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是当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和追问。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一“高耗低效”的痼疾虽在局部上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却仍是“涛声依旧”。  相似文献   

2.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4):F0003-F0003
南京市竹山中学高效阅读作为语文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大环境是.知识剧增的信息时代,小环境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处在吕叔湘先生斥之为“咄咄怪事”的严重的“少、慢、差、费”状况。  相似文献   

3.
语文这一门学科在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被打入“不受欢迎”一栏,地位仅次于政治科。历来的语文科教学效率常被人嗤之为“少、慢、差、费”。吕叔湘先生对此曾深有感慨:“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又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前几年还有人提出了言辞更为激烈的批评——“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而语文教师因此也招致种种责难。  相似文献   

4.
1978年,吕担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老是针对22年前的语文教学状况而言的。22年过去了,这样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尤其是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情况似乎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针对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状尖锐地指出:“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都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忽视“背功”教学,不能不说是个非常直接的原因。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人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犹如电脑资  相似文献   

6.
蒋冬文 《教师》2010,(36):51-51
三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语文教学仔在“少、慢、差、费”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语文教学研究者针对叶老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多次进行了改革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看,语文教学效果不彰的问题依然存存,而且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角色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浮于表面,没有实实在在地深入进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多年前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追问:“lO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El,这一“高耗低效”的痼疾虽在局部上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仍是“涛声依旧”。  相似文献   

8.
“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是当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和追问。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一“高耗低效”的痼疾虽在局部上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却仍是“涛声依旧”。静观当前小语课堂,新形势下又衍生出新“症状”——“虚,语文训练不落实;闹,学生思考没时间;杂,“编外”内容占空间;散,支离破碎乱肢解;偏,轻视双基淡本色……”所有这些,都让语文教学“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由此,“有效教学”的“新概念”应运而生、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9.
作文质量在整个语文教学质量中占着极高的权重。今天,从吕叔湘先生1978年前就语文教学“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的忿懑,到穆静之在《北京文学》1998年11期上发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危言耸听;从以“流氓语言”培养“奴才奴隶”的谩骂,到许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少、慢、差、费”、质量低下的代名词的责难声中,在当今一分  相似文献   

10.
邓超 《生活教育》2011,(24):50-51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不无感慨地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先生的这番论述无异于一记响雷,震惊了语文教学工作者。于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吕叔湘就曾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从那时到今天,2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费时费心辛辛苦苦,结果仍有许多人过不了关,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的一个方面,我认为是没有把语文教学定位在“语文”学科特点上。 吕叔湘认为,语文课是“…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依然严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提出过严厉批评:"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而这2700多课时达到了当时总课时数的30%。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恐怕答案依旧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发表的《金山宣言》坦承:"更让我们感到  相似文献   

13.
“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学生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上世纪70年代吕叔湘老先生的焦灼话语尚回荡在耳边,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这些不无过激的责难和诘问曾令语文教学处于尴尬境地,在新课改春潮涌动、深入开展的当下,也促使当下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反思语文阅读教学的“少、费、慢、差”的问题,反思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来找寻阅读低效的破壁之术,走上有效阅读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为什么长期陷于“少、慢、差、费”不能自拔?笔者以为,现行的课堂“装”教材的教学形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祸根。  相似文献   

15.
回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确实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综合治理。而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是要注重发挥智能结构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作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少(学生收获少)、慢(收效慢)、差(效果差)、费(时间浪费)的“瓶颈”状态,所以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令众多教师上下求索,倍尝艰辛。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一九七八年。吕叔湘先生就痛心疾首地呼吁:。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言,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急切希望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恩语文教学,动手改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本着积极建设的态度,从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学科性质、考核制度以及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着手,开出了许多良方。我认为造成语文教学“顽症”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语文的迷失”: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真正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语言课教偏了、教歪了。  相似文献   

18.
来自教学一线的调查表明语文教学因“少、慢、差、费”而被忽视,被否定。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已有了改进,中学语文教师就要理直气壮地抓语文。  相似文献   

19.
来自教学一线的调查表明语文教学因“少、慢、差、费”而被忽视,被否定。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已有了改进,中学语文教师就要理直气壮地抓语文。  相似文献   

20.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而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负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