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简要阐述海上船舶避碰原理与所需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在船舶避碰过程中各种不确定信息与行动的产生原因和特征;探讨在航海模拟器上从事调查和研究海上船舶避碰中不确定行动与信息的方法;就船员在航海模拟器上参加海事安全教学与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掌握船舶避碰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信息与行动以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1996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总纵强度的要求为标准,讨论了具体装载状态下船舶总纵强度的校核方法,并着重探讨了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与总纵强度校核有关的船舶资料的计算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船舶航向交角、船速比与船舶相对航向的关系的基础上 ,得出了船舶避碰的数学模型 ,并对船舶最近会遇距离值与避让行动幅度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船舶运动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在具体应用条件下一种船舶运动数据的简易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四小证专业训练的概况,指出了在培训中船舶求生设备使用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进设备、提高船员整体素质以及在船舶遇难时,进一步发挥求生设备在海上的作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鉴于智能船舶的快速发展使得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修正尤为迫切,根据智能船舶的含义和自主分级,从船舶避碰实践视角分析智能船舶与规则之间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如在智能船舶的适用性、任何能见度下和互见中的行动规则等方面存在的冲突。提出在船舶不同自主级别下对公约修正的认识和建议,以期促进船舶航行安全,为国际海事组织及相关立法机构梳理和修正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信息控制理论原理计算了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近距离的避让行为的熵值,得出了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避让中不确定性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避让行动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船舶静力学原理提出了船舶单点或小面积搁浅时的底部受力及其受力中心位置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能否乘潮脱浅的判断方法和利用压载、调整油水载荷等手段协助脱浅的原则及效果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使船舶在多船避让环境下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并自动复航,提出基于动态分阶势场法的船舶自动避碰系统。该系统基于动态势场避障规划算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船舶碰撞危险度;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确定本船在不同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并据此对斥力势函数进行调整。该系统将本船的避碰过程划分为航迹保持、避让和复航3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构建动态分阶势场;利用动态分阶势场法对船舶的航行环境进行建模,进而生成恰当的航向指令;利用自动舵产生舵角指令控制船舶完成避让、复航和航迹保持。仿真结果表明:该自动避碰系统可以引导船舶完成既定的避让行动,并能使船舶在安全会遇距离上驶过;该系统可以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且具备航迹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各种《船舶操纵》教材中的一些术语的不同解释提出疑问,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观点,以期理顺概念,统一解释,更好地指导操船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找出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的风险源,根据2008—2013年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的统计资料,梳理出事故的6类原因,归纳其共性特点.将碰撞前后的商船、渔船、环境视为稳定的系统,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分析事故中的增熵和负熵因素定义预警系统的事故临界点,建立商渔船避碰的预警模型.结合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商渔船碰撞预警系统的事故临界点熵值为0.177;达到该值之前相关船舶应采取避碰措施.该方法可为维持商渔船良好的通航秩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对船舶碰撞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船舶碰撞事故海事调查报告给出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gress, AHP)构建船舶碰撞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图,探究同一层次及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AHP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最低配员要求、船舶设备、能见度、航道或航区等因素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骑车人和行人与轿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所受伤害的特点,利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和软件,分别建立骑车人与轿车、行人与轿车的碰撞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头部冲击块撞击发动机罩板试验,最终得出骑车人和行人在与轿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头部所受不同伤害的原因,从而为头部伤害保护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江门市中小学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我们应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建立、健全、落实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重点对以下校园安全隐患进行预防: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校园学生踩踏隐患、校园火灾隐患、体育课学生安全隐患、实验课学生安全隐患、学生自杀事件等,主动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法治校,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跨海大桥和船舶双方的安全问题,以舟山金塘大桥被"勤丰128"轮碰撞事故为例,分析国内外船舶碰撞跨海大桥事故的原因,探讨有效提高舟山跨海大桥水域通航管理水平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利于跨海大桥的防撞管理和船舶的安全驾驶.  相似文献   

16.
确定两船或多船会遇中潜在的可能碰撞危险是正确判断碰撞危险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信息论理论出发,采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估碰撞危险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目标船行动的不确定性以及多船会遇中存在的危险性推理碰撞危险度,能真实地反映出驾驶人员在决定采取避让行动过程中的操船心理,因此能直接作为在两船或多船会遇中采取避让行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河观光船撞桥风险评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内河观光船航行安全性,降低撞桥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风险水平,基于AASHTO模型进行船撞桥概率预报,分析撞击力对船首结构安全和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影响,提出船撞桥风险评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内河观光船撞桥风险进行评估,并讨论船速和桥墩防撞装置变形系数对船首结构安全和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船舶通过桥区水域时,若适当降低航速,可避免由撞桥导致的船舶倾覆事故的发生;增设弹性或柔性防撞装置,增加防撞装置变形系数,可减少船舶结构损坏程度,避免船舶倾覆.评估方法合理,结论可供内河观光船安全航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图就互见中“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的现状及发生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碰撞人的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显著影响的人的因素,引入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内河船舶碰撞事故。依据SwainGuttmann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感知、决策和行动)梳理内河船舶碰撞形成机理。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和小样本量数据学习法构建贝叶斯网络,计算网络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的不确定性知识推理方法,得出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人的因素。该结果与真实事故案例统计结果相吻合,这说明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适用于对内河船舶航行安全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