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普出版的焦虑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科普读物的出版社有300余家,每年出版的科普读物约有8000余种。其中既有基础理论知识性科普,又有应用技术性科普;既有介绍最新科技成就的高级科普,也有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中、初级科普。许多科普读物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表达形式、版式设计、印装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科普出版就其比重与市场规模来说并不乐观,经历着由市场旺销到市场疲软的科普图书,面临着它自身特有的艰难与挑战。科普作品对提高我国国民科学素质、提倡科学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出版…  相似文献   

2.
2006年,少儿图书出版仍然是竞争激烈,许多专业少儿出版社仍在寻求突破;与此同时,一些大社、强社、民营书商也纷纷进军少儿出版领域.更多的出版社涉足少儿读物出版,使少儿图书出版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使2006年少儿图书出版的各个板块在2005年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事件出版”随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获得发展的契机,是以“事件”为中心,围绕事件构成元素进行断面或连续性综合报道和深入研究的出版行为.事件出版可以分为偶发事件出版、频发事件出版、奇异事件出版、人工事件出版等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类出版实践既有正当、适宜、主体自觉的伦理“在序”状态,也可能存在失时、失利、失义的伦理“失序”问题.有序的事件出版在伦理上应该对出版义利观、主体现、绩效观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版科学理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在我国出版科研史上是有光彩成绩的重要时期。应该说这也反映了我国出版史研究的新面貌和新成就。出版史要叙述出版发展的历史,阐明出版工作和出版物,以及出版家(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及其贡献等)在社会经济变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出版理论研究观点综述蔡学俭近几年来,出版理论研究日趋活跃,其表现是:论文增多,队伍壮大,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脱颖而出;论文联系出版工作和改革实践,探讨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开阔,对一些问题有共识,也有不同意见的争鸣。这说明出版理论研究已受到重视,正在...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其推进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了一个时期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节奏和水平.但转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复杂性,也有操作层面上的艰难性.对此,本文从转企后出版工作主要是一种经济工作、出版企业核心问题是分配体系的重建和出版企业需要出版企业家三个角度,充分阐述了出版单位转企后出版人应着意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韬  师彦茹 《电子出版》2001,(11):17-17
“电子出版”和其它大多数的概念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其中,广义的包括“出版电子化”和“电子化出版”两个组成部分,狭义的则专指“电子化出版”。所谓“出版电子化”是指将传统的出版过程进行电子化的革新,也就是生产流程的电子化。  相似文献   

8.
胡欣 《当代传播》2001,(2):31-32
出版或发表自己的作品,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还可能像一场梦,许多人甚至连这样的梦也没做过,周围有人仅仅是名字变成铅字出现在书报上,便成为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今天每个人都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作品,虽然形式与传统出版不同,但就其出版是向公众传播精神产品的本质来说,甚至具有更广泛、更快捷的优势。是什么让人们拥有了这种变革性的权力?恐怕仅在十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 0”和“ 1”这两个简单的数字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登堡发明印刷机给人类传播领域带来的是一场风暴。作为“思想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简论新形势下的图书出版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超 《今传媒》2009,(12):34-35
图书的出版营销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市场营销相比较,既有其特殊的一面,又有可联系的共性之处,这就要求在图书出版营销的工作中,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把握好从市场调研、选题策划直至图书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罗斌 《出版参考》2007,(7X):32-32
网络游戏出版是网络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网络游戏出版曾经和传统出版有过出版合作,但是随着网络游戏公司取得网络游戏出版资格,加之网络出版本身与传统出版在性质上的截然不同,网络游戏出版已经与传统出版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11.
对低层次重复出版的理性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低层次重复出版,是指近几年来出版界中一些选题重复、雷同,内容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装帧设计平平淡淡、落人俗套的出版物的出版.且尤以图书的重复出版为甚。这种低层次重复出版的图书,既有高等院校中某些课程的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也有小学、中学的课外参考书或中考、高考应试指南、题型解析之类的图书;既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有者如厚黑学、拍马术之类的俗读物;既有关于社交艺术、卫生保健、生活指南之类流传相对鞍长时间的生活用书,也有追逐某一热点题材的“文化快餐”或应景之作……  相似文献   

12.
胡乔木同志为我党思想,理论,化,宣传战线的重要领导人,一直十分重视期刊出版工作,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期刊出版和管理思想,在具体办刊,出刊用至发行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和阐发过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和理论,是我国期刊出版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和总结胡乔木同志关于期刊出版的众多论述,对于当前我国的期刊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拟对此作一初探,以见教于读。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的题辞“认真做好出版工作”,堪称是新中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方针,最概括地指出了做好出版工作的方向。40多年来,出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莫不是得之于“认真做好出版工作”。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今天,出版工作也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样要以“认真做好出版工作”作为指导方针。如何认识“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的深刻内涵,对出版界来说,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图书的社会作用是积累和传播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但图书的作用并不等同于生产图书的出版工作的作用。因为,作为广义的图书,总是写作在前,出版在后。因此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确实有单独加以研究的必要。探讨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正确认识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是探讨出版机构的性质、编辑工作的任务和作用。出版生产的流程和结构等等问题的基础。就现实来说,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所采取的一切改革措  相似文献   

15.
出版系统探论吕宗耀(一)按照传统说法,图书出版工作(以下省略“图书”二字)指图书编辑出版、印制和发行工作。近来又有新意,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出版管理和发展战略,有人认为还应包括书评……这些说法均反映了出版工作的实际,都有一定道理,但意见比较分散。从系统论...  相似文献   

16.
出版活动是一项既有文化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的社会活动,在出版活动中积极开发和利用数字出版信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既能促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交流共享,也能引导出版产业的发展壮大,还能在出版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出版产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图书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图书发行的市场化,图书出版营销活动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书业出版发行的一个必然结果,越来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视。毫无疑问,伴随分销市场的开放,出版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步入了营销时代,这里再没有政策的保护,也失去了侥幸和万幸,任何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的出版行为都将成为历史。如果说几年前一本图书有一方面做得比较完善,如选题好、封面好、内容好、宣传好、发行好等等,这本书就会在市场上有不错的销售业绩,那么,书业发展到今天,激烈的竞争导致对图书选题和出版的苛刻要求,可以说要方方面面都好,还要有营销手段(当然,各方面的完善本身就是营销),才有可能取得佳绩,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出版相比,在数字出版中,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由于出版设备、操作工具和工作方式等的改变,传统出版编辑要达到新的工作要求,依旧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出版载体的丰富,现代的编辑工作除了内容处理、文字校对之外,在稿件的版面设计、稿件版面与呈现方式的配合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出版编辑不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技术和新挑战,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以适应新的出版媒介和读者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完善出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出版质量“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  相似文献   

20.
做好新时代科技出版是响应国家战略、加快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素养的需要,是新时代科技出版人应承担的使命和重任。本文对新时代科技出版的高度、温度、深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阐释开展有时代高度、国家高度的科技主题出版,有理论深度、思维深度的科技专业出版,以及有视觉温度、思想温度的科学普及出版工作的策略,以期深化新时代科技出版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