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议复审     
复审,是为保证出版物质量而实行的“三审制”中的一道编辑程序。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1980年,国家出版局制定、中宣部批准施行的《出  相似文献   

2.
略论三级审稿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冠初 《编辑学报》1991,3(2):103-106
1 三级审稿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三级审稿制(简称三审制)是指“出版社对书稿的内容和学术(艺术)质量作出基本评价、决定是否采用的审稿制度,即编辑(或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复审和终审。”这是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为全国各出版社统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3.
坚持三审制度,提高图书质量中国书店出版社赵安民三审制的必要性我国出版界的审稿程序历来遵循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级审稿,各有任务,各有侧重点,三者分工合作,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即鉴定书稿质量,决定稿件取舍,又对决定取用...  相似文献   

4.
一、三级审稿制度 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现行的审稿制度.早在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就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5.
书稿的“三审制”,是出版社编辑人员熟知的项制度.从50年代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关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审制”以来,一直为出版界所重视,并坚持至今,实践证明,出版社严格执行书稿三审制,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初审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把握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早在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新出报刊[2001]142号)文件,其中明确规定:"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编辑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稿件的编发审核制度,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  相似文献   

7.
孙璐 《编辑之友》2011,(3):70-71
三审三校制是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制度,出版社都应执行三审制审稿程序。三审制即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总编辑或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这种审稿程序,是一种递进制约的关系,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审次可在学科、知识背景、编辑水平和能力上交叉互补,最大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书稿,认真负责、有理  相似文献   

8.
对科技期刊编辑在三审过程中修后重审稿件的评判原则、复审、终审、退修、退稿及处理时滞把握等几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一些更高效、更客观地处理修后重审稿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审制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 《编辑学刊》2008,(3):16-20
三审,一个都不能少 三审制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又称"三审责任制度", 指由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从1952年<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到 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对三审制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表述,并强调要"切实做好"三审工作,三审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且,"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这项制度的出台和执行体现了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侯颖 《编辑之友》1998,(5):12-12
最近笔者对编辑审稿、加工工作做了一次不同地区、不同出版社、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编辑的随机抽样调查,从中可以大致了解现阶段编辑看稿的现状:笔者对复审情况也做了初步调查,大约只有10%左右的人浏览过稿子,其余都是签个名了事。对终审虽未做具体问卷,但从一般出版社的发稿量来看,终审者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三审制"的含义和要求从事图书出版的人都清楚,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一种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而"三审制"就是指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明确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编辑初审意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审意识是学术期刊编辑初审工作的先行和引领,初审意识的有无和强弱影响着初审的质量。具体而言,初审编辑要有对稿件和作者的扶持意识,对复审专家和终审主编的辅助意识,同时编辑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初审时要有对期刊及社会的责任意识,调动这些意识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编辑自主意识为统率,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专业学识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术期刊文稿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对初审、外审、复审和终审各环节的常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如加强初审把关、选准外审专家、提倡编辑审稿、主编分层次终审稿件等.认为编辑部应根据期刊自身特性,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审稿环节并不断优化完善,以有效提高审稿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三审制是为保证出版物质量而实行的审编稿件的制度.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1980年,由国家出版局制定、中宣部批准施行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又重申了这一制度.多年的实践证明,认真坚持这一制度,出版物质量就能得到保  相似文献   

15.
“三审制”,是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反复强调的,1997年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但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执行情况却是另一回事。笔者最近对某出版社的编辑审稿情况做了个抽样调查,大致了解现阶段他们编辑审稿的现状:初审编辑  相似文献   

16.
三审制评议     
三审制是在五十年代初确立下来的。1952年10月,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为审稿的基本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第五条第一款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辑制度。”《规定》所要求的三审,是指对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如果一部书稿,经过初审,认为不宜采用,再经编辑室主任复审,如同意初审意见,一般即作退稿处理,不再经总编终审。这就是说,对于不采用的书稿,一般只经二审。如果复审者不同意初审的退稿意见,而初审者坚持时,或者复审者认为有必要请总编裁决时,也可经由终审决定。对于采用稿,五、六十年代在实际工作中还不止三审。一般是四审: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复审、编辑室主任这一审称为复核,最后由总编辑决审——即终审。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我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转瞬度过了39个春秋。既当过初审,又曾负责复审和终审,编辑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经历过。回首往事,感慨良多,有苦恼,也有欢乐。如今已从领导岗位卸职,但我并不为一生从事编辑工作懊悔.正如宋代柳永《凤栖  相似文献   

18.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崔庆喜【武汉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六艺”中的一艺,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出版社所约稿还是作者自投稿,都要进行审读。这种审读方式,一般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级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很难完整地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以及双向匿名审稿制。一般是初审后就直接进入终审,缺少复审这一必要的环节。互审则能弥补复审的缺失。互审就在初审的基础上,各责任编辑对初审出的稿件再进行相互审稿,互审后的稿件最后交付终审。在我国目前阶段,社科学报实行互审制已具备了基本条件,是可行的。互审制对于社科学报学术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术性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的关键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献[1]规定,学术性科技期刊(其他科技期刊也基本类似)采用稿件必须经编辑初审(内审)、专家(或编委)复审(外审)和正副主编决审(终审),即所谓“三审制”定稿。“三审制”是编辑工作流程中重要的审稿程序,3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审稿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