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实施网络德育之缺失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高校网络德育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人格均存在一定的缺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有良好的德育环境,转变观念,把社会实践与网络素养相融,技术与立法并行,自律与引导相伴,途径和方式相扩,拓展高校德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引发了大学生诸多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难题。本文先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然后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学方法全面了解了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其成因及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提高当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上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垃圾信息、色情内容、暴力新闻、“西化”思想等不良思想的出现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应该加强网络德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和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问题.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通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道德教育与思政工作网络化有机结合起来,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在校园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唱响主旋律,优化大...  相似文献   

5.
翟立红 《职大学报》2006,(1):134-136
当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同时,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更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网上大量传递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淡薄着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因此,网络德育走进了大学生活,它指引着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富有活力,有着强烈地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要求,也最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人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今时代大学生学习娱乐、聊天交友的重要平台。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做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和网络的虚拟性出发,比较清晰地阐述了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借助网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建立专用网络,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关对策,建议高等院校把德育的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使网络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对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使用者中最大的职业群体,网络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然而网络信息庞杂,网络空间诸多网络热点问题尤其吸引大学生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针对网络热点问题这条主线,通过对调查材料及数据分析提炼得出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积极、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是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构建和强化高校德育工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观念,着力在“两课”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及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分析,探讨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以期对提高网络境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得以形成和确立。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贵阳地区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公德品质,对今天贵阳市开展“三创一办”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对加强和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贵阳和文明贵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太极拳教学后,就大学生健康保健意识中的有关我国传统养生观的接受程度等作了广泛的调查,结果证明:接受了长期接受太极拳教学和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其对我国传统养生观的认知与认同上与不经常进行太极拳系统学习与习练的大学生群体间存在着差异:1)在运动养生观方面,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群体与普通大学生认识基本一致,前者更乐意接受此养生观;2)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对于身心合一的养生思想,平衡养生思想以及放松身心养生思想方面的认知与认同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基于社会热点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坚持指导思想、建立引导机制、加强队伍保障、寻求社会合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在服务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通过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比较,探求了引起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人格发展的缺陷、心理素质脆弱、心智发展不成熟、"从众"效应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教育主体的教育能力,搭建良好的教育沟通的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心智发展的网站,抢占网络空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有效控制学生上网。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症结与症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是指大学开展的德智体美诸项教育的总称。依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来审视,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重视德育的结果使大面积的道德滑坡;重视智育的结果使大面积的创新缺失;重视体育的结果使大面积的体质下降;重视美育的结果使大面积的修养不佳,出现这些事与愿违的教育结果,很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某高校的358名体育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自测量表》、《SCL-90自评量表》,对师范院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师范院校体育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体育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的体育生。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前仍存在着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与时代内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这就需要以系统的观点来对待这门课程,具体来说:将多元价值取向与道德诉求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网络传媒进入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对话",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力求从体系的完整性与逻辑严密性来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知识与德性、德性与德行的相统一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脑网络的出现及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带来很大改变。大学生在尽情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与先锋和主力,网络身心健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也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重点问题。而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以理论探讨的方式阐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网络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保持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身心健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