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称呼语作为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往往是人们在交际中传达给对方的第一信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称呼语也存在着差异.文中从汉语称呼多样性,英语称呼的简洁性两者相比较,从三方面来分析,以使读者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正确理解英汉称呼语,正确使用称呼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把汉语的称呼语“某某老师”直译成英语的“TeacherSo -and -so”或音译成“So -and-soLaoshi”是不妥的。根据英语称呼老师的正确方式 ,“某某老师”应该英译作“Mr .(Miss)So-and -so .”汉语翻译必须考虑英语语言的文化习惯 ,切不可为追求意义的对等而一味进行直译或音译。  相似文献   

3.
汉英亲属称谓语言使用差别巨大。庞杂精确的汉语亲属称谓系统重视宗族,严格按辈份分层;而简单笼统的英语称谓以核心家庭为重心,反映血缘远近。与汉语相比,英语在使用亲属称谓时不加排行,用于口头称呼的亲属称谓数量少,使用范围也较小,更多使用名字称呼亲属。这些差异反映了汉英社会对家庭和亲属关系的不同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英语中礼貌语言的运用与汉语有较大的不同。在运用英语进行交谈时,要正确而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包括称呼用语、偶尔交谈用语、要求和拒绝用语、表达异议用语、告别语以及语言的语音语调,以便交谈时感到亲切、融洽。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在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上存在着共性:1.当两种语言涉及到性、性器官及与排便有关的词语时,都使用委婉词语;2.对职业、个人隐私、政治等敏感话题,因不便说明或不想说而采用委婉词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的不同,英汉委婉语的使用又有差异:英语中有对鬼神的委婉称呼;汉语中有对特权及祖先的禁忌;英语中独有对“老”的委婉称呼。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请求行为威胁到受话人的面子,发话人总会采取一些方式使自己的请求行为显得礼貌得体.称呼语是汉语请求行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受汉语文化影响的称呼语的选择对于语用距离长短和交际成功与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用能力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中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分析能力的培养对语境的依赖最为明显。选取汉语称呼语、评价语、委婉语以及汉语非真诚性邀请、汉语歧义等语境因素较为明显的语料进行汉语语境教学,可以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文化对教师的社会身份和这一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汉语中的老师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teacher反应在称呼上也就有所不同。本文针对问候语Good morning,teacher在中国校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调查了中国学生对英语老师使用的称呼语,探讨了他们形成特殊称呼模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英语以结构严谨为特点,而汉语以语言简洁为特点,文章就英语复合句与汉语偏正句中主句(正句)和从句(偏句)的联系,英语和汉语在语序安排上的不同,以及英语复合句与汉语偏正句句型范围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英语复合句与汉语偏正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汉英语言上的映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人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汉英语言结构上的不同。汉语多用具体名词,英语多用抽象名词。汉语多用人称代词作主语,英语多用非人称词类作主语。汉语多用主动结构,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本文对比汉英语言结构的差异,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进行有效地交际。  相似文献   

11.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与汉语最明显的差异之一,这是由中国人综合性思维与西方人分析性思维差异所致。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上都有不同的差异,如在词汇方面,英语显性连接与汉语隐形连贯;在结构方面,英语的树式结构与汉语的竹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具有的语法特征,也是英语和汉语常用的句式。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被动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历史不同,所属的语言系统也不同,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积极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析,进而加强我们对英汉被动句的了解。研究英汉被动句对比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表达形式、语法意义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比较分析,以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汉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论述视角、句子结构和词汇方面分析汉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排除汉语负迁移的影响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阐述利用汉语知识来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最终达到学好英语目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随处可见的“翻译腔”,往往是由不了解译入语的特点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呈链接式,英语呈散射式;汉语主题句多,英语主谓句多;汉语有语气助词系统,英语没有;英语常用无生命词施动,汉语则少用等等。只有对译入语的特点有理性的认识,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有意识地体现这些特点,避免翻译腔。  相似文献   

16.
从学习迁移理论看英汉对比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汉语的学习对英语的掌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恰当地进行汉语同英语的比较教学,既要发挥汉语的正面学习迁移影响,加速英语学习的进程,同时又要避免汉语对英语产生干扰的负迁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及引导工作,较大面积地促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的异殊性表现明显,具有独特的发音模式。其中英语的辅音连缀是汉语中没有但又很常见的语音现象,很多英语学习者会拿汉语读音的方式读英语的辅音连缀,这样读的结果只能使英语语音更加汉化。本文分析了英语中常见的辅音连缀现象,并提出读好辅音连缀的方法,希望能为英语教学者及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本文从文化视角剖析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包括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得出汉语中英语外来词常用的翻译方法有异化法、归化法及归化与异化结合法,以期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口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语文化等,其主要体现在英语口语表达不完整、不地道、有歧义等。因此,无论是英语教育工作者还是英语学习者,都需要对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口语的影响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母语、汉语和英语接触后,其英语中介语的发展规律与母语水平/母语浸泡、汉语水平/汉语浸泡、英语水平/英语浸泡有关。除具有二语习得者英语中介语的主要特点外,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词汇提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