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赋能之下数字阅读平台的数智化转型迫在眉睫。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出发,通过审视数字阅读平台中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的设计实践,具化了“文字—盘活内容生产”“圈层—增强情感体验”“场景—实现随需遂意”三组情境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内容传播池、延伸互动仪式链、建构数字生态圈三条数字阅读平台数智化纵深发展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2.
5G时代的AI、大数据、云计算、AR/VR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持续动态地解构和重构着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是数智化赋能下媒体深度融合后"万物皆媒""价值互联"的传播体系,是技术逻辑驱动下从初始的简单"叠加"升级演化为深层次的智能"互嵌".本文系统梳理不同视角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从内容、媒介融合、参与者和信息链接...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吕欣 《出版广角》2018,(5):28-30
近年来,人工智能革命、智能媒介普及、数字内容付费习惯的形成以及媒体泛娱乐化浪潮,正合力加速瓦解传统媒体的固有生态环境.始于智能移动终端与社交网络的媒介变革,已促使媒体受众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发生巨大变化.媒介内容形态与边界不断膨胀,基于社群价值与兴趣导向的媒介生态变迁正在引发一场传媒业的全产业链变革.在媒介生态的大变局下,不断涌现的新数字科技和媒介消费方式,正在急速倒逼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革新,媒介融合、消亡、进化已成为不可逆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
一、数字品牌运营:社交媒体引发数字出版裂变 数字出版媒体的发展融入了许多社会媒体元素,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崛起,促使出版行业生态发生变化.以新浪微博为例,就融合了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内容收费等模式.  相似文献   

6.
5G技术的应用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数字阅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从社交与共享功能升级的增强型社会化阅读、新型阅读媒介下的场景化阅读、5G与人工智能结合下的分众化阅读3个方面探析5G技术赋能下数字阅读的趋势。在以5G为基础的新技术支撑下,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倚重互动关系链、媒介延伸、富场景感知以及基于全方位数据采集的用户画像。因此,在深耕内容的基础上,阅读服务机构应积极构建读者与他人、读者与媒介、读者与场景的深度互联关系。  相似文献   

7.
虞鑫  董玮 《中国编辑》2022,(2):71-75
在众多社交媒体当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已成为我国网络舆论生态的主要平台,并且重构了内容推荐与关系推动在传播中的位置结构.作为一种技术高度嵌入、市场逻辑主导的媒介平台,"后台化生产"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日常化、形式故事化、生态垂直化,相应导致网络生态治理面临部落化、隐蔽化和滞后化的困境和挑战.基...  相似文献   

8.
魏铭一  张梓楠 《今传媒》2021,29(4):44-47
在2020年广电媒体"试水"电商直播背景下,本文采用定性方法,对现有广电媒体参与电商直播模式进行梳理,以期洞察广电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各模式特征,为之后常态化发展和深化广电媒体融合转型提供参考。本文笔者认为,当下广电媒体跨界电商直播的实践可分为媒体公信力驱动型、广电IP赋能型、独立节目型、专业销售型四种模式,在"跨界参与程度""直播互动""场景"和"内容"等维度各具特色。虽然跨界电商直播将有助于融媒体转型,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需注意勿将电商直播做成传统电视购物、理性把握参与程度和选择低门槛的细分赛道入局。  相似文献   

9.
沈春宁 《传媒》2021,(8):77-79
2020年是中国电商产业直播带货元年.不同于商业类直播带货,主流媒体直播不仅是带货,更是品牌和公信力.主流媒体的直播带货有其天然优势,需要将媒体责任、社会影响、公益助力、商业变现等多元诉求合一,打开内容与服务的边界,打造社交新零售,进入媒体融合转型、经营转型、布局内容领域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10.
申奥 《视听》2024,(4):142-145
在知识经济风靡的当下,东方甄选抓住机遇,开拓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模式。其头部主播董宇辉凭借密集的知识输出和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在主播与消费者之间构筑了较稳固的关系网络,实现了电商直播影响力的社会扩散,持续赋能其货品销售渠道。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依据来阐释主播与消费者间的互动机制,并结合引爆点理论分析构筑主播与消费者间稳定互动仪式的策略,可以发现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的互动仪式机制包括成员聚合、情感共鸣、仪式破圈三个维度。参与式文化与主流媒体互补叙事,加速社会下公众知识需求激增,乡村振兴与农产品电商直播契合,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的破圈。  相似文献   

11.
钱蔚 《传媒》2019,(14):21-2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提出了“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的发展战略。央视网作为总台新媒体旗舰平台,努力落实总台融合转型战略,通过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为内容产品赋能、为传播渠道赋能、为产业生态赋能,走出了主流媒体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独特发展之路。创新主题主线宣传,占领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在碎片化、轻量化、社交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需要根据市场反馈对自身内容建设的方略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动员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动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更深入理解这些改变,本文采用国家-社会框架,以G省Z县SX乡为个案,探讨了社交媒体在乡村防疫动员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乡村防疫动员中认知建构的主要媒介,并且促进了更高效的人际传播和动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0、90后女性是社交媒体环境下数字阅读的主要用户,下班和睡前是社交媒体数字阅读活动的高峰时段,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意愿与内容质量和稀缺性成正比,“社交关系”是驱动用户数字阅读行为的关键动力。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数字阅读推广应当坚持“内容为王”,注重情感交流;依托智能技术,拓展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5.
用小角度讲大道理、用妙故事化硬题目、用好文笔活泛题材、用深融合破难触达。光明日报深耕内容、创新表达,多维探索“破圈”传播之道,做到了一次采集、差异化分众化加工、多平台分发,在中央媒体大合唱中找准了“光明”声部,奏响了主流媒体冬奥宣传强音。  相似文献   

16.
骆语诗 《东南传播》2020,(8):122-125
社会性别建构主义认为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建构的、来源于人际互动。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交媒体、青年男性护肤行为与社会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护肤内容的接触频率、形式、立场、呈现性别、传播者的身份和特质都与青年男性的护肤行为及其社会性别建构有关。这种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是在性别平等意识、个体意识、消费主义共同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拟态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报业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此期间,各大媒体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总体而言,这一年的发展态势可以由"破圈"一词来进行概括,其具体表现为内容创新、渠道多样、功能拓展和经营多元。报业一系列的"破圈"举动既是媒体在流动社会背景下的应对举措,又是在媒体融合政策深入贯彻下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终端、网络、用户、应用的不断发展,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移动互联网亟需拥有内容资源、公信力资源、行政资源、技术资源的媒体巨头来开拓。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作为地方媒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烟台圈"项目,以O2O模式打造本地化、精准化的移动社交、信息传播和电商商务平台,构建起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移动网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闵小敏 《传媒》2021,(21):61-63
融媒体时代,在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场景化、碎片化、移动化等新特点.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冲击,音乐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在互联网思维和自身专属优势的共同加持下,开始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生态语境,音乐广播如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快速找准发力点,积极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具体实践案例,从场景化、社交化、跨界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融媒体时代音乐广播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楚丹阳 《今传媒》2023,(9):107-11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演绎,线上、线下的“破圈”传播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赋新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场景建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意蕴风格和“破圈”传播上的赋新之道,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