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文化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业文化要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主义、创新认知、挫折意识和道德法制观念对于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的假设。针对90家天津市独立或合伙创立企业的创业者心理行为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电子问卷调查和数据回归分析处理得出上述创业文化要素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文化要素中的个人主义对于创业动机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创业文化要素中的创新认知与创业动机之间存在激励关系;挫折意识与社会性创业动机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对企业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通过352份来自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研究样本,分析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有负向影响作用,该过程是通过以情感导向的团队互动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而以事实为导向的团队互动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马桂启 《科教文汇》2014,(31):151-152
中国传统审美观与伦理观是统一的,审美与伦理存在着同源起点,审美伦理具有教化功能,但是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审美文化出现了伦理价值偏离。这对建设和谐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构建和谐伦理观背景下的审美文化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于星兰 《科教文汇》2014,(31):125-126
从形与数概念的产生过程入手,研究了方形文化对中国上古数学文化的起源产生的影响。中国上古数学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抽象的形概念的认识以及对抽象的数概念的认识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上古人类对方形的崇拜促进了方形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方形文化促进了形与数的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方形文化还通过对《周易》的影响,间接地促进了包括数学文化在内的中国古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玉明  李荣  闵亦杰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17-1425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行为。研发投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其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及其情境因素尚缺乏广泛的经验证据。通过构建企业创新文化、研发投资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理论模型,以2009-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文化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文化能够从价值观念、制度以及企业行为实践等方面影响企业进而促进研发投资;(2)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差的地区创新文化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更大;(3)两职合一正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创新文化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研究考察大股东参与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不同企业文化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差异。此外,探究大股东与经理人间信任对大股东参与度,及进一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82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参与度负向影响自主创新;信任程度与大股东参与度间存在U型关系;大股东参与度中介信任程度与自主创新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官僚型文化可以弱化大股东参与度对自主创新的负向影响,论证了官僚型文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源动力,既往研究着重分析人员配置对团队创新的影响,而没有特别分析对个体创新的作用,尤其忽视团队多样性排列所引致的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建构了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模型,采用ASW指标对30个项目团队的断层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175名领导-成员进行了配对调查,利用分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的影响,从授权型领导和冲突管理策略两个视角探讨了情境条件。结果显示:(1)团队断层对个体创新有消极影响;(2)授权型领导会削弱团队断层的消极影响;(3)回避型冲突管理策略会削弱团队断层的消极影响,合作型、竞争型策略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4)团队断层作为情境因素会直接削弱个体层次观点采择对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对深化有关人员构成多样化的认识,指导团队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激发创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佐文  陈信伟 《预测》2012,31(2):44-49
本文基于我国1987~2010年的数据,运用ADL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和滞后效应的概念,以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FDI、R&D技术创新变量的滞后期做出估计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影响并不显著,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负向外溢效应,FDI并不能实质性提升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组研究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由1987~1998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逐渐演变为1999~2010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了FDI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但同时FDI对R&D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了"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传播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冲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永军 《现代情报》2006,26(5):63-65
首先阐述了网络文化传播的内涵和基本特点,以及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冲击所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几种网络文化形式。接着论述了高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和网络文化传播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冲击的反思与对策。以期望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罗影  胡程 《科教文汇》2014,(31):5-7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高昂的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内涵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从其与“中国梦”的渊源、融合点、创新性诠释等角度,找到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共鸣点,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梦”进行理论支撑,激活释放“中国梦”的文化活力。同时,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典进行重温,对青年学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自信指引,有利于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有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对当代大学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平等观念、批判精神、个人意识增强,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凸显,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和追求新生活的精神加剧,但价值取向、社会意识、集体观念减弱,对理想、信仰、价值追求和对友爱、互助、勤俭、奋斗等传统道德观念传承的精神弱化。  相似文献   

12.
Using Cultural Theory derived from Anthropology as a theoretical le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change (short for technological change). More specifically, using this lens,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approach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change, namely,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cultural determinism and techno-cultural emergence perspective, is examined. Using findings from three in-depth interpretative case studies, the central thrust is that neither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nor cultural determinism, will be success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change and that what is required is a techno-cultural emergence perspective in the enabling forms of hierarchism, individualism/market, and egalitarianism for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techno-change. Managers should avoid a top-down technocratic or culture-driven approach to 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techno-change. Instead an incremental/evolutionary approach with ad-hoc improvisation made to culture and technology over time and space makes for an effective techno-change solution.  相似文献   

13.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文化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得出,互联网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促进作用,但对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不具有影响或具有负影响作用。根据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的管理学理论中,沟通已成为管理的重要且本质的组成部分.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其应用范围已从财务金融领域,拓展至知识、环境、能源、信息、文化等专业和领域.沟通审计(communication audit)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是评价组织沟通的规范且有效的方法.阐述了将沟通审计方法引入国内并开展相关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意义,介绍了沟通审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现状,展望了沟通审计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在中国研究和实施沟通审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鉴于从企业文化维度分析企业创新的经验研究较为匮乏,用文本分析有效识别“诚信”导向的企业文化数据,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诚信”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微观的公司特征层面与宏观的制度环境层面检验了此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视“诚信”为首要文化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驱动”影响在国有企业、两权合一的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从普适性的企业文化视角对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情境进行了解释,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发明家网络中结构洞填充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内部发明家合作创新网络中的结构洞对提高发明家的创新绩效有着重要作用,这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得到了广泛论证。而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的集体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中,填充结构洞才能得到更高的绩效。在此背景下,基于13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研究了这些企业内部研发团队的网络结构(社会资本)差异和成员特征(人力资本)差异对结构洞填充的影响。研究发现,团队的网络中心性差异和地位差异均对结构洞的填充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的知识范围差异与结构洞填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2.0人文主义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玉东  张春峰 《情报科学》2007,25(5):671-674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2.0的来源及定义,分析了图书馆的人文主义传统,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2.0的人文主义因素,分别是图书馆2.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人的参与;以及图书馆2.0彰显个性,崇尚个人主义,倡导为用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环境素养提高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开展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衡阳师范学院环境教育效果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在环境知识、对校园环境的认可度、环境行为的参与度等方面经过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后提升的幅度不大,但是在环境意识方面却大大地得到了提升。这反映了这种泛化目标性的环境教育形式不能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大学生环境教育效果,然而可以增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从而为环境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站杰  买生 《科研管理》2006,40(11):266-275
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企业社会战略为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但其作用机理探讨尚不明确。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及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战略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揭示了企业社会计划与社会定位对价值创造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以有机组织文化为切入点,探索活力文化与宗族文化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具体功效。通过对433家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计划与社会定位均对价值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活力文化在社会计划、社会定位与价值创造之间均呈积极调节作用;而宗族文化仅在社会定位与价值创造之间呈积极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战略及企业差异性文化在价值创造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陆泉  张涵  陈静 《情报科学》2021,39(11):3-12
【 目的/意义】情报学自诞生以来就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我国情报学必将面临 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从国家安全观视角分析我国情报学研究演化的历史脉络对于我国情报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归纳了1978-2020年我国各时期国家安全观特征,进而以九种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各时期 的学术文献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国家安全观为切入视角,从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等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内 容分析与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将我国各时期情报学研究特征与国家安全观特征相对应,发现我国情报学 研究始终以国家与人民需求为主线,紧跟各时期国家安全观需要,致力于发挥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从而 为国家安全观引领的我国情报学发展提供参考。【创新/局限】本文是对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情报学研究的宏观 分析,在微观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