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洪涛 《新闻世界》2010,(7):150-152
"公共新闻"在美国从兴起到没落,前后不过十年左右。在"公共新闻"研究进入国内十年之际,本文通过对十年中发表于各类期刊的"公共新闻"研究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公共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泡沫化,正在走向衰落。这既有"公共新闻"本身的问题,也有领袖型研究者稀少和实践探索乏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许光莹 《新闻世界》2010,(5):125-126
"三农"一直是近年来国家关注的重点,学界对"三农"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对学界进行的"三农"传播研究作了简要梳理,并分析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知识组织体系的演进路径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传统的"线形"、"树形"、"盒状"、"链式"知识组织体系以及数字时代的"网状"知识组织体系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知识组织结构体系是按照"线形→树形→盒状→链式→网状"的演变进化路径不断"柔化"、"复杂化"的过程。知识组织体系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知识链接与知识关联的研究、数据挖掘理论和应用的相关研究以及用户研究等。图1。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检索高校图书馆建筑研究的文献。选择"哲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社会科学II"、"信息科技"四个专辑,检索2001-2011年间的有关研究文献题录,共检出385条。分析上述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作者群体结构和文献中反映的研究路向。另就引导本领域研究与高校图书馆建筑实践形成良性互动试做讨论。  相似文献   

5.
黄禹铭 《新闻世界》2012,(2):104-105
詹姆斯·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为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本文在区分"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基础上,探究"仪式观"视角下的新闻观,以及传播技术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琼 《东南传播》2010,(7):11-12
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本文在分别考察上述两概念的基础上,再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中国的"媒介公信力"与"媒介可信度"概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前者比后者指涉范围更广,且通常采用定量方法加以测量,而后者则同时采用思辨和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媒介仪式"这一术语在西方传播学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媒介仪式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不断得到认可并成为人们研究"媒介仪式"的有力参照,西方学者更是频频着力探讨宗教与媒介的关系。这不仅触及了"媒介仪式"这一概念的学术和文化渊源,更让我们看到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所具有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若沙  张晨 《东南传播》2010,(9):142-144
本文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维度切入,对中国杂志广告所建构的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杂志广告反映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多于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视家庭"和"利益认知"分别为集体主义广告和个人主义广告中最重要的诉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广告所建构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受到品牌来源和产品种类两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汪亚光 《兰台世界》2014,(12):43-44
本文作者经过相关资料研究分析,首先简单概述了宋代经济立法,然后分别从宋代经济立法的"民生"制度以及"民生"思想进行详细研究,最后指出宋代经济立法中"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促进当前经济立法的实施和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任家宣 《东南传播》2010,(12):76-78
"苏报案"被学界称为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事件。百余年来,《苏报》与"苏报案"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首先从作为政治事件的"苏报案"和作为新闻事件的"苏报案"两方面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各自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从革命舆论动员的视角,反思对《苏报》及"苏报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但对于图书馆史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史馆志的著述则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其显著特点为:以编年体制呈现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60年的峥嵘岁月;以口述实录充实编年框架;以描绘平凡中真实的个体彰显图书馆人主体精神;以灰色文献汇编还原多彩工作画卷。这种以编年为基础、以书人书事为经纬的图书馆馆史著述,不仅会推动高校图书馆史的研究,而且也将推动图书馆文化研究在全国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对图书馆业务、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书目挖掘中的流通日志存在大量的“业务脏数据”.文章介绍了图书管理系统中与书目挖掘相关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利用表间关联清洗方法实现“业务脏数据”的清洗,进而提高书目挖掘中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学研究对于推动图书馆文学创作、发展图书馆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图书馆文学的概念特点、图书馆文学的功用、图书馆文学的设立发展、图书馆文学创作、图书馆文学评论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图书馆文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图书馆文学理论研究、图书馆文学批评及图书馆文学比较研究等作为今后研究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整体评述、文献计量学、统计数据分析、典型事例引证等方法对我国图书馆1994年以来管理创新研究的进展、应用实践、研究的特点、研究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政府、商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为组织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改变传统的基于“文献采购为起点,读者借阅为终点”的图书馆工作流程,建立起以读者为起点的,大数据分析决策为核心,读者服务为终点的图书馆工作流程,并将大数据分析决策的结果应用到图书馆全盘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类型和数量的快速丰富,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文章比较分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未名学术搜索”、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水木搜索”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思源探索”三个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的功能特点,对高校建设一站式资源发现系统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思想和理论“走出去”的意识不强.这种现状应引起重视.图书馆学发展需要更多与更好的传播渠道.二次文献《新华文摘》是宣传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被它关注是提升图书馆学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部分图书馆学文章被《新华文摘》关注,有其合理性.图书馆学文章被《新华文摘》关注度低,说明图书馆学界自身存在较多问题.图书馆学界应解决这些问题,以期更多的图书馆学思想和理论被《新华文摘》关注,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图书馆学思想和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跟踪国外图书馆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国外相关学术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词频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分九个主题对近十年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论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包括数字图书馆管理和数字版权管理、变革管理和项目管理、管理理论和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和评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危机管理和成本管理、业务管理和专门图书馆管理、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最后结合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综合评价了近十年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特点、不足,并提出今后国内研究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游戏化"在近几年引起了众多领域的关注,在图书馆行业中,已有国外同行尝试将"游戏化"引入到用户体验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文章介绍了图书馆服务游戏化的定义,并以英国librarygame项目为例介绍了图书馆游戏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与游戏机制,最后分析了图书馆服务游戏化的优势及其将面临的障碍,并对图书馆游戏化服务的前景做了展望。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20.
自2011年2月约翰.杜尔提出SoLoMo理念以来,SoLoMo被一致认为是互联网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界也积极将SoLoMo理念运用到图书馆服务中。基于SoLoMo理念,论文主要从实践层面探讨了美国大西部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中的SoLoMo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图书馆开展SoLoMo服务提出相应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