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 50名从事秧歌锻炼半年以上及不进行任何项目锻炼的 30名中老年妇女进行了安静时和次极量心率踏车运动后即刻、恢复期 1min、3min时的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表明 :1)参加秧歌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心脏主动瓣膜活动及性能好于不运动者。 2 )跳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的收缩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能提高中老年妇女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50名从事秧歌锻炼半年以上及不进行任何项目锻炼的30名中老年妇女进行了安静时和次极量心率踏车运动后即刻、恢复期1min、3min时的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表明:1)参加秧歌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心脏主动瓣膜活动及性能好于不运动者。2)跳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的收缩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能提高中老年妇女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东北城乡16岁以上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所获数据,按照老年(55岁以上)中年(36—55岁)和青年(16—35岁)分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老、青年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组内百分比和“适当运动”人数的组内百分比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制约老、中、青年城乡妇女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老、中、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形式以及促进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外因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弄。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两所体育学院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中老年人体重、血压、血脂、足背动脉、眼底血管变化以及心电图等项目的调查,探讨其对心脑血管的影响。一、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是广州体育学院和解放军体育学院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128人,女25人,最大75岁。绝大多数为正、副教授、讲师或相当职称的中老年教师和院、处领导干部。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如球类、田径、武术、气功、游泳等为运动组87人;较少或偶尔或不参加运动的为对照组66人。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期妇女,因此,预防重点应放在中老年女性身上。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的有效途径。近年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对于防止骨量的大量的丢失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尚无彻底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腰鼓舞这一中老年妇女喜闻乐见的传统群体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晨练腰鼓舞队的中老年女性46名,锻炼时间均在1年以上;另在社区抽取没有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中老年女性47名为对照组。年龄在47岁-69岁,平均年龄59±5岁。采用以色列产SUNLIGHT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骨密度(BMD)的T值、Z值。结果:1.两组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性,而骨密度T值与Z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2.非运动组年龄与骨密度T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腰鼓舞组不随年龄负相关,且T值高于非运动组。结论:腰鼓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防止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揭示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差异和重视妇女体育运动程度的不足,就妇女体育运动通过筹设“女子体育基金”,建立和谐的媒介关系进行探讨,以为妇女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发展情况改善拓展新途径,并推进双方共同发展。同时,在分析妇女体育运动的传播特点与传播价值实现途径的基础上,论述了“女子体育基金”对体育传媒的价值效益,展现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使传媒真正成为妇女体育运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促进妇女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为探讨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通过对 4 0名中老年业余网球运动者及对照进行医学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①运动组血压数值、体得指数及甘油三酯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运动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异常心电图及脂肪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女教工及 50岁以上教工运动组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影响显著。结论 :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明显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及与肥胖有关的一系列疾病的有效保健措施之一 ;对进入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运用《综合幸福感》(MHQ)对珠海市各区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中老年妇女广场舞锻炼与幸福感基本情况。结果表明:1.珠海市广场舞锻炼中老年妇女幸福指数得分为(5.16±0.53)分,珠海市广场舞锻炼中老年妇女总体感觉比较幸福。2.珠海市7个区幸福感指数对比显示香洲区最高(5.37±0.61),保税区最低(4.92±0.56)。3.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是中老年妇女选择广场舞锻炼的首要动机,其次是减轻压力,调节情绪。4.锻炼时长与幸福感有显著性相关。5.中老年妇女广场舞锻炼组幸福感值(5.16±0.53)明显高于其他体育项目组(5.06±0.61)及未参加体育锻炼组(4.90±0.62)。  相似文献   

10.
唐代妇女与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妇女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群体,她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展示自我风采。其参与体育运动人数之众、项目之多、水平之高,都是其它时代的妇女所无法比拟的。唐代妇女体育运动之所以发达,与大唐帝国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礼教束缚稍弱以及女性地位较高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衰老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是延缓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每天习练太极拳,观察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老年人血液中NK细胞的含量增加;一次性太极拳练习,可明显提高血液NK细胞的百分含量,表明太极拳运动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身体自我概念和家庭自我观念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的11个维度中,有6个维度与其体育消费态度有相关性;具有扩展家庭观念、核心家庭观念和子女中心观念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参与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运动对静坐少动中年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为中年女性静坐少动者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方法:在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双因素后,通过对240名静坐少动中年女性进行为期3个月不同剂量的运动干预实验,并随机分成不运动对照组、30 min中强度组、30 min大强度组、60 min中强度组共计4组。运动强度包括中强度(40%~55%HRR)和大强度(60%~80%HRR)2种,运动时间也包括30min/次和60min/次两种形式。同一组内实验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双尾),组间比较采用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只有30 min大强度组和60 min中强度组受试者的BMI、体脂比、腰臀比出现了差异(P<0.05)。结论:每周进行90 min大强度运动或者每周进行180 min中强度运动,对于降低肥胖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周进行3次30 min大强度运动或每周进行3次60 min中强度运动在心血管健康风险方面的效益均比每周进行5次30 min中强度运动所获得的健康效益最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层次妇女参加健美操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中、青三代从事健美操锻炼人群的调查,从动机、练习情况、影响因素、对俱乐部的认识和对比赛的认识等侧面,揭示出不同年龄层次妇女对大众性健美操认识上存在的很大分歧,影响妇女从事健美操运动的因素呈现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FS心境量表,对南京市区60名60岁以上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活跃性、愉悦性、平静性、思虑性明显优于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而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思虑性、愤怒性、激动性、无活力性则明显高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为中老年女性选择有效的健身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参加腰鼓舞活动一年以上的46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组,对照组为47名无规律运动的中老年女性,年龄在47-69岁之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老年女性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方面的测试,采用比较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BMI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7%和19.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台阶指数分别为69.7 ±10.3和61.2±7.0,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测试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鼓舞活动对中老年女性减轻肥胖有较好的作用,对提高身体素质作用不大.对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非常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衰老的机制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理论解释,许多研究表明衰老与HSP70的关系密切.论文对HSP70与衰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探讨了运动诱导的HSP70对衰老机体的作用,以期为运动延缓衰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年龄雄性小鼠进行研究,经七周有氧(游泳)训练,较系统的观察有氧运动训练对增龄小鼠的影响,研究认为:1)从3月到12月龄,心肌肌动球蛋白ATPase、肌球蛋白ATPase活性逐渐下降,增龄引起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的降低.2)3月到12月龄,心肌SR Ca2+-ATPase活性也逐渐下降.3)8周游泳训练缓解了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增龄性下降速度,改善了心肌肌浆网钙摄取功能的增龄性降低趋势.4)从心肌收缩蛋白及肌浆网ATPase变化看,老年期对一次急性运动的反应比年轻者更敏感,而游泳训练则能降低各年龄段对运动刺激的反应敏感性.5)8月龄,游泳训练对心肌收缩蛋白ATPase活性产生明显改善作用,而在12月龄游泳训练对SR Ca2+-ATPase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在老年期心脏仍保持一定的可塑性而对运动训练产生适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健身俱乐部女性会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情况及其与其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好的促进女性参与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商业健身俱乐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200名女性会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性体格焦虑测试和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结果:(1)女性会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健身女性比非健身女性拥有更低的体格焦虑;(2)30岁以下女性高SPA与大运动量和较短的健身持续时间相关,对应的是减脂塑形的锻炼目的;(3)30~44岁女性高SPA对应的是增进健康的锻炼目的,健身持续时间多为1~3年,中等运动量对应的SPA最低;(4)45岁以上女性高SPA对应的是减脂塑形的锻炼目的,与小运动量相关;健身持续时间多在半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