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雪萍 《湖北档案》2005,(10):20-2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档案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档案载体从以纸质件为主转向以电子件为主;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手工的管理模式向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迈进。档案工作的实体和管理手段的变化,促使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要跟着变化.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对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高低成为档案事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任职能力是判定一个人是否适合某职业或工作岗位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回顾了我国自商朝以来对档案专业人员任职能力的不同要求,在调查研究国际国内现有档案任职能力体系的基础上,从“职能活动”“任职能力”和“程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以综合档案馆为适用范围的档案专业人员任职能力体系,并提出了任职能力获得与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公开工作是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因档案信息公开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日益增多。通过对近9年来109起案件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存在原告滥用诉权,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较为模糊,档案馆、档案局与人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中的主体地位与法律责任不明,信息公开与否缺乏明确依据,档案馆、档案局存在一定程度不作为等问题。未来应当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滥诉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规制方案,厘清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的标准,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档案信息公开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与工作职责,促使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工作协调顺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融合参与式和新媒体交互服务理念,从参与主体、参与资源、参与平台、参与保障四个维度对疫情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特征进行梳理,构建“资源联合开发”“公私联动服务”“信息链接推送”三种模式,并以疫情电子纪念馆、抗疫纪录片、疫情相关推文为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所构建的参与式疫情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隔离影响下有效地提供“云服务”,为档案部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危机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信息管理范式”向“知识管理范式”迁移的挑战,为档案数据化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逻辑支持是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在梳理档案数据化工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基因系统”的概念,从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四个方面解析了其原理并对实践应用提出若干建议。“档案数据基因系统”是致力于实现大规模多源异构档案数据跨系统融合共享的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的总称,对于提升档案数据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建设可信社会记忆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档案界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探索,而“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则为其开启线上运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及全美州立档案馆中,8家机构开辟了档案文创产品线上商店,其销售模式较为成熟、运营基础较为坚实,但也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售后反馈不及时、媒体融合不够等问题。总体上可为我国档案文创发展在链接开发主体、拓展合作渠道以及创新产品形态上创造更多“线上”未来,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各级党政部门、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照片、录音、短视频、专题片等音像档案,开展体系化征集工作,可完整保护、构建与传承扶贫记忆。论文阐述云南省精准扶贫音像档案体系化征集意义,分析现状与问题,提出体系化征集对策。云南省精准扶贫音像档案形成主体众多、数量庞大,保存分散,构建“省—州市—县—乡镇—村委会”档案征集体系,及时开展征集工作,对留存扶贫工作痕迹,更好地保护与发掘利用这一珍贵档案遗产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顾客满意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期望—满意指数”测评体系,包括“期望—满意指数”概念,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档案网站互动式信息服务效果量化规则,并利用所构建的数学模型,采用文本挖掘方法,从陕西档案网和浙江档案网的用户留言、档案馆回复信息中抓取相关数据对两个档案网站互动式信息服务效果进行了测评。本研究为档案网站互动服务定量测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并为提高档案网站在线互动信息服务效果提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网络招聘数据以挖掘档案人才需求特征,对改革“经验主义”教学、推动“数据驱动”的精准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采集档案人才网络招聘数据,挖掘档案企业与职位的人才需求、任职要求,发现:①档案人才需求量高的地区有一线城市、成都、杭州、西安等地。需求缺口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和计算机软件等。职能类型主要为图书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和资料管理员。②知识要求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档案实体管理知识、档案行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③技能要求依次为与档案高度相关的管理、整理、归档档案文件等技能。④能力要求主要为熟练掌握能力、责任心、工作细心等人才个体所必需的素质,以及作为企业的一员需具备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最后从教育发展规划、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教学过程提出档案人才培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据时代到来后,“档案数据”一词的使用频率逐年攀升,但因内涵不明,存在误用和乱用现象。通过对国内外“档案数据”一词使用语境与学科内涵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该词,首先,应准确把握“档案数据”的术语结构以及“档案”一词的限定意涵;其次,应明确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使用“档案数据”的语境区别与内涵差异;此外,要清晰界定档案学科内“档案数据”的内涵并规范对其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陈辉 《档案学研究》2020,34(5):116-121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档案工作实践探索取得的成就引发业界高度关注。立足档案工作使命与责任,以及以改革开放心态审视和选择档案工作发展对策所形成的“苏州经验”为全国档案工作发展带来深刻启示:工作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障,自主发展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则为推动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赵跃  乔健 《档案学研究》2019,33(3):44-54
本文基于研究主题的挖掘与演化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的主题结构、演化规律、热点变迁与研究前沿进行了透视。发现:①“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领域形成的规模最大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主题社区;②“档案资源&档案信息资源”主题形成前后,我国档案学领域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明显的主题分化与融合现象;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有很明显的“世纪分割”现象,“互联网+”“大数据”等成为学科研究的前沿。同时指出,档案学研究中存在如下问题:①思维保守以致超前研究较匮乏;②盲目追求热度而研究深度不足;③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间的冲突。面对问题,档案界应:①做好规划,树立自信;②稳中求进,逆向思维;③正视差别,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3.
张琦 《档案学研究》2019,33(3):113-117
档案术语体系是反映档案理论的概念系统。连续体模型既建立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可靠的记录保存体系,也创建了一个连续的、体系的、多元的档案术语体系。“records”是该档案术语体系的元概念,是由“document”“record”“archive”“archives”组成的有机组合,能够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联系起来,为各种社会行为提供“证据体系”支持。从逻辑和价值角度分析,连续体模型中“records”翻译为“记录”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4.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rchivists and librarians, although related has always been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Past experiences, reactions to different needs and problems, separ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ivergent philosophies work to keep them apart today. Modern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massive collections and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adjustments to new technology force archivists and librarians to re-examine old habits values and bias. Commonality in the kinds of technology being used for information services, types of materials kept by both archives and libraries and education trends further such reconsideration. The education issue looms large at present. Speculation about future development includes predictions that separate fields like archival and library science will blend into a larger, holistic inform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programs will do the same, if not to promote such convergence then as a consequence of it.  相似文献   

15.
张斌  尹鑫 《档案学研究》2022,36(2):102-109
iConference 2021为中国档案学科的国际表达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方法,分析iConference 2021核心议题的主要元素,发现信息行为、疫情管理、信息技术、在线教育等议题是iConference 2021关注的核心议题,同时,中国档案学科在数字人文研究教育和实践、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模式、“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档案实时技术环境下的学科建设、双创背景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会议认可,可以为中国档案学科在学科思政建设、学科价值建设、学科话语建设等方面启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学术书评为分析样本的学术授信评价是对档案学经典著作的整体性评价,其评价指标Z’指数可作为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图书Z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中的部分著作,以学术书评为计算对象,得出了它们的Z’指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档案学经典著作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该评价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随着经典阅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档案职业声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红 《山西档案》2004,(2):15-19
档案职业声望是人们对档案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价值评价,是决定档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章论述了档案职业声望及其研究意义,并根据实际调查对档案职业声望进行了部分评价。试图说明,职业声望的变化是促使劳动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动力,而档案职业声望研究的目的在于使从业产生对档案职业的认同意识,推动档案职业的构成、配置向均衡化、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软权力”理论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末提出的,重点对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展示出的柔性力量加以阐释。档案是国家软权力提升的重要倚靠资源,档案部门应该充分认识自身在国家软权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参与国家软权力提升的过程中发挥档案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意识形态、文化和制度三个方面阐释档案与国家软权力的内在联系,从认同性推力、文化性推力、制度性推力三方面挖掘了档案对国家软权力提升的三个维度,并回归档案工作收集、开发的核心业务,从档案的宽口收集、多维开发探索档案对国家软权力提升的助推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对招聘信息的研究可以辅助判断职业发展程度。文章通过对英国与加拿大档案学领域三个邮件组2016—2019年所发布的192条招聘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档案就业市场及档案职业的相关研究,对中外档案职业与就业需求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外档案职业与就业需求既具有共性也呈现一些不同。所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就业需求及档案职业属性上。在就业需求方面,我国与加拿大和英国就业市场对计算机水平以及档案工作标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档案职业属性方面,我国档案就业市场的招聘岗位与档案专业呈现双向非唯一性的特点。一方面,面向档案专业的招聘岗位类型庞杂多样,不限于档案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相当比例的档案工作岗位又向非档案专业开放。此外,我国档案就业任职资格要求还呈现缺乏档案核心技能的特点。这些结果意味着我国档案职业的发展同步呈现两个趋势,即职业化与向管理性和战略性岗位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