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立 《出版科学》2021,29(6):37-45
本文以"时光流影"自出版平台典型实践案例的切入,以"长尾理论"为依托,通过"时光流影"自出版平台的运营和设计原型的分析,刻画出当前阶段中国个性化出版服务的细分市场,并研究这种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的商业运营和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2.
邓颖 《今传媒》2010,(12):76-77
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新派电视相亲节目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这一电视制造的"相亲盛宴"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娱乐,也折射出在消费社会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媒体文化急速向媒体奇观迈进的现象。本文将从道格拉斯的奇观理论出发,来解读这档红遍全国的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3.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长尾理论"的内涵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互联网时代,古典经济学中现有的商业范式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中多种多样的经营手段.继"蓝海战略"之后,<连线>杂志的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又提出了"长尾理论",该理论对于传统商业领域中传统的"二八原则"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和补充,并且昭示了在互联网时代的另外一种盈利模式,值得商家和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玎璇 《今传媒》2016,(12):77-79
"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凭借着海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网红"们已经展现出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并打造出了日益延伸的产业链.本文围绕"网红经济"衍生出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思考并总结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PGC(专业生产内容)的商业变现路径,主要为广告定制、用户付费、社交电商和平台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当下,少儿出版在市场化运作中出现了不少不好的现象,如少儿出版的"跟风现象"、"引进版一边倒现象"、"少儿出版娱乐化现象"等等.这些"无序"和"失范"的现象与问题的出现反映了转型时期少儿出版在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体制和新读者方面还缺乏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在文化定位方面还非常模糊,可以说,当下少儿出版注重的是商业目标的实现,还缺乏自己明确的文化目标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勾栏"产生于两宋时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勾栏歌舞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歌舞发展已经进入商业市场,中国古代歌舞商业剧场模式开始走向成熟,在中国古代歌舞剧场的发展史中,两宋勾栏歌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莉 《今传媒》2012,(9):76-77
星巴克作为世界性成功咖啡品牌已在中国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品牌效益,并且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其视为"小资"、"优雅生活"的标志之一。究其根本是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的消费符号作用的显现,本文从星巴克的诞生发展及其在美国本土的运作出发,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进入消费社会,商业产品也携带外来文化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象征意义,从波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及罗兰.巴特的大众神话理论解读星巴克的消费符号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商业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除了具备微电影的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特征之外,还具有"逐利"本性,为达到推广产品和品牌的目的,不惜制作出异化女性形象的作品,靠情色、暴力血腥、暧昧的画面和媚俗的广告词来取悦受众,出现了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异化现象。本文以女性主义的性别异化理论为视角,以商业微电影为研究文本,以商业微电影独特的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商业微电影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异化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红人"现象是当代信息技术促成的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景观,对社会成员心理世界影响极大。客观分析,网络红人现象是商业策划、"网络红人"炒作、网民视觉巨量点击以及社会宣传等多方面促成的文化虚假繁荣炒作行为。从文化社会学分析,网络红人消极意义不可忽视。当下信息技术时代,客观反思网络红人现象,健全民族文化理性精神,建立健康的网络审美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在麦家红遍全球之时,如何将奇迹转变成制度和规则,如何借力和参与海外出版社的商业营销活动,把更多的中国作家推向海外,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新课题。麦家作品十几年来在海外默默无闻,却出人意料地在2014年全球飚红,并引发了全球读者关注的"麦家现象"。"麦家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次中国主旋律作品席卷西方大  相似文献   

13.
顶层设计的助推、新媒介形态的产生以及电视主持人主动转型,使越来越多的电视主持人走进融媒体平台,这一现象为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主持人转型机遇与挑战以及策略的总结,缺乏对新现象的理论解释、电视主持人转型角色变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需求以及对平台型主持人职业想象的研究。对现有研究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持人转型的研究可从"媒介定位下的角色重塑"、"需求理论下的职业价值"和"身份认同下的自我呈现"这三个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媒介技术的开启历史、媒介技术理论的创始人和相关学者做了相应介绍,如以"媒介与传播"的视角来观察,北美人或许天生就懂得使用"技术"及"媒介",达到传播交流的最极致。而"媒介技术"理论,也始于北美,其最著名的学者代表是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同时,本文就媒介技术以往在活字印刷、电子上的作用做了阐述。而本文也指出,媒介技术改变了商业规则与商业市场,如唱片业在红火了估计大半个世纪之后,光碟被网络、IPAD、播放器等代替;柯达也是因为数码技术的发展,其这样一家商业化公司也被改变。生存在商业文化中的企业,需要有新技术或迎合重大需求,从而通过媒介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9):58-66
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国外少数民族电视的发展态势、管理体制和制播经验的系统梳理。我国的"少数民族电视"在国外称作"原住民电视",经历了探索、成长、起飞、稳步发展4个阶段,形成了公共电视、国有、国有+商业、纯商业等四种发展模式。原住民运动、媒介行动主义和参与式传播理论是其勃兴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其双语传播、参与式传播、娱乐教育传播、国际化传播等节目制播策略对我国少数民族电视的发展有诸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煜 《新闻界》2009,(2):28-30,21
本文通过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初期单一的技术逻辑随着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受到商业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的挑战这一现象,从而理清"互联网治理"概念的逻辑脉络,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商业综合体的概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商业综合体在中国的现状问题,并通过现状问题的分析得出中小型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的难点,分析了中小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点和手法,结合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主要涉及中小型商业综合体中的功能规划设计、室内开放空间的设计以及交通系统和停车组织等问题,如何顺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正是设计成功的中小型商业综合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张权  刘冰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35-138
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和无限商机。移动支付产业要真正实现繁荣,跨行业合作是必然选择;移动支付运营商要获得竞争优势,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关键。首先对移动支付及其产业链进行论述;其次,对商业运营模式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支付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的框架和机理;最后,从企业产业链定位、产业链整合、收入来源设计、收入分配设计4个方面,对合作共赢的移动支付商业运营模式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泾渭分明,以此为参照考量中国电视,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在目前社会转型和电视转型的背景下,产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界和理论界的"理念共识".这种"共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对农电视传播公共性特征在理论关注上的忽略,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认识自觉"的某种缺失.以公共经济学理论来考察,对农电视传播属于准公共物品;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不能把这个准公共物品简单地扔给市场,政府的"补位"不可避免;而电视媒介自身的认识自觉和操作实施,更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蒋路加 《东南传播》2018,(8):106-108
目前的媒介环境兼具动态性与复杂性,而经典"把关人"理论已无法充分解释这一变化,亟待将活跃在资讯聚合平台中的多元把关人容纳到理论框架中.本文通过对Buzzfeed和《今日头条》平台中信息把关过程的比较研究,分析和论证了资讯聚合平台中多元协作把关机制的存在及运转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该类平台中典型的四种"把关人"角色:算法、专业新闻机构的记者、商业或非商业组织的专家、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个人.最后,本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用资讯聚合平台中的协作把关模型对把关过程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丰富了新媒介语境下"把关人"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