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实验过程中微生物造成的污染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减少污染十分重要。真菌和细菌是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它们进行有效控制能大大减少污染。具体做法是对外植体的处理,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过程的控制,培养室的消毒,内生菌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2.
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时空预测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中国城市机动车排放的NOx,CO和PM类尾气对城市大气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通过监测道路低空机动车排放数据,对机动车污染排放随交通参数变化的规律进行剖析。针对不同车型,提出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模型。对模型进行标定和试验验证。所得结果能有效反映路段车辆的真实排放情况。该方法为实时掌握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制定科学的、精细化的交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优质清洁的农产品,农业污染问题不仅威胁食品安全,而且不利于农业绿色转型.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的视角切入,对农业污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存在竞争关系,农户对经济利益的迫切需求决定其更偏好于前者;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会鼓励这种行为,加剧了农业的污染程度;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了人们行为选择的边界,能有效降低农业污染水平.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污染的区域异质性特征.防治农业污染应统筹好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关系,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监督管理机制,设计全面的政绩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多样化的财政支农方式.  相似文献   

4.
微滤芯 颗粒活性炭柱 中空纤维微滤膜的组合工艺可以有效的改善出水水质,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此工艺中由于活性炭对小分子有机物的有效去除,因而延缓了微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跨界河流污染的特征表明,仅靠单一的治理主体很难实现跨界水域污染的有效治理,各城市间需要形成协同联动意识,建立长远的发展机制.本文分析了当前跨界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法制和管理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城市间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西部产业集聚地区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流入;费用型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流入东北地区.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以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施工现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建筑行业所带来的耗能大、污染大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实现施工生产的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氯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毒气体。我设计了一套防毒实验装置,实践证明,它能有效防止Cl2的系列实验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①可控制NO气体的产生量,做到“随制随停”。②有效避免NO气体对师生的危害以及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1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点 ①实验所需程序较多,操作不便。②实验中SO2的处理不完全,易造成污染。③实验内容不全,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未安排。④实验时间过长,浪费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1.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水中杂质按尺寸分,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3种。  相似文献   

12.
在粮食生产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农业环境产生大而分散的化肥面源污染、土壤结构变劣、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北方的粮食生产中小麦占较大比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小麦生产过程中土壤养分和相关施肥技术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认为,结合小麦产量目标制定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因地补施钾肥等合理施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化肥污染,促进"绿色革命",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赤泥及其复合钝化剂对土壤铅、镉和砷的稳定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培育实验,研究赤泥、酸改性赤泥、沸石、石膏和硫酸亚铁及其复配对复合污染土壤铅、镉、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经酸改性处理后铝、钙和铁进一步释放,表面结构发生变化;与对照相比,添加0.5%酸改性赤泥、赤泥与硫酸亚铁复配、酸改性赤泥与沸石复配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分别降低1.96%~76.47%、4.94%~75.01%和5.47%~68.44%;加入0.5%酸改性赤泥、赤泥与硫酸亚铁复配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降低27.78%和15.04%;赤泥与石膏复配和赤泥与硫酸亚铁复配处理降低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效果优于其他钝化材料,培育7、15、30和60 d后砷有效态分别降低0.41%、37.87%、5.41%、3.72%和55.60%、13.81%、37.85%、25.36%;赤泥与硫酸亚铁复配对铅-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钝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盐城市亭湖区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开发利用既要保证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又要挖掘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这很容易引发外部不经济性,导致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污染破坏及旅游资源的耗竭。因此,政府干预及其他非市场手段成为治理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外部不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中常见微生物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代培养过程中常见污染主要是微生物污染,针对污染的来源、检测、清除以及预防四个方面综述了常见微生物对原代培养细胞的污染及处理方法.旨在为细胞培养工作者在原代培养中能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的细胞、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为细胞系的保种传代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东北北部22个县市黑土可能发生重金属污染的污染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土壤样品中Cd、Pb、Cu、Zn进行检测分析,4种重金属的检出范围依次为0013-231mgkg,1052-5748mgkg,4213-22710mgkg和995-4618mgkg。结合单污染指数评价法和表底土比较2种方法进行污染评判,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明显,其污染多集中在中度和重度水平。对于重金属Pb、Zn和Cu的污染用单污染指数评判没有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情况,同时说明不同评判方法的精确性有较大的差距。用表底土比较法对Pb、Cu、Zn3种重金属进行评判,发现其在采样区域的污染水平仍非常明显,依次有571%,210%和533%的表土样品受到这3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分受到污染的土壤样点大多集中在市内工业区附近土壤和城乡结合部菜地。  相似文献   

18.
对崇明东滩表层样中重金属Hg、Cu、Cd、Pb、Z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崇明东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崇明东滩基本保持了自然状态,仅有个别站住的Hg、Pb元素有轻微污染;综合污染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崇明东滩的污染全部达到了警戒水平,单因子评价中,Cd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最高,说明研究区Cd污染较为严重。三种评价方法相比较,地累积指数法比较简单;综合污染评价法兼顾到污染指数最大值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强调了最大综合污染指数,与其他方法相比,其综合指数常常偏高;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加入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毒性系数,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我国245个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水平对雾霾污染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对外开放确实与污染呈正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污染减弱;对外开放与污染的关系受产业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会增加污染,说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技术水平较低、污染排放重。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化学实验室相对独立、相对分散,其对环境的污染容易被忽视。目前只有少数具有环保意识且有综合实力的学校没有直接排放实验室废弃物。文章针对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现状,分析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及其特点,提出实验室污染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