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波 《科学学研究》2018,36(8):1414-1420
通过对国内既有文献的梳理,本文以“人才”概念为出发点,从历史视角、学科视角和政策视角勾勒出人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梳理了高端人才的测量标准,同时归纳出高端人才研究的“人格特质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政策分析视角”、“风险管理视角”和“空间分析视角”,提炼出时代性、政治性、专业性和多元性的高端人才研究特点。在研究方法层面,本文总结出“定量研究法”、“履历分析法”、“文本-内容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四种研究路径。最后,在总体评估已有文献基础上,分析了国内高端人才研究以及人才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
曲霏 《内江科技》2010,31(8):24-24,65
本文从阐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入手,对美国高等教育元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进行了研究:在我国,教育评估活动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元评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运用于实践:因此,如何把元评估理论应用到我国教育评估实践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务院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权之后,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学科评估理念和做法,致力于提高我国高校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从现有较少的国内外学科国际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出发,借鉴美国、英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学科国际评估的对策建议:学科建设思路从重点学科向高水平学科转化,树立学科国际标杆意识,将国际认证作为提高学科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培育高校内部的学科评估文化。  相似文献   

4.
裘丽  张剑 《学会》2016,(10):17-22
我国从2011年就开始了对学术类社团的评估工作,旨在"以评促建"。客观来看,评估会产生偏差,评估效果的良好与否就在于评估偏差是否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当前,我国学术类社团评估效果尚无有效的衡量手段,评估工作的成效得不到检验。通常而言,元评估就是对评估本身的评估,它是在先有的评估工作结束后以该评估作为客体而进行的评估。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元评估在控制评估偏差、提高评估质量、提升评估水平以及提高评估结果为依据而作出的决策科学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鉴于国外对元评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将元评估纳入学术类社团评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尚虎平 《科研管理》2009,30(3):56-66
摘要:目前我国学界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有诸多批评,但这些批评很少建立在与某个标杆的对比基础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最顶尖刊物《公共管理评论》和《中国行政管理》2002-2007年间所刊载的所有绩效评估的论文进行编码、分类、统计比较,我们发现我国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主要还处于廓清基本理论阶段;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中的思辨研究方法运用过多;在研究阶段上,1-3阶段的研究多,而第4-6阶段的研究过少;在研究质量上,我国“豆腐块”式的“伪研究”过多;在研究主体上,我国还可以扩大高校的研究主体。对此,我们建议要做到研究内容的“跨越式发展”、研究方法的“百法齐放,百家争鸣”、研究阶段的“跳岛”式发展、研究质量控制上杜绝“伪研究”和研究主体上促进高校更大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吴欣桐  陈劲  梅亮 《科研管理》2019,40(3):133-142
由于性别的社会建构属性、创新成果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性别影响评估”作为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评价实体和非实体创新成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过程视角出发,提出“创新管理中的性别影响评估”,包含了筛选、设计、审查和价值实现四阶段和评估工具包(投入-产出-影响模型、影响评估标准矩阵和空间递推矩阵)。随后,以失能老人辅助器具的市场探索为例,将性别影响评估应用于该行业。创新管理中的性别影响评估为创新成果本身及其外溢的社会性别影响提供客观评价和反身思考的机会,促进创新成果达成两性共享、服务社会以及社会普惠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外创新政策文献为研究数据。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创新政策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响力分析;其次,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提炼出产业发展、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创新政策工具运用、技术创新政策效应评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政策等六个研究主题;最后,采用CARROT文献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方法,剖析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新趋势,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中有关“知识”、“政策绩效”、“数据运用”、“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动态变化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成本评估对于新产品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参数成本评估对成本形成原因不能识别和反馈控制,对产品生产耗用资源的市场价格变动考虑不够充分的缺陷。依据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从逻辑维、数据维、时间维三个维度建立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参数成本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运用质量屋确定主要评估参数的方法。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构建了作业评估关系(AER),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金洁琴 《现代情报》2014,34(4):108-111
重点学科服务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本文从服务于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角度探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评估内容,包括了专业学科资源采访、机构知识库建设、相关特色数据库建设、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整合、OA资源整合、学科导航系统、研究资料管理、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利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为实证调研优势学科的数字资源保障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信息-技术-人”视角探索在线研讨平台中信息交流的独特规律,为在线研讨平台优化提 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将在线研讨的本质界定为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从“信息”、“技术”、“人”、“人-信息”、 “人-技术”等五个维度解析在线研讨的影响因素,选取“小木虫”和“经管之家”的16个讨论帖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 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分析表明,在两个研讨平台中,信息质量的增值性、信息 效价的收敛性、个体性格的乐观性、人际关系的紧密性、个体信息素养的科学性等5个影响因素对于研讨绩效具有 较好的区分度,信息数量的规模性、群体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等2个影响因素与研讨绩效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类型 的多样性、平台功能的响应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元评价的地位和作用入手,探讨科技评价元评价主体、评价质量与元评价的关系等相关问题,构建了宏观元评价的体系结构。认为元评价是跨学科的研究,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推动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帮助学界厘清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对计划行为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应用研究综述上的缺失。[方法/过程] 对信息系统领域中使用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IS领域应用该理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总结当前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TPB在信息系统、技术及服务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TPB在在线学习意愿及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和TPB在信息安全/隐私/伦理研究方面的应用3个方面;研究存在"对TPB中某些变量的理解并未形成统一,尤其是感知行为控制"、"罕见对用户行为的持续追踪,忽视了用户意愿和行为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等局限性;纳入可以提高信息系统领域中TPB解释力度的调节变量,厘清信息系统领域中TPB无法预测的行为类型等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及其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建中  李晓轩 《科研管理》2005,26(5):121-126
本文通过介绍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几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讨论了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Jorm最早在1997年提出了“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精神障碍的相关的知识和信念”。目前,大学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依靠事后干预,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方面,课程教学并没有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较低。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有效性评价就是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和描述。梳理前期有效课堂试点工作,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师生满意度”八个方面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科动态发展观,应用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创新非线性发展理论等理论方法,结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对新兴学科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把学科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蜕变期,并构建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核心指标的学科生命发展评价指标,从而建立新兴学科生命发展评价二维坐标系,提出坐标系可划分为三个区间,即“石墨烯区间”、“生物材料区间”和“云计算区间”,分别代表新兴学科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形成学科生命发展评价三维坐标系,从而构建一种能够对学科动态发展进行描述的量化模型,即学科生命发展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汪建  王裴裴  丁俊 《科研管理》2006,41(2):183-192
科技项目的评选越来越多采用专家评价的方式,评审专家的打分质量直接影响科技项目的立项结果。为了提升科技项目的评价效果,管理部门通常建立评审专家库,并动态调整。本研究从第三方的角度,借鉴元评价的概念,基于评审专家的匿名打分结果对评审专家进行评价以支持专家库的动态调整。专家评审质量从三个方面进行定义,包括单项得分,最终得分,排序得分等角度;具体选取偏差系数、秩相关系数和二值法系数等评价指标。基于某政府科技部门2015年的1634个项目,分析了99位评审专家的实际评价数据。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引入变异系数、参与度和立项率等调整系数建立了元评价综合模型。由管理部门结合评价过程和专家的实际身份特征等信息对综合评价模型的得分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综合模型的可靠性和实践性满足项目管理部门的需求。最后,基于该模型,对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如何提升专家评审质量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一涵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11):145-153
[目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界厘清理性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填补国内对理性行为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应用研究综述上的缺失。[方法/过程]对信息系统领域使用理性行为理论的研究进行检索和梳理,系统归纳了该领域应用理性行为理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理性行为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TRA在信息系统采纳研究方面的应用、TRA在网络平台及信息服务使用研究方面的应用等4个方面;研究存在"对行为周期的研究不够全面,多以行为意愿为研究终点"、"长期的纵向研究较少,忽视了用户意愿和行为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等不足之处;用户意愿之后的实际行为、用户意愿和行为的演变、TRA在新兴信息系统中的适用性等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凌涛  姜道奎 《科技与管理》2012,14(2):112-115,127
利用Cite SpaceⅡ对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的1 156条数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团队知识共享的前沿是:"团队领导"问题、"软件实现"问题、"专家系统"问题、"网络"问题、"健康医学"领域的应用问题"、开发成熟度"问题。通过引文作者网络图谱分析发现:Polanyi M在《隐性维度》、CohenWM《吸收能力:基于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Nonaka I的《组织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Grant RM《基于知识理论的企业》等对"知识特性""、知识创造与转化"、"组织学习"以及"组织绩效"等方面的研究等构成了团队知识共享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兴旺 《科教文汇》2020,(7):109-112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高职新一轮职称评审改革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充分运用“信号传递”“激励相容约束”和“分离均衡”原则,强化信息公开与交流,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评价结果使用。  相似文献   

20.
ESI排名已成为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主要基于总量指标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指导。但ESI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总量指标相同的高校其学科内部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学科评价存在的“唯数量”倾向可能掩盖高校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获取20所高校的高被引论文,基于多样性视角构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来衡量其在ESI学科的发展现状,并运用天际线理论深入评价三个典型学科。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在不同学科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均衡性呈现明显差异,各高校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上较均衡,在化学上存在差异,在计算机科学上则差异明显。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高校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学科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建设均衡协调的学科生态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