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写作人才不仅要有公认的准确的理论,而且还要有统一而又规范的适应社会各种职业需要的鉴定系统。文章论述了写作人才鉴定的意义,探讨了写作人才鉴定的本质,从类型、层次等角度对写作人才鉴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写作人才鉴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商务英语写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文章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入手,围绕着如何使学生写出规范、得体、有效的商务信函和文件这一核心,提出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语进行商务沟通的技能。  相似文献   

3.
从编辑视角谈体育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撰写规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编辑部近几年的来稿情况,从编辑的角度分析了体育科技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题不当、大而空,内容陈旧缺少新义,写作格式不规范;针对这一问题,从论文的题名、作者署名、言、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给出了体育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及格式规范.  相似文献   

4.
英文写作急需引进对写作程序的指导和写作内容的激发.本文通过分析成果写作的缺陷,进而结合过程写作法和内容写作法的特点,提出了英文写作教学中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中包含大量的符号、数字、图表、公式等,掌握它们的正确表述方法及规范对科技人员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改变"学写作"以应试的观念,把学生引向"在写作中学习",以写带学,以学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言能力,并就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的问题,提出将写作融入阅读教学,以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同伴反馈作为过程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学生在相互协商、相互合作中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分析了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对学生读者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动机、写作责任意识、写作内容、沟通交际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步骤、策略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充分发挥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应有的优势,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学术性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分论点的结构式论述、外文字母正斜体、公式前后标点符号、图表、参考文献等方面。从编辑的角度认为,论点提出后,通常要对论点进行理论上的论述一段,举例说明一段,小结一段(三段论)。三段论能改变目前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写论文时一提出论点就举例说明没有理论论述的写作形式,使论文的学术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写作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描述写作研究历史中出现的三种模型的方式回顾了西方写作研究的进展,并从认识论的角度解析了三种写作模型的本质与区别,提出了写作模型对于写作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写作课程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存在着效率不高、效果欠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成人学生的学习动机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写作教学新策略,希望在体现写作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切实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像。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郭著的经典地位,显示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文学经典,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是具有最强的传播力度、最广泛的接受群与最明显的接受效果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持续的重写行为,也即持续的审美阐释及审美再创造行为所造就的,它是有效发挥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传播与接受效应的一个重要成果。重写观念认为,文学的创造与影响寓于文学的接受之中。以文学接受为前提的重写,融合创作、批评、传播、阐释方式于一体,并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促成了雅文学成果的下移,是促成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批评史”应正名为“‘诗文评’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评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迥异于西方的文学批评,二者似是而非。中西很似,好像就是;但若仔细分析,则非也——从外在面貌到内在神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中国诗文评同西方类似学问或学科存在巨大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往我们在引入西方文学批评观念和术语上之所以出现某些负面结果,问题症结即在于:一些学者多看甚至只看中西文论之同或通(可通约)的方面,即似的方面;而少看甚至不看其异或隔(不可通约)的方面,即非的方面。而后者则是关键和要害所在。不同民族的人文学科正是依仗着相互之间的异、隔和非,即自身固有的独特之点,而获得了在世界上生活的资格和存在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异、隔和非,才使这多彩的世界文化(包括丰富多样派别林立的学术活动)在和而不同中相克、相融,互渗、互动,竞生、竞长,不断发展繁荣。我们不应再套用西方的学术名称和学科称谓硬是把文学批评加在我们古代文论的头上,郑重其事地还给它本来就有的一个称呼:诗文评;中国文学批评史,也应该叫做‘诗文评’史。  相似文献   

14.
文学文化批评的提出是基于对文学的文化学认识。文学文化批评把保持自主的广度、批判的力度和科学的态度作为自己的基本立足点。文学文化批评的基本对象是文学文本 ,研究文本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其基本任务。把握文本中的文化精神 ,必须思考其为人们提供的文化视界的性质 ,辨析其所想引发人们的文化认知控制的属性 ,评价其所想引发人们的情感和情感体验的取向与质量 ,看其是否能激发人们对自己文化的反思 ,并能给人们以价值更新的启示 ,为人们优化自己的意义世界提供精神资源。文学文化批评的最终目的 ,在于促使社会自觉维护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地革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虽然不是关于诗学的著作,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篇章,但其中有些由老庄思想发展而来的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文学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道论、自然论、形神论、虚静说等,而这都可谓是中国艺术之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走向学术化的文学批评--苏雪林文学批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独一无二的女性批评家,苏雪林的作家作品评论带有鲜明的文学史色彩,加上周详细致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她的文学批评具有了学术的品格.在广泛的比较中准确地揭示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是她常用的方法,飞扬的文采又使她的批评充溢着美的气息.但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倾斜,又造成了她的某种偏见和失误.苏雪林是一个值得后人认真阅读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17.
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从汉代到唐代,历代统治者都用明确的人才标准来规范文学之士。在历代的"求贤令"、"求贤诏"等政治文献中,这种标准历历可见。相对于唐代以前诸朝而言,唐代政治意义上的文学是一种综合了儒学、文辞、智略、品德诸因素的文化实体,它既肯定并要求文学的独特性,又强调并鼓励文学的政治性;它既没有回复到汉代的文章与学术合一的文学概念上,也没有走向片面地追求词采和声律的境地,是比较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李元洛、雷达和阎纲是当代文坛知名的评论家,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文学研究、批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度过半生之后,他们都投身于散文创作,为当代文坛写意了一幅"另类"风景.李元洛的散文具有"诗意"风格;雷达的散文既是评论,亦是美文;"赞美亲情、赞美人性"是阎纲散文的写作基调.  相似文献   

19.
论黄土文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们共守的两大传统;宏大叙事、史诗追求是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一流派由于形成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不够庞大,长期被评论界归于"西部文学"和"陕军"之列,但它们绝非同一概念。面对当今纷杂的文学思潮和陕西文坛沉寂、乏人的状况,总结他们创作之经验得失,弘扬他们的艺术追求、创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研究相比,作为学者的鲁迅研究亟须进行。2008年鲁迅与学术研究主要在四个向度展开:对于"抄袭"公案的考辨、对于《中国小说史略》的批评与指正、对于《汉文学史纲要》的阐发和对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