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文根据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特点,提出基于任务分组的产品创新任务与协同客户匹配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度量客户与任务之间匹配程度的模糊匹配度概念,并以最大化模糊匹配度为目标,建立匹配模型,采用排序方法进行求解,从而解决在一定的时间、成本等约束下,如何制定任务与客户匹配方案,以最大化客户与任务之间匹配度这一问题。最后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合理可行,易于操作,分析的结论能够为企业决策者为产品创新任务指派合适的客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社会网络嵌入理论和客户知识管理理论,以创业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网络嵌入性与客户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网络嵌入性的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探讨对客户知识管理的获取能力、管理能力和推送能力的影响机理,并设计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打开网络嵌入性作用机制的黑箱和提升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更深入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客户价值创新的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今几乎所有企业赢利的关键。花时间在无利可图的客户身上被众多企业认为是浪费资源。本文在对以往研究的简要回顾和对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广东若干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将无利可图客户转化为有价值客户的商业模式这一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消费品市场的潜在最有价值客户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梅  刘瀚泽 《预测》2005,24(4):16-21
最有价值客户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客户资产管理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客户价值,发现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客户价值具有变化性;这种变化导致最有价值客户群发生转移,以此为基础定义了潜在最有价值客户。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以消费品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消费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设计了潜在最有价值客户的选择模型。为企业始终能集中优势资源服务最有价值客户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客户知识管理是一种经营策略,协助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目前,客户知识管理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客户知识管理和企业客户响应能力的维度,构建了"客户知识管理-企业客户响应能力-企业绩效"这一基于能力的客户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中国企业为背景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6.
在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中 ,中国已经承诺开放包括金融业在内的 30多个项目。目前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时间表已经定出 :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后 ,外资银行可为中国客户提供外汇业务 ;二年后外国银行可向中国企业开展人民币业务 ;五年后外资银行可从事人民币零售业务 ,即可向个人开展人民币业务 ,且可享受国民待遇 :地域限制和经营业务范围限制也将在五年内取消。我国银行业加入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 ,正确分析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入世后国有银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1 .1 经营机制方面与我国国有银行的差别1 .1 .1 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 ,依据客户市场需求 ,开发个性化服务项目 ,增强自身竞争力 ;而我国部分银行的经营作风一直是等客户上门的被动性经营 ,在某些分支机构仍存在服务态度不友好、服务质量差 ,且在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服务项目方面也较欠缺 ,削弱了其竞争力。1 .1 .2 外资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不受政府干预 ,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 ,如对存贷款利率化掌握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从忠诚计划涉入度视角检验了垂直忠诚计划会员级别的降低对客户忠诚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忠诚计划会员级别降低显著负向影响客户忠诚,并且会员级别降低带来的客户忠诚的减小程度大于会员级别提升带来的客户忠诚的增加程度。在高涉入度下,会员级别降低通过认知性收益和负面情感降低客户忠诚;而在低涉入度下,会员级别降低通过便利性收益和负面感情降低客户忠诚。  相似文献   

8.
雷兵 《科技广场》2006,(12):116-117
本文从网上零售企业的角度,运用消费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网上购物的特点,研究了B2C网站的顾客访问行为。在研究中,详细描述了客户网上购物的流程,并从客户浏览行为和购买行为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产品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访问行为理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客户分为潜在客户、新客户、活跃客户和稳定客户四类。  相似文献   

9.
姚兰  刘英姿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4):111-114,46
本文以服务经济为背景从分析客户的定义入手,分别站在客户和企业的角度对客户价值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客户价值链及双赢的客户价值模型,并就如何创造和提升客户价值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杨建平 《未来与发展》2004,25(6):49-51,44
一、走出误区,全而认识 CRM很多企业都在提出这样的理念,例如:“想客户所想”,“客户就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等等。而客户关系管理并非提提口号这样简单,它不仅仅是包含客户档案的软件系统,也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营销管理思想,它更是综合性的企业应用系统。中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中心(CRCC)曾给出一个新的 CRM 完整定义:“CRM,是先进管理与信息科技结合的典范,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重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  相似文献   

11.
周舟 《大众科技》2013,(8):10-12,15
基于服务使用模式,电信服务提供商将他们的客户分成基本服务、电子服务、附加服务和全方位服务4类,则--l-r:z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来预测组成员,为电信潜在客户推荐相应的套餐方案。使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进行类别的判定训练,通过比对样本中客户类别的实际观察值,统计获得多种协变量下各类客户的判定准确率,记录用于较高判定准确率的字段,用于考察潜在客户所对应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i用户的受教育水平、在职年期、定居年期和家庭成员人数对附加服务类和全方位服务类的判定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判定潜在用户类别的有效特征字段。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零售企业的商业逻辑由传统“货-场-人”向“人-货-场”转变,通过商业模式场景化实现人与货的精准匹配,催生出新零售模式。该文从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价值要素方法、价值共创等新理论,结合茑屋书店案例研究和扎根方法探索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过程及规律,归纳新零售企业场景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路径及演进机理。研究表明:通过用户数字画像,分析情感需求和待办事项,实现用户场景化;通过产品+产品、设计和场景,实现产品场景化;通过数据驱动和价值网络构建,实现运营场景化,改变用户“我知道、我喜欢、我互动、我购买、我推荐”等行为,影响关注意愿、互动意愿、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提升用户价值感知,创造场景价值倍增。  相似文献   

13.
抗压能力大小判定是一个多指标、多目标的评价系统,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繁琐、客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模型,对抗压能力进行评价。建立模糊隶属度函数,在减少训练集中异常样本点对分类超平面干扰的同时,并没有降低边缘样本点对分类超平面的影响。实验表明,改进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提高了抗压能力评价的准确率,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付沙  宋丹  黄会群 《现代情报》2013,33(3):10-13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熵权理论与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集理论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构造各因素所对应评判集的隶属度矩阵;然后采用熵权系数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以减少主观偏差并输出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量化评估信息系统风险,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保护客体的规定,进而能否获得专利权,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的审查标准,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公告,对于包含算法或商业规则和方法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特征的专利申请,如何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保护客体、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判断,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在2020年11月10日发布的《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第二批征求意见稿)》中,同样涉及上述内容。本文重点针对这两次修改中的相关内容,对涉及人工智能方案的专利保护客体判断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界定大数据产业的内涵,即大数据价值实现以及属性特征即数据涌现性、信息技术性、强实时性和高融合性等;基于产业链概念从产品和服务视角将大数据产业划分为大数据资源供应业、大数据设备供应业、大数据技术服务业和大数据融合应用业等4大类别并归纳出对应的类别特征;鉴于企业的大数据产业属性和大数据产业类别都具有识别模糊性,依次建立属性隶属度函数和类别隶属度函数来判断某企业的大数据产业的属性程度与类别程度,并采用模拟案例说明其判断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Interactivity, which is a key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ve streaming commerce environment, fosters users’ activ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actions. However, the literature on live streaming commerce, is scarce, and few studies examine how interactivity influences customers’ non-transactional behaviors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In this setting, based on the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S-O-R) framework, we developed a research model using real-tim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effect of interactivity on 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 through tie strength in live streaming commerce, which is a relatively new derivative of social commerce. This study developed a text mining method to quantify constructs using a large-scale sample of 3,500,445 online review texts. Our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interactivity has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 Besides, tie strength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interactivity and 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 It was further observed that both tenure of membership and popularity have an important mode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vity and tie strength. The study enriches the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ory and live streaming commerce literature. Moreover, 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first studies to use real-time online data for live streaming commer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为把握核心技术、精准高效研判技术机会,提出一种基于LDA-SNA和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核心技术主题及创新机会识别方法。首先,采用LDA-SNA方法提取技术主题及要素并筛选核心技术主题;其次,依托多维空间专利地图对核心技术主题要素进行归维处理,并选取创新法则依据维法耦合原理生成基于核心技术主题的技术创新机会;最后,以钛白粉浆料制备技术为例,检索并搜集到1 962条专利为数据集。研究结果识别出6个核心技术主题的7个创新机会,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机会识别以高效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stomers not only shop online—they also post reviews on social media. This 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can be useful to understand customers’ shopping experiences and influence future custo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Therefore,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dvocated as a way to analyze customers’ UGC in social media and support firms’ marketing activities. However, because of its open structure, UGC such as customer reviews can be difficult to analyze, and firms find it challenging to harness UGC. To fill this gap,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toward attributes of hotel products and services based on online customer textual reviews. Using a text mining approach,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 we identify the key attributes driv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toward hotel products and service attributes. Additionally, using a regression approach,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ravel purposes, hotel types, star level, and editor recommendations on customers’ perceptions of attributes of hote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is study bridges customer online textual reviews with customers’ perceptions to help business managers better understand customers’ needs through UGC.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科技行业内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逐步增强。随着风险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活动,如何比较行业内不同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借鉴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理论方法,将区间数的判断矩阵转化为相离度矩阵,使用熵值对不同风险因素进行赋权,利用TOPSIS方法计算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值,最终得出技术风险管理效果判断标准。科技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数据对风险管理水平进行测算,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