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师党员毋庸置疑是高校党组织的核心人群.在开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重视高校教师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以十九大为契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使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能够在新时代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针对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各地区、部门的特点 ,从教育内容、方式、机构和队伍等几方面展开 ,才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然而,目前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存在意识淡薄、内容和方法滞后、队伍和平台建设不够等问题。高校要全面认识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教育的重大意义,着力从强化思想武装,形成文化自觉;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联动机制;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效果;拓展教育平台,改进教育方式等方面加强政治忠诚教育,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透析,并从改革创新的思路出发,就其坚持专项主题教育为主,构建教育学习机制、示范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使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取得...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一种融合心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学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离不开学校的主体自觉、教师的关键作用和“家校社”的同频共振。基于此,探寻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提升路径,应有针对性地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以激扬学校主体自觉;构建完善且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以激发教师关键作用;健全“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以激昂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原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得力等突出问题.连云港市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统筹、三级协调、三级联动的“三级联建”工作机制,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合力不断放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初步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党员党性修养,对纯洁党员队伍,教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提升党员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如何加强高校党员党性修养提出了四点建议: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在实践中检验党性修养的成效;要注重在实践中磨练自己:要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伴随高校育人形势的新变化和学生主体的新动态,两者的联动性和互补性愈发紧密,所以,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然而,当前两支教育力量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两支队伍并没有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本文着力引入管理协同育人机制,这既是对优势育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思政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对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廉洁勤政意识,一是要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二是要推行厂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三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四是要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社交圈”的监督。这四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正确的运用,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与党员管理是两个重要环节。党员教育更是保证党员质量的生命线,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抓手。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针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教育,应当基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保障措施与机制创新"等维度,积极构建全程化教育模式,以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高校完成党和国家所交予高等教育任务的强有力保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理念碎片化,整体意识缺乏;资源碎片化,资源分配机制不健全;制度碎片化,基层党支部及党员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方式碎片化,基层党建工作主体单一等问题。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应整合党建工作理念,树立全局意识;整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各项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制度促发展,同时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构建多元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入党动机不纯,党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大学生党员遇到问题有时候缺乏理性思考,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有待增强等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强化理论学习,增强理论自信;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建立有效的教育平台;严肃组织生活,与时俱进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注重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制度,构建监督考核机制等措施。研究结果对提高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构建“大资助”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举措。目前高校“大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普遍存在资助认定边界模糊、资助方式单一固化、资助过程粗放弱化、资助监督评估淡化等现实困境,高校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数据平台、强化队伍建设、拓宽教育内涵、凝聚育人合力、完善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努力提升“大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高校“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高校权力运行监管体系,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目前高校权力运行监管主要存在监管意识薄弱,监管机制、制度不完善,信息公开不彻底等方面的问题。要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监管,健全高校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权力运行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完善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管程序;三要发挥多层次的监管合力;四要加强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需重点关注主渠道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三全”育人、学生党团组织的思想建设及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影响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守正创新要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加强学生党团组织思想建设、发挥校园媒体意识形态宣传作用和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的举措来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才市场上高职高专学校的毕业生必须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出发,论述了在毕业实践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水平把毕业生自觉的纳入某一职业方向上,以“大工作量”为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之获得真正的对口行业从业经验的分层次多方向职业强化教育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现状及就业困难原因进行分析,从高校及院系工作层面提出构建师生党员合力帮联就业困难学生机制,就机制的构建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并以2015、2016届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就业困难应届毕业生为实践研究对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机制的构建为高等学校就业困难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史上的一个实践创新.认真研究胡锦涛同志的廉政文化思想,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独特社会功能,是目前新形势下需要不断研究的一项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生党员人数的逐年增加,做好新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成了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再加上新生党员在入党动机、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等多方面较为薄弱,做好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新生党员自身的成长,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强化党员群体模范带头作用来说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加强党支部建设、丰富党员教育形式、特色活动开展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做好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实证研究表明,高校“两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主体心态结构调理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两课”教师自觉调理心态结构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