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任务的承担者,工作目标的实现者,在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图书馆员本身的研究,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既是图书馆领导干部的任务,也是图书馆学理论工作者的课题。了解认识和研究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和途径,其中心理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认识他们的工作状况、思想状况以及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图书馆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图书馆员作为读者与图书文献的桥梁,他们的行为不是封闭孤立的。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受图书馆小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是其自身的性格、气质、能力、情感、意志等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读心理,树立读意识 编辑必须懂得读心理,如阅读动机和求新、求实、从众心理等等。 其一,读的阅读动机。这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需要是人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报纸编辑的任务就是要设法使所编的报纸能诱发、维持和强化特定读群的阅读动机。而要诱发阅读动机,必须引起读对报纸的注意。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占优势的指向与集中。  相似文献   

3.
孔晓梦 《报刊之友》2013,(9):102-103
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这些受众有着与其他媒体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读者从语言文字中感知并获取意义和进行表述与评价的心理过程。本文解释了阅读的含义,阐述了识码、解码、述码与评码等四个阶段是阅读心理渐次递进的过程,分析了它们在阅读中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广告信息海洋中要聚焦消费者已实属不易,而消费的理性化和部分广告的失实传播更致使人们不愿接触甚至对广告怀有抵触和厌恶心理,因此吸引消费者必须另辟蹊径,在此背景下,隐性广告开始出现,并日益受到重视。隐性广告的内涵所谓隐性广告,是指一种与显性广告(在媒介中位置固定、自成体系、与媒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成长提供了所需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的空间,在高校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直以来,对于如何凸显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其职能的发挥总是与大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的动机、兴趣、爱好等阅读心理紧密相连。为此,本文试图从阅读疗法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分析其作用机理与理论基础,尝试构建高校阅读疗法的心理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表象)系统,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理表达过程,即心理现象。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演绎都与人的内心活动有关。而从事文字校对实质上也是校对人员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以更好的节奏和情态克服文字差错的过程。众所周知,人是极具主观能动的个体,在从事文字校对过程中,总会有许多不明原因(有时是一闪念)的非轨道思想来干扰正常的工作,而差错就在这种心理失位(也可以称为失态)下溜走,从而使语言工作流水线出现残次品。  相似文献   

8.
在传播学领域,心理距离体现为传播参与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差异程度,受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的影响。由于缺乏直接的研究成果,只能从隐含的脉络中对传播中的心理距离进行探源性梳理。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同质性与差异性、传播中距离的矛盾、经典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以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方式,是本研究的四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5,(3):120-120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文锐 《新闻三昧》2003,(12):28-29
大千世界就是一个色彩的世界,色彩和生活难舍难离。在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平面广告中色彩更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读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正所谓“远看花色,近看形”,人们在尚未看清广告内容之时,对广告的第一反应是通过  相似文献   

11.
刘春侠 《东南传播》2013,(9):122-123
拟态环境是由大众媒介制造的信息环境。作为媒介传播产品信息的主要手段,广告营造了一种拟态消费环境。在广告中拟态环境的建构与消费心理有密切关系,消费者自我概念中现实自我的需求和理想自我的实现都是拟态环境建构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广告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作为节目架构的主要搭建者、文字和音频稿件的核实、删改和把关者、听众、记者和主持人的中间联络者,需要保持稳定、积极、符合新闻规律的心理状态.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广播新闻编辑的心理应该是媒体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细节之一,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摸索和寻求最佳的编辑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史永亮 《新闻世界》2011,(3):150-151
新闻报道是媒体呈现出来的一种事实,但是这种事实并不是由媒体单独完成,而是由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一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受众各有期待。如果一则新闻能够面世并且能够广泛传播,那么它一定是媒体和受众心理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特点变化历程的真实记录,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具有预防、参照、自我教育和推荐功能,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切实发挥心理档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光 《记者摇篮》2007,(7):97-97
所谓表演式采访技巧,是指广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运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拉近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取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认同,让被采访者感觉到  相似文献   

16.
国秋华  李群 《声屏世界》2003,(10):44-44
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双重提高使女性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她们不仅数量庞大(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因其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使她们既是女性消费品的直接购买者,也是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又据“网易”的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中,女性完全掌握支配权的占51.6%,与家人协商做一半“主”的占到44.5%,二者合计达96.1%。女性代表着排山倒海的购买力,成为生产商、广告主及广告人急于俘获的消费对象。以女性为主导的服装美容、健康食物、家庭洗涤、装饰用品的广告已经远远盖过…  相似文献   

17.
胡青  杨海洋 《大观周刊》2013,(3):246-246
在文字、图形、色彩三大要素中,色彩是最能迅速传达信息和表情达意的。色彩关系所产生的对比、节奏、韵律等形式因素能使人感受到色彩特有的魅力,同时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能唤起人们强烈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传媒,其影响力和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是较高的。心理学认为,眼和耳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两个最重要的器官。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生理特点,因此,它能够最生动、最直接地带给人们信息和心理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也就对电视的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受众的心理主要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大多数公众所共有的心理,而个体心理因不同个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层次等因素而不同。在电视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变化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学表明,人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己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图书的选择上,就形成了一股股阅读潮流。反推之,在出版实践中,我们应该事先掌握了读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创造出新的阅读潮流,本文试图做这方面的尝试,从近几年的畅销书中归纳出读者的五类心理需求,找到打开读者心灵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距离是空间和时间的间隔。文化距离也是这种对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一般情况下,这种间隔的距离越大,人们对其的认知越加模糊不清。但是如若用一种媒介体来传递这种信息的话,其神秘性和价值功能的冲击力也就越大。本文试图从文化距离与读者心理的角度,分析探讨有关出版与读者,图书与市场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一、读者心理与文化距离的交叉、包容状态距离这种状态是一种极迷人、极神秘的存在。卞之琳有一首很出名的《断章》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