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的母法,是市民社会中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本文通过探析确立民法基本原则的准则,以期重新审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使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渐趋科学、规范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为司法实践中有关基本原则适用问题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个解决的途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2.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又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理论中被称为"帝王条款"和"最高行为准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就以法律的明文规定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本文在借鉴我国法学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如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等进一步加以阐述与探讨,以期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船舶所有权的法律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具体规定,而《海商法》中的有关规定又略显陈旧。本文结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船舶所有权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围绕船舶发生的物权或债权关系是我国《海商法》调整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海商法规范的船舶相对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船舶而言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我国《海商法》调整的几类海事法律关系中船舶的范围也各有不同。笔者以我国海商法第三条中船舶的定义为基础对各章节中所适用的船舶之具体范围进行详细分析 ,力求弄清其区别与联系 ,以便对海商法理论的研究和海事审判实务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5.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对我国法院审理涉外代理案件在法律适用上统一了标准。然而由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匮乏,加之我国实体法中又无有关代理单行法对之概念加之明确,民法与合同法对代理的界定也不一致,这必然导致我国法院对涉外代理案件适用的困顿或导致出现司法惰怠。为保证我国关于涉外代理法律制度的有效、准确实施,我国有必要借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代理法律适用公约》中有关条款的规定,或以单行法的形式,或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界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关于代理法律制度规定的适用范围,对代理采用明确定义、穷尽列举及排除性条款相结合的方法,对代理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以突破立法界定缺陷导致的司法困境.完善我国的代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民事习惯在我国民法中的法源地位尚未被确立,导致其在司法适用中的尴尬境地.基于此,在考察民事习惯在法院司法判决中具体适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事习惯在民法中的法源地位状况,指出了民事习惯在司法判决中的适用条件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向来是民法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肯定性规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一次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制,这是我国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结合该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及赔偿数额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从司法实践出发,针对司法解释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但这一原则的真正实现还体现在其司法化中,即司法人员如何操作法律。这不仅需要先进的立法技术,创新的司法理念,还需要司法机构的独立和合理的司法解释。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解读罪刑法定司法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解决的途径,进而更有利于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高效。  相似文献   

9.
高空掷物侵权作为民法中的特殊侵权行为,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其行为主体的难确定性,导致对该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形态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侵权责任形态的构成要件以及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认为在该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上,应当适用公平原则,由建筑物的相关使用人共同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责任形态为分担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不禁止农民处分其宅基地上房屋。但国家政策对宅基地上房屋向城镇居民转让明确予以禁止。鉴于法律和政策规定不相一致,司法实践中对于宅基地上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也有较大分歧。但有效论还是无效论都因为不敢突破"房地一体"原则而难以自圆其说。本文在检讨司法实务界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限制适用"房地一体"原则,引入法定租赁权制度来解决这一司法困境。  相似文献   

11.
公平责任原则指,"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无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它不同于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也不同于衡平。公平责任原则不应作为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它不宜作为原则;它有悖于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定义中分担的应是损失,而不是责任;它威胁法律安全。建议:在保留类似特别条款规定的同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分担损失加以规定,以保证民法典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2.
竞技参赛原则是参赛者在参加运动竞赛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竞技参赛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构成,对竞技参赛实践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以竞技参赛规律为依据,总结和概括优秀选手成功参赛的普遍经验和竞技体育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作者提出并建立了由指导参赛者竞技行为规范的原则和指导参赛者获得理想竞技表现的原则所组成的竞技参赛原则体系。前者包括:诚信参赛原则、遵规守纪参赛原则、积极进取争胜求优原则和慎对伤病参赛原则;后者包括:适宜参赛目标原则、竞技状态调控优先原则、竞技能力优化组合原则、冗余备赛原则和因势应变参赛原则。  相似文献   

13.
承认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国家的立法通例,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物(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立法上、在效力的厘定上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无权处分行为是动态的一面,而善意取得是通过无权处分行为完成的,是无权处分的可能法律后果之一,是静态的一面。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横跨物权与债权两大领域,二者的协调自然会涉及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的问题。从交易的整个宏观层面上来讲,在债权法中,我国对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之规定应是统一干交易安全原则之中;而于物权法中,公示公信原则应是协调二者的角量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诉讼时效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是否具有胜诉权,且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尤其是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又与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不尽相同,从诉讼时效制度设立意义的角度及我国司法现状出发,对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共鸣,并对实务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法律原则是法理学给予明确解释的主题,基本原则作为体育法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法律原则”作为基础理论分析工具,对体育法基本原则进行评述,根据体育法基本原则的生成方式和价值取向,从法理学角度重构体育法基本原则,包括体育权利保障、体育竞赛公平、体育协调发展、体育组织自治、体育公益促进等5个方面,进而分析基本原则在《体育法》修订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民法典原则是实现民法典目标的指路碑,是民法典体系的经脉,是民法典条文设计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民事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民法典原则结构既要考虑一般性和共同性,也要考虑特殊性。为此,民法典原则应有总则原则和分则原则之分。总则原则应体现民法典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并适用于整个民法典体系。分则原则是民法典一般原则在民法典不同领域的具体化,反映民法典不同领域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民法典总则原则与分则原则相结合,共同形成民法典的精神脉络,指导和引领民法的基本规则,保证民法典立法的体系性和实施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冲击着我国的法学研究,市民社会概念之演变表明它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又可以作为民商法学研究中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概念即仅指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现代市民社会的法治蕴涵主要体现在: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公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属于市民;意思自治是依法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它推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达,并形成中国法治的天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制约政治权力因素,但其与政治国家又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真正的法治社会应是二者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民事诉讼法虽没有明确这一原则,但它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存在着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规定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如制定独立的作为民法特别法的产品责任法;明确产品的含义,合理界定产品的范围;完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及范围;进一步明确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明确销售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完善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免责条件);完善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制度;以不断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