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应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江南第一燕:学生生命自觉"课程旨在唤醒学生生命自觉意识,激发生命自觉潜能,丰富促进生命自觉的实践性内涵,不断推动教育由外部走向内部,回归生命的本质,最终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学校需要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开发教师的精神源泉。传承名师的教育思想智慧,通过名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推动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创建教师发展的"自组织"系统,实施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引领教师提炼教学主张,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勇夺金银铜卡,争当十好少年"的评价模式唤醒并激发儿童真正拥有生命自觉,丰富着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生命自觉的实践性内涵。在夺卡评价过程中,注重内容细化,体现指导性;形式直观,体现趣味性;注重过程,体现发展性;关注差异,体现生本性;树立典型,体现示范性。夺卡评价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评价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关注学生行为的内化,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卫红 《辅导员》2011,(18):42-43
我校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来推进,将学习和研究作为唤醒其生命自觉的动力源,制定出了"打造团队,提高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狠抓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流品牌学校。一、加强队伍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为了让老师快速发展,我校制定了以"学习、研究"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学校为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  相似文献   

5.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  相似文献   

6.
对一所学校,十五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一所普通的郊区中学华丽转身,成为南京市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四星级高中之一,形成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雨中现象"。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快速崛起,其核心动力是"和谐"。1999年,我们仰望星空,在对教育本真的大讨论中,提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追求教育对生命的关爱和成全。之后,我们脚踏实地,以和谐的校园、和谐的课程、和谐的教师发展、和谐的学校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办学理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谐发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的核心在学校,学校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的最高艺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构建充满生命激情的语文课堂呢?下面就谈一谈我的点滴体会。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语  相似文献   

8.
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勇夺金银铜卡,争当十好少年”的评价模式唤醒并激发儿童真正拥有生命自觉,丰富着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生命自觉的实践性内涵在夺卡评价过程中,注重内容细化,体现指导性;形式直观,体现趣味性;注重过程,体现发展性:关注差异.体现生本性;树立典型,体现示范性夺卡评价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评价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关注学生行为的内化,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点燃德育,其核心要义是唤醒学生内在的不懈追求美好人生的生命活力。点燃德育的出发点是尊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点燃德育的引爆点在发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点燃德育的着力点在激励,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敢超越;点燃德育的核心在唤醒,唤醒学生成就人生的自尊、自觉和自主意识;点燃德育的终极目标是成就,让学生在道德素养、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不断进步,走向卓越。笔者所在的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结合学校生源质量较弱的实际,大胆尝试开展点燃德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升育人质量,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共生教育”就是以教育需要观照人的整体性存在,尊重人的现实生活,唤醒人的生命意义,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实践主旨。生命理念、包容理念、合作理念是“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建构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着眼学生生命素质提升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学校体育课程为突破口,以人生命教育为视角,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分析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着手,进一步提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构建学校体育课程。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体育课程中教育模式、知识结构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而剖析二者的关系,找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崇真中学"和谐、自由、幸福、生长"的学校价值追求定位,通过学校文化的"唤醒""关怀"和"润泽",形成教师的自身认同,使教师行为的自觉优化成为可能;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教师的创新实践、系统学习和深度交流;在探究教学原理的基础上,以先学、反馈、互动为切入点,推动课堂教学的重构。构建了教师主体关照下的教师行为优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过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会产生"生命边缘化"危机,表现为专业发展的功利化与工具化、教师学习权的异化、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忽视。教师自觉是对内在精神和意志的呼唤,也是助力专业发展回归到生命本真的关键,其最高境界为生命自觉。从"专业发展"转向"生命自觉"是教师成长的理想走向,需要政府和学校高度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教师自己也需唤醒生命意识,主动生成发展热情,在超越生命的过程中创造幸福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每一个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对生命发展的自觉意识;营造关爱生命的环境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发掘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得更美好,生活得快乐、有尊严、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2012,(11):4-5
"健康第一,发展为本"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健康第一",即关注师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注重育人环境的健康与和谐氛围的营造;"发展为本",即以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人的生命全面、健康、自主、和谐的发展。我校通过对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的营造,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健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注与变革,培育和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让每个人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这也是我校能够成为新优质学校的重要因素。办学理念的实现,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因此,我校将"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我校校本研修文化的营造,主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育视角中,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障碍和难题;但在生命成长视角中,后进生转化反而更能唤醒教师对生命的自觉,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挑战和机会。在主体性生命关照视野下的后进生转化,能引导师生自觉走向生命的本真,在教育叙事中转化后进生,促进教师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通化市东昌区东风小学的办学理念是:教师优秀成长、学生健康成长、生命和谐成长。这是学校多年来从《成长教育》课题研究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从教育主体而言,成长教育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最优成长;从教育目标而言,成长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最优成长,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性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的内涵式成长。终极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教育视角中,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障碍和难题;但在生命成长视角中,后进生转化反而更能唤醒教师对生命的自觉,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挑战和机会。在主体性生命关照视野下的后进生转化,能引导师生自觉走向生命的本真,在教育叙事中转化后进生,促进教师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乡村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育站以"心系乡村教育、情注乡村教师、造福乡村学生"为目标,以"成为教学科研和谐共进的家园、升华情怀提升素养的乐园和催生人才孕育骨干的摇篮"为愿景,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从唤醒专业自觉、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和培育乡土情怀四个方面探索促进乡村英语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引发如何契合乡村英语教育的内在特性,建构适合乡村英语教师发展的培训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