该杂志的论者包括杜国庠、王学文、李希贤、史维焕、周佛海等,他们都师从东亚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河上肇教授。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一定接受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见解与方针,而主张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时尚早的论者占了论争的主导。但是,他们并不否定社会主义,反而将留日期间得到的知识加以消化,使它们成为分析中国现状的工具,用来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中国特有道路或中国独特的革命方略。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文学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来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指出文学“随时代而变迁”,所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胡适的文学进化论不但高度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工具的发展变迁,而且充分强调文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一种记载,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奠定了新文学的写实主义基础。胡适同时还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认为白话文学是文言文学的进化,必定优于文言文学,从而替代文言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催生了新文学。  相似文献   

15.
重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历史地位欧阳哲生胡适在哲学理论上主要是传播实验主义,因而一般论者认为他缺乏原创性的建树;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则让人刮目相看,诚如一些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他的“《中国哲学大纲》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  相似文献   

16.
霍妍 《文教资料》2008,(28):140-142
胡适的诗歌理论和诗集<尝试集>在文学史中处于一个转折点的位置.一方面,他吸取了"诗界革命"失败的经验,另一方面,他成为了文学革命的动力和源泉,并引领了文学革命.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谈胡适诗歌的理论和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的“道德革命”,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争的特定产物。它和“文学革命”一起,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然而,颇为奇怪的是,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一的胡适,虽高扬“文学革命”(如1918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却从未直接提过“道德革命”的口号。尽管胡适确曾尖锐地批判过封建礼教和宗法伦理,提倡国民人格的变革和人生观的更新,对抗新保守主义(梁漱溟、张君励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复归论”,但反对将“道德革命”和“社会根本改造”相联系,力图将“道德革命”纳入他的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思想轨道,这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说明,面临五四时期新旧道德的激烈冲突,胡适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心态和思想倾向,从一重要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追求,值得我们作些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直接决定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走向 ,同时对中国现代及将来的文化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文学革命”或“文学改良”相号召 ,对旧文学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并且以创造新文学为己任而作了大胆的尝试 ,其主要贡献则在于白话文的倡导和应用。这样便造成了文学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更有利于下层劳动人民享受文学所带来的愉悦 ,以及借助文学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文学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巨变中的一个方面 ,是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一段激流。  相似文献   

19.
一新诗,是胡适先生倡导“诗国革命”①的产物。胡先生的“诗国革命”是通过“工具革命”实行“诗体大解放”来实现的。所谓工具革命,就是语言文字的革命,即用白话替代古文,用口语替代文言。这一点.在胡先生的“诗国革命”中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他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只是‘活文学’随时起来代替了‘死文学’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工具僵死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③。“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  相似文献   

20.
进化论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最重要的理论支点之一。青年时代的胡适不仅通过严复的翻译、梁启超等的著述接受了西方进化论思想,还继承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哲学中朴素的进化论思想。胡适用进化的方法去思考、去研究中国文字和文学问题,并以中西文学史上的文学进化为根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相关主张。同时,他还以创作实践—白话新诗《尝试集》证明了自己的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以白话文学为正宗,不仅颠覆了一个旧的世界,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适应并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然,胡适将进化论借用在文学上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有着庸俗化、机械化等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