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撤销论文特征,促进中文人文社科论文规范出版,为预防与治理学术 不端提供策略。【方法/过程】通过统计分析、文本内容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对103篇撤销论文的文献计量特征、撤稿 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撤稿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普遍存在,且撤稿流程不规范;撤稿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不端, 且行为更加隐蔽;学术不端的发现途径主要是读者举报,对撤销论文的处理缺少后续追责;论文撤后仍在产生学术 影响力;建议加强期刊伦理建设,规范中文期刊撤稿;重视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甄别;多部门联合开展学术 不端追责;加强数据库的撤销论文管理。【创新/局限】聚焦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撤销论文,对撤稿特征进行分析,并提 出对策建议。目前该领域撤销论文数据较少,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的脉络、队伍、热点、存在问题及趋势,为推动人 文社科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基金支持,以及研究内容等7个方 面对1636篇文献进行了综合评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始于1982年,社科评价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期刊或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方面,并且多数以对期刊的评价代替对论文的 评价。中国人文社科评价的主体不够健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对象不够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 学,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3.
韩雷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0):107-113
【目的/意义】期刊评价的方法繁多且复杂,无法分辨其中的好坏,对于方法的效果也是难以锚定,使得期刊 评价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方法/过程】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评价方法 ——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年)的585种综合性人文 社科期刊作为评价对象,将评价结果同权威期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再对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 果表明: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同部分传统方法相比结果更加精准;主成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评价 对象要求较高;为其他领域期刊评价以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创新/局限】本文仅以人文社科期刊为 例,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进一步扩大研究主体范围并尝试将这种方法用于其它领域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以2002—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信息为研究对象,从获奖作品、作者、机构、施引者、施引期刊以及学科分布等角度深入分析,并与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进行对比研究,力图全方位、多层次探讨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结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小,在国内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为文学、历史学,但是某些学科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术领军人才流失现象。【结论】 建议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各领域优秀学术人才的识别与管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社交网站中的学者推荐有利于增强学术合作、提升科研人员学术交流,对科研工作 具有深远意义。【方法/过程】从学者知识结构和学术行为网络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基于相似兴趣的学者推荐模型, 挖掘分析学者知识结构特征、学者间合作网络、机构间合作网络关系,计算学者在这三个层面上的相似度并进行整 合实现学者推荐。最后以百度学术学者主页数据为例验证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模型能 够有效解决科研社交网站信息过载和不对称的问题,满足可操作性和推荐结果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学术创新力指标体系中特征的重要性,为学术创新力评价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过 程】系统梳理学术创新力评价相关研究,根据对现有成果的分析以及对学术创新力内涵的研究,提取学术创新力相 关的特征指标,并给出特征指标的计算方法。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动态网络测度法计算论文创新力,并通过散点图 分析单个特征与创新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单个特征对创新力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各指标特征与论文学术创 新力不是简单线性关系,不能简单使用传统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术创新力,需要探索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创新/ 局限】从新的视角研究特征指标体系,通过对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到各个特征对创新力评价的重要性程度, 筛选出真正与学术创新力相关的特征,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更正。  相似文献   

7.
余波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1,39(12):105-112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的作用是保证学界说话的权利以及参与国际学术议题的制定,研究中国学术话语 权有助于中国学术地位的提升,进而维护好本国利益的权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学术话语权的内涵,论述了学 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三个核心构成要素,借助Python等分析工具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 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选取,构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 体系,并对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在 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和优势,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但与大多数欧美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局 限】从学术主体层面提出了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构成要素,为学术话语权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不足之处在于,仅 从作者视角对一个学科的学术话语权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盘点近年来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发展现状,预测其中ESCI期刊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为提升我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2021年JCR,结合各期刊官网信息,系统调研分析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收录规模、学科分布、影响因子、自引率等相应数据。【结果】中国主办的SSCI期刊仅11种,A&HCI期刊2种,ESCI期刊50种,这与我国科研实力并不相称。虽然期刊影响因子、学科分区和期刊引证指数等指标表现优秀,但存在期刊总量少、学科单一、“借船出海”和竞争力不足等困境。【结论】未来应重视和扶持中国主办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鼓励期刊加入ESCI,以扩大SSCI和A&HCI收录规模,全方位加强期刊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话题的国际传播,打造自主国际出版平台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耿海英 《情报科学》2018,36(12):101-105
【目的/意义】新创学术期刊的评价一直都缺席于各家期刊评价体系,但新创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评价不仅可以丰富完善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还可促进新刊的健康发展。【方法/过程】本 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新创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新刊特点,并与其他期刊评价进行比较,指出了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创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应该是综合质量评价。而且从新刊的实际情况出发,评价指标体系宜 粗不宜细。【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创期刊评价指标里可设置意识形态属性指标、学术质量指标和编辑出 版规范类指标,以评价期刊的政治方向、学术水准和编辑出版质量。此外,可考虑设置新媒体类指标以引导期刊适 应新媒体环境。评价过程中以专家定性评价结果为主,其他量化指标为辅。  相似文献   

10.
王晓慧  王康 《情报科学》2018,36(2):63-66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 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 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 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 被引频次、合作率、h 指数、g 指数、p 指数,利用SPSS22.0 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 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度、灵敏 度以及适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虹  李煜 《情报科学》2023,(3):119-126+144
【目的/意义】研究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发展特征、科研合作态势与研究向度,为我国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从国家、学科、作者三个视角对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力量展开研究,综合分析其科研合作态势,提炼目前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向度并总结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际学术社交网络研究呈现围绕多个权利中心聚集的多国家合作、多学科融合特征,中国、美国、英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国家,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学科;科研管理评价、用户采纳、信息推荐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学术社交网络交互的学术评价和人才发现将是新兴研究热点。【创新/局限】借助可视化工具,从国家、学科、作者、主题等不同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为例,以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情报 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方法/过程】首先,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并测定各学科对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的影响大小。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原文献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 2-模 网络,对现阶段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 输入程度低,主要知识输入学科为: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律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计算机科学对图书情报学研究 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李杏丽 《情报科学》2017,35(10):167-171
【目的/意义】揭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文献增长规律、区域学术产出力分布及研究热点分布,为我国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定量的参考信息。【方法/过程】以中国《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数据源,利用SPSS软件包 对1987~2016年企业竞争情报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结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 文献的增长符合指数增长规律,历经诞生与缓慢期、迅速发展期及成熟期三个阶段。文献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 层次性与不均衡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等四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分析和对比国内外图情领域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把握研究脉络, 明确发展趋势,促 进我国图情领域危机管理的研究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运用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外图情领域危机管理研究文 献进行多角度定量、定性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揭示该领域危机管理研究的年代分布、机构分布情况、研究热点和 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积极活跃,成果较多。国内外研究热点趋势基本吻合,主要 集中在创新方法、危机予警、风险管理等方面,后续研究应加强国内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春发  王佳玲 《情报科学》2017,35(12):147-151
【目的/意义】分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为该领域科研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统计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994-2016年国家社科、1997-2016年国家自科、2012-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共 2062项立项数据,分析立项数量、项目类别、依托单位、核心研究人员、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当前图书馆、情报与 文献学研究紧随国家政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研究呈现网络化、政策化、服务化、人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视角出发,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对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 进行推荐,提高学者推荐的质量。【方法/过程】首先,利用 LDA 主题模型挖掘学者发表的博文主题,计算博文相似 度;通过学者共同好友比例计算好友相似度;然后将博文相似度和好友相似度融合计算用户相似度;最后,融合用 户相似度和信任度进行学者推荐。【结果/结论】提出虚拟学术社区中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的学者推荐方法,综 合利用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信息,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进行学者推荐。【创新/局限】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角 度进行学者信息融合,有效提高了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推荐的质量。局限在于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学者在网络全局 中的信任度,用户节点间的交互信任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戴鹏杰 《情报科学》2021,39(6):75-83
【目的/意义】洛特卡分布以及对应的科学生产率概念是分析了解学科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有助于重新审 视中国人文社科各学科发展现状与相互关系。【目的/意义】本文采用二次文献中复印报刊资料中所全文转载的学 术论文为研究基础数据,根据洛特卡定律分类及整体描述了中国人文社科整体与各一级学科的科学生产率。【结 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的整体科学生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低产作者的数量明显萎缩;一级学科间的科 学生产率差异明显,部分应用型学科、热门学科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2016年后党和国家一系列鼓励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对于学科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创新/局限】首次针对中国人文社科二次文献以 及下属各分支学科的整体研究,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度有较好保障,且深入分析了多个中国人文社科一级学科之 间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科技期刊和科研活动相关数据,为期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借助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统计分析数据库等数据平台,结合期刊运行过程中产生和收集的数据,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寻找影响期刊决策的关键指标。【结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对相关学者和稿件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期刊在学者选择、专题策划、稿件筛选时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以逐年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结论】 合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为期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期刊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宇佳  胡漠 《情报科学》2022,40(3):33-39
【目的/意义】学术新媒体的产生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了学术资源流转和共享的新途径。为保障学术新媒体 的可持续发展,探析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模式不可或缺。【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 结合学术新媒体知识产生的流程,析出了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的构成要素,并探析其协 同价值共创模式及该模式的驱动路径。【结果/结论】学术新媒体信息生态链多元主体协同价值共创模式包含协同 价值共创主体、协同价值共创客体、协同价值共创环境、协同价值共创技术四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协同转化、结构 优化、风险规避、技术共享四种驱动路径。【创新/局限】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的整体框架,对多元主体内部如何通过 协同及实现价值共创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展开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研究,以剖析该研究领域的概况, 并归纳总结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状况,对于深化其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文献调研法,并使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 工具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发文量、作者分布、高频词分布、期刊分布等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 行为的研究状况作出了具体的描述分析。【结果/结论】本文归纳分析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研究进 展状况,为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