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运用多学科理论 ,论述了加强左侧肢体的体育训练 ,均衡开发双侧肢体和全身的运动潜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全脑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2622名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分为以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实验班(校)和以右侧肢体体育训练为主的对照班(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成绩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上,均比对照班明显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更好地开发儿童少年运动和智力潜能,培养“全脑型”人,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弱智学生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弱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进行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可以改善他们心智方面的缺陷,挖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暴威 《体育世界》2007,(6):29-3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目前高校“特殊”(肢体残疾、心脏病、特殊病等)的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并为未完全落实,而“特殊”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加需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完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龄前儿童通过有针对性的双侧肢体的协调活动,可以改善不利侧肢体的"偏利"现象, 提高儿童身体协调性和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发展的均衡程度.起到了开发儿童心智潜能,培养双侧 肢体和双侧大脑全面发展的"全脑型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习惯性的、经验性的教育观念与方法,使人们至今仍习惯强使、诱导少年儿童从小用右手生活、学习、运动。因此,使指挥左侧肢体活动的右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使右脑决定的一部分运动潜能得不到开发,右脑和左侧肢体运动因此而几乎“沉睡”。  相似文献   

7.
残疾学生体育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百宇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5):57-58,64
本文就学校在残疾 (身体部分肢体残疾 )学生的体育教育方面较为普遍存在着不够全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从中发现对残疾学生进行体育全面教育的意义 ,并提出对残疾学生进行体育全面教育的组织方法、运动锻炼的教材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学生长时间一侧肢体等动力量训练后,测定该侧和对侧肢体的力量变化,探索一侧肢体运动后对对侧肢体影响的生理效应。为以单侧肢体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产生的身体效应,单侧肢体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案的确定以及力量迁移现象的证实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全脑教育理论与方法 ,以课题组 30余个幼儿园的 10 0 0余名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探讨确立“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对有效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班 ,在左、右和双侧肢体的运动技能、智力、心理和学习效果以及运动技能与智力的相关性上 ,均比对照班明显好。表明均衡地发展双侧肢体运动技能 ,更好地开发学龄前儿童运动利智力潜能 ,培养“全脑型”人 ,是当前学龄前儿童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为改革传统的“左脑型体育教育模式” ,确立”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8,(2):56-57
体育课堂有着更广阔的上课空间,相对更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与生生的互动更频繁,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掌控和把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一堂常态的体育课,师生之间简单的沟通,却给教师来了个"措手不及"。教师随意的肢体动作可能会带给学生不同的理解,如何让教师的肢体语言更准确地表达教师的初衷,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教师的一"指",带来了课堂上的小冲突,也带来了对课堂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4.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6.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7.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18.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角抵”和“手搏”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文献资料中还存在有相关“角力”、“角抵”、“角抵戏”、“手搏”等词语混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古代武术典籍的研究。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竞技活动“角抵”和“手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角抵”与“手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对研究古代武艺至关重要,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