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对江苏省马拉松赛事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调查,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及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受疫情影响而暂停举办或取消赛事,马拉松运营企业营收大幅减少,线上马拉松赛事崭露头角。疫情对马拉松赛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赛事核心利益相关者应统筹组织协调安排赛事开展、调整赛事赞助方案,企业营收减少;赛事蛰伏利益相关者需要转化赛事品牌传播途径,调整休闲娱乐方式;边缘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来源受阻,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和考察《大陆报》、《北华捷报》、《南华早报》、《申报》等近代中英文报刊中有关上海城市马拉松的新闻报道,描述该项赛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结论为:近代上海城市马拉松赛事分为3个时期,分别由西人体育协会、马拉松促进会和虹口越野队分别主导;随着赛事中心的逐渐西移,上海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国际化程度日渐下降,从而使其失去了成为国际品牌赛事的机遇;上海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培养了王正林等一大批优秀的本土马拉松运动员,为新中国上海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2019年农村马拉松赛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马拉松赛事以独有的特征正向驱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组织制度欠缺,运行不规范,赛事数量、资金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其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赛事组织建设,推动马拉松赛事与乡村文化融合,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等对策,为农村马拉松赛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雪  陈恒 《体育科研》2020,(5):32-37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2019年我国马拉松赛事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导致我国各省区市马拉松赛事区域发展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体育投入水平、人口基础、区域景区数量、交通发展水平均在马拉松赛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拉松赛事的有效发展是多种因素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是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关键条件,人口基础是重要前提,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动力基础,交通发展水平是外生动力,发展马拉松赛事需要把握主要影响因素,注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54-1056
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城市开放使然、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等主要原因影响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发展中存在跑友对马拉松的认识、赛事经营策略和赛事细节服务等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拓宽赛事宣传渠道、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普及高校马拉松运动和加紧赛事资源开发等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助推我国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9):756-758
通过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马拉松+旅游"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发展策略。研究发现"马拉松+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地方政策支持、进入门槛低等优势,但由于马拉松赛事在近些年增长过快,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拉松赛事发展以及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建议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加强马拉松办赛水平完善赛事组织管理工作,并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民体质健康建设。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2013—2018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以理论力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对动力机制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2)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均与综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45);3)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年度的综合动力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84,P>0.05);4)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影响因素和动力要素的动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30.504,P<0.01)。我国马拉松赛事需要从协同发展、市场化运作、赛事创新、政策落实等视角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发展、缓慢发展、平稳发展和高速发展4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现实困境,包括马拉松赛事监管体系亟待完善;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和马拉松赛事群众安全服务保障意识薄弱。并提出了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破解路径: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赛事监管体系;协调多元治理主体,规范赛事组织管理;加大赛事监管力度,落实群众安全服务保障,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收集马拉松参赛者在运动参与行为、实物购买行为和人口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马拉松消费者细分为资深马拉松追求者、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和社交者三个集群。研究表明,马拉松消费将面临以下挑战:泛娱乐性大于竞技性造成资深消费群体流失,赛事体系层级不清晰造成消费者混淆,赛事运营服务不专业拉低消费意愿,其他户外运动兴起导致消费份额分化,马拉松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观念广泛存在。预测未来马拉松消费行为发展的六大趋势:以重点人群为目标扩大马拉松消费;科学跑马服务助力消费者持续参与赛事;沉浸体验式消费不断升级;建设马拉松产业载体拓展消费空间;社交媒体互动式消费发挥中介作用;5G开启智能马拉松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赛事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我国马拉松赛事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为出发点,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困境及复赛路径展开研究.结论:疫情致使办赛主体运营遭受冲击、赛事衍生产业受到影响、疫后管理服务面临挑战等方面给马拉松赛事的发展造成困境;提出加强马拉松复赛前期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从营销策略角度,分析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与上海城市品牌捆绑营销策略和手段,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国内外马拉松赛事营销进行对比,提出上海发展马拉松赛事的优势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马拉松跑”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代表性运动,政府部门和中国田协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科学化发展。“马拉松跑”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和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产业效应不断增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当前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增长速度虽快,但由于缺乏科学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大量赛事之间盲目模仿,在赛事组织、赛事内容、赛事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特色和内涵缺失。建议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竞赛体系、提升马拉松赛事品牌质量、培育全面监管下的产业市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消解“同质化”问题给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5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呈“爆发式”增长。2020年遭遇“黑天鹅”事件后,各大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刚刚恢复生机,又将在今年 10 月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赛事不断延期和取消,如何有效应对和降低赛事延期对跑者们的不利影响,成为广大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疫情背景下跑者们该何去何从的困境以及如何应对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疫情常态化下国家政府以大局为重,延期取消我国几乎全部的马拉松赛事,职业选手没有了收入,大众选手也没有赛事可参与。应对策略:抓住办赛困境,探索新的办赛制度,发展多元化参赛渠道,减少跑者们的损失,大力发展线上马拉松,推动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赋予我国体育产业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 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发布后,社会资源大量涌入我国体育产业,使其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国务院取消了政府对商业赛事的审批权后,国内举办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尤其是群众性体育赛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分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使用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对我国马拉松的办赛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政策支持引发了办赛热潮,经济增长促进了体育消费,社会发展增强了健康意识,技术发展创新了赛事发展,这些都是我国马拉松赛事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因素;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会产生经济效益与传播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参赛者的健康与满足自我挑战的需求,但马拉松赛事需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并依赖举办地的公共管理能力,故不一定会对举办地带来经济价值和正面的营销效果。提出:要高质量发展我国马拉松赛事,应优化相关制度的设计,提升赛事的市场运作水平,更加满足跑者的参赛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陈丹 《体育科研》2017,(2):28-32,43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选取上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为研究对象,2013—2015年上海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和马拉松系列赛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和归纳在上海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海马拉松运动如何健康良性发展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马拉松赛事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主要为马拉松赛事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公信度;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的"市场定位"、马拉松赛事受众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现状,总结概括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特征,提出城市马拉松赛对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发展、树立城市品牌、宣扬城市文化、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打造健康城市有重要作用。基于当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井喷式的发展速度,研究认为需要在赛事运作的“量质齐飞”、“跑者文化”的重塑、全民健身的“科学化”和以“公益”为核心的价值诉求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马拉松赛事的消费趋势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对马拉松赛事各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2018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得出参赛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消费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赛事产出效应、所得效应、税收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影响指标。梳理目前南京马拉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优化赛事品质,提高赛事经济效益,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