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报编辑信息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学报编辑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编辑等审稿专家的审稿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审稿速度和效率,节约了审稿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论文发表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学报编辑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多没有充分应用,有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好一些的编辑部,多局限于文字编辑处理和电子邮件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存在职业认同危机、职业素质难适应新要求、上升通道狭窄、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其形成根源与高校环境下传统编辑出版体制的制约,以及编辑个人认识的偏差有关.要突破学报编辑职业发展困境,就要从编辑部体制改革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将国家政策具体落实到高校、编辑部,同时编辑个体应积极主动参与变革,谋求自身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著作权释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一些涉及高校学报法律问题的探讨 ,以阐明提高学报编辑的著作权意识的必要性。1 高校学报编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对提出这个似乎应该不是“问题”的问题 ,相信有不少人感到十分好笑。其实对此问题是否有正确的认识 ,对我们每个学报编辑而言十分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学报编辑部的权利、义务 ,更与每个学报编辑自身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高校学报显然属于著作权法中所称的编辑作品。对于编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 :“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编辑的前瞻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的前瞻性策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任芳萍高校学报担负着迅速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的职责。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十分强烈的时效性,延误科研成果的发表,有时会带来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倘若编辑缺乏对学报工作的超前意识,只是亦步亦趋地尾随于自由来稿,就...  相似文献   

5.
陈波 《中国出版》2013,(6):35-38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高校学报编辑在工作中要增强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增强经营意识,增强竞争力,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编辑应对数字化出版的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旭芳 《出版广角》2015,(7):100-101
高校学报是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人员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信息时代各种现代技术的不断应用,对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形成巨大冲击。高校学报编辑面临机遇和挑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积极转型,不断增强责任、学习、策划和法律等意识,尤其要注重增强信息化意识,将专业内容优势与技术网络优势无缝对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编辑部要由群体向团队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冬英 《编辑之友》2007,56(5):72-75
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作为学报工作实体的编辑部,通常采取学校任命主编及编辑部主任,下设若干编辑及编务等岗位的组织机构,由此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彼此顾及且具有显著共性的多个人的集合"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培养学报编辑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根本。本文分析了培养高校学报编辑创新能力的意义,并从增加创新意识、提高业务技能、注重全新编辑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提出培养编辑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晓涵 《编辑学报》2012,24(4):387-389
在阐述心智模式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报编辑心智模式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并以此为依据,从政策制订、编辑部建设、个人完善3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学报编辑心智模式优化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促进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由《编辑之友》杂志社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外文差错浅析《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张慈爱笔者最近调研了100所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外文内容,发现不少学报的外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错,个别的还较严重。现将发现的差错及其原因分析于下,以资引起高校学报编辑同仁的关注。一、外文字母错...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改稿"八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大多属于学术性综合期刊.由于学报编辑部一般人手偏少,因此专业分工并不明显.在来稿专业各异,论题更是五花八门,各学科专业细分和交叉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大多有自己专业的学报编辑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这就是学报编辑的局限性所在.有鉴于此,要改出好稿,学报编辑必须扬长避短,自觉克服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视角,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有学不完的东西,而学报编辑要善于向社会学习,向社会寻找学报改革与发展的生机。学报编辑要破除不合时宜的办刊观念,提高面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的特色意识,把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而提高知名度和社会效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自我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是现代大学创新知识、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重要中间环节。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对于科技知识在高校内部以及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生产、储存、传输和消费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又深刻影响着学报的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网站是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及读者之间的一个互动平台,它除了可以发布及查找学报相关信息外,更应该是学报编辑部内部的一套功能完善的OA系统.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辑工作与情报资料《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黄寿生高校学报主要是刊载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之论文的学术性刊物,是高校对外进行学术交流,显示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及水平的重要学术出版物,也是外界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窗口。学报的学术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其存在的价...  相似文献   

17.
黄英 《报刊之友》2013,(10):122-123
21世纪的到来,宣告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展示教学和科研的窗口,同时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人类知识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十八大会议中对文化产业改革的要求和规划,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引起了学界注意,并展开了较大范围的研讨和论述。文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观照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网络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解决上述现象的办法和措施,希冀能给现代高校学报编辑提供新的优化路径,以提升高校学报在学术、教书育人方面的影响力,促进国内文化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科学报工作的改革,包话学报管理体制、模式和编辑观念等方面。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报的质量,并以此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师资队伍的成长。在诸方面的改革中,编辑观念的更新,特别是主编观念的更新最为重要,它是学报工作深入改革的先导。本文试图结合我  相似文献   

19.
习惯于传统出版方式的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树立现代编辑意识,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转换与创新。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具有出版流程的数字化理念,出版经营的市场理念,出版模式的集约化理念。通过创新办刊理念,深化改革,加快高校学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具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学报编辑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双重压力。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成因,认清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缓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