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日语中的“ついに”、“とうとう”、“やつと”、“ようやく”这四个副词有很多相似的用法,一般的日语学习者也不易区分.这四个词和汉语的“终于”的含义十分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努力后得到某种结果.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不能和“终于”画等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否译为“终于”的情况.通过词典例句和翻译作品的句子来分析,最后得出“ついに”和“とうとう”基本上都能够译为“终于”,“やつと”和“ようやく”以过去时“シタ”的形式出现时可以译为“终于”,其他时或体的形态则不能.  相似文献   

2.
人物对话中,常常带有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这些感情,除选用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不同的句式表达外,“呀”、“哇”、“啦”、“哩”等语气词,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不可小觑.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家。爸爸、妈妈、弟弟和我,真称得上是"喜""怒""唉""乐"一家亲啊。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随我去看看吧!"喜"——我我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每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欢笑小精灵就来陪伴我。虽然,我偶尔也会难过,但是难过的时候并不多。往往爸爸、妈妈一句话,就会让  相似文献   

4.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2):10-11
有照为证 时间随着爬在墙上的暖阳一寸一寸地走过,快下班了,我整理好桌上的一切,坐等着下课铃的响起。无聊之际.我随手翻起邻桌的几本作文本,竟看到了这几个片断——(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5.
“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相似文献   

6.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9,(17):30-31
<正>处在快速变化和频繁改革中的中国大学,各种矛盾相互缠绕,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只要看一看如今的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我们就会发现,几乎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如院校合并、学科分合、职称评聘、学术评价、教学评估、业绩考核、住房分配等,都会引起激烈争议。有些争议甚  相似文献   

7.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8.
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新课改中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实""事""求""是". "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的意思,还有老实、本分、厚道的意思; "事",事情的意思,就是师生双方都要有事情做,还指事情的度,即密度、难度、准确度等;"求",追求的意思,即追求课堂上的一种精神状态; "是",就是真理、科学、规律、法则、概念,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是目标.  相似文献   

9.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12-13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栅栏,静悄悄地洒在地上,像一地醉人的碎金。坐在办公桌前,打开学生们刚写的《憧憬春天》,我在孩子们活泼跳跃的文字间寻找着、感受着即将而至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顾惠芳 《考试周刊》2010,(15):51-51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感召下,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于是多媒体运用的精彩与否就成了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在执著追求美轮美奂课件的同时,有的教师已忘却了还有传统教育媒体这回事,甚至更令人惊诧的是有的一节课居然不见黑板上有教师的一星半点的“真迹”。诚然,多媒体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字幕、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在某种意义上讲,其信息交流效果确实超过了传统媒体。但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下有的学生就以为是放羊式学习,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释“店”为:①客店,②商店;释“铺”为:①商店,②床铺,③旧时驿站。根据词典的释义,二者在“商店”这个意义上是相同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商店招牌上基本都是“×店”“×铺”,如“杂货店、服装店、文具店、百货店、理发店、洗衣店、药店、书店”“肉铺、杂货铺、烧饼铺、面条铺、当铺、绸缎铺”等。笔者20年前接触到的店铺,都是小而阴暗、货物品种少、档次低的在室内出售商品的经营场所。  相似文献   

12.
徐静 《辅导员》2011,(32):21-22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课前备课时发现文中"壳"字出现了数次,如:金蝉脱壳、透明发亮的壳、蝉虫脱的壳、脱壳、蝉尾出壳、未出壳、出壳、蝉壳,而教学参考书上说"课文中除‘金蝉脱壳’中的‘壳’读qiao,其余的几个‘壳’都读ke"。这  相似文献   

13.
一、"点"的显现数学教材中的每一单元都包含着许多知识点,复习课之前,要事先告知学生复习的范围,让他们整理好复习要点。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思考本单元的知识点,达到理解、形成知识链的目的。这一阶段的教学环节是:  相似文献   

14.
冒石宏 《小学生》2010,(7):20-21
有照为证 “发挥”“发表”和“发展”这三个词语都是由“发”组成。彼此意思相近,使用的范围相似。我们在使用时难免会将它们混淆(见图1、图2、图3)。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意思.就会发现这三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戊”字音wù(务),四声,是天干的第5位,古汉语有“戊夜”一词,即指天亮前的五更时分。天干的10个字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音guǐ,鬼)。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将其用来表顺序数。另外,商王为祭奠其亡母戊氏而铸造青铜器叫“司母戊”。“戌  相似文献   

16.
冒石宏 《小学生》2009,(7):12-13
有照为证 七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已是大雨倾盆。触摸着屋檐下连成线落下的雨珠,连续十多天由高温积压下来的烦闷一扫而光。翻开同学们的《夏日的记忆》,我在文字中寻找着、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推荐理由: 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被批评时要么强词夺理,要么阳奉阴违……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你会怎么办?王老师的做法是: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对他到处惹事也常常"视而不见".你赞同这样的做法吗?别着急,仔细读,你会发现里面的玄机.  相似文献   

18.
“巳”“已”“己”是三个常用字,同学们在运用中常犯错,主要原因是对这几个字的音、形、义混淆不清,教学中不妨这样来区别:  相似文献   

19.
我园一贯重视师德的教育和培养,强调将师德的教育和培养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每一个岗位之上、每一个个体身上,并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师德建设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一、让师德落地  相似文献   

20.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好课?我认为,有语文味道,能散发语文独有魅力的课就是好课。语文课的独特味道可以用三个字描述,就是"实""活""美"。一、好的语文课必须符合"实"的要求"实"是扎实、实在、平实。首先要明确教会学生什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其次,要弄懂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语文的"文"指字、词、句、篇。语文教学要夯实基础,对字、词、句、章,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