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古代道家的"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和文化概念,是华夏文明内在的本质和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本体论上主张万物阴阳和一,系统自然有序,认识论上主张辩证认识万物,追求动态平衡,自然观上主张自觉天人合一,强调道法自然。产生于后工业社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具有"和合"意蕴,本体论上主张人与自然共生,重视整体有机,认识论上反对划一思维,倡导尚和文化。自然观上主张正视宇宙之链,重构天地人关系。二者尽管时空相隔甚远,但契合了认识和解决天地人关系的"和合"思想,找到了共鸣点。本体论重整体倡协调,认识论尊重同异结合,都能辩证法地看待科技。二者的古今呼应,有助于为人类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难题提供更多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老子的休闲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它主要不应从时间和活动方面来定义,而指的是一种自由平和、无拘无束、身心愉悦的存在状态和精神境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观、“知足”“知止”的名利观、“返朴归真”的自然观,对现代休闲生活方式仍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足球源于狩猎的说法带有很强的隐喻性,它进一步拉近了足球与大自然的距离,并在风俗学的意义上构建出一种人类生活的自然性语境。然而,足球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抗元素,它源于足球中更为隐性的攻击基因。足球攻击行为的风俗化表现形式可能是仿猎行为的足球戏剧,极限化表现形态是一种人的身体暴力,法制化表现形态则构建出现代足球的美学格局。足球中攻击性元素的合理性在于它象征着人为了食物而妥协的一种意志力,同样也隐含有保护领地的符号学意义。足球高度戏仿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方式,并在更高的层面上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惠特曼诗歌中最重要的表现主题。通过分析惠特曼的诗歌,可以发现自然观中所蕴含的泛神论意义。同时惠特曼的诗歌歌颂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惠特曼指出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肯定了人类的灵魂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研究探讨惠特曼诗歌中的自然观,可以为人类汲取精神营养,启发人类思考人生,保护自然,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生态伦理学讨论的热点话题。基于此在回顾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从生态伦理学视角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辩式思考。提出人与自然是相互改造的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随着对世界的改造逐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对立观的否定,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化与发展,其蕴含的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的环境境界是人对环境的体验、感受和意境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的本质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主观觉悟和把握.这种觉悟和把握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关系或者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美中,从生态哲学史看,人的环境境界有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人合一境界.  相似文献   

7.
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满足生存繁衍的需求;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中自然观的发展演变到了北宋时期,在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思想背景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欧阳修文学中的自然观是有着全面启示意义的样本.本文从欧阳修的自然观具有双重性这一观点出发,通过其作品提供的直接线索,以求完成对欧阳修自然观在人生各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完整透视.  相似文献   

9.
劳动与休闲的矛盾在形式上表现为时间分配上的冲突,但深层次的问题是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的主要根源不在于时间的稀缺性,而是尚未实现劳动的解放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造成的劳动的异化.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生产,消灭资本对劳动的特权,实现劳动分配上的公平,树立劳动至上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浙东唐诗是中华文化血脉之躯体的动脉,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亲密互动的结晶。浙东唐诗研究有力推进着浙江精神的发扬、年青一代的思想传承与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化。该文聚焦唐代诗人创作的与浙东有关的诗歌与散文,从"凝视"理论的视角对唐代浙东文学名篇展开话语分析、美学评价与意境建构,探讨唐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与文化气质。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唐人传达着物我交融、相互生发的"和合"自然观与生态美学思想。在与自我及社会的对话中,唐人追求不一般的人生境界与灵魂表达,在对生命本真的探寻中,书写着自由又多样的人文气质,安放着不安而向上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界定体育观赏的概念入手,从哲学上论证体育观赏是休闲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提出体育观赏作为一门学问所应具有的学理框架以及教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视角来解读以人为本对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生态利益为本,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思想。以人为本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游戏到休闲:对休闲体育发展历程的多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类休闲的时代,休闲体育带给人们的必将是一个文明、健康、快乐、幸福的全新的生活模式。而纵观休闲体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农耕文明时代里休闲体育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休闲游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休闲体育是近现代工业文明催生下的产物,而今天休闲体育完全成了一种生活必须品,休闲是人类最终的归属,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休闲体育将带给人为一种自我解放与最终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运动休闲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在西方运动休闲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休闲理念的冲突与博弈中曲折发展。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的产业,它必定会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艰难选择中不断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产业特征构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运动休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特征的博弈正是促进该产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育是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对中西休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和休闲与体育之间的文化认同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休闲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基础,并分析了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兼容性、开放性和扬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自然观深刻揭示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实践基础上相互生成的统一过程。马克思自然观的最大理论特点是在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过程中思考入与自然的关系,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自然观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问题方面的教育,不仅要把生态环境的知识和使用这些知识的方法教给人,还要把自然观的教育与人生观的教育结合起来,使人们真正了解自我,认识"人"的真正本质与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环境问题如同对待自身问题一样形成忧患意识,这种把自然与自身相统一的忧患意识正是生态道德建构所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休闲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以体育活动的形式作为休闲的手段,这些运动形式游戏、娱乐的比重大,因而从本质上更接近本源意义上的"休闲"活动.体育本身就是人类调解自我而创造的文化形式,而民族传统体育更适应了社会提出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外来文化的主流价值以其时代性和先进性广泛被中国人民接受。休闲运动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文化特色的活动方式,从它开始被中国大众所认识和接受之时就带着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某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着非传统意义的传播,并在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间被不同程度地接受和认同。休闲运动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将在很长的时期内仍然在文化冲突中逐渐契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动休闲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时尚渐渐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学术界对运动休闲的研究促使相关专业走入高校并成为一门新专业.从个人休闲、专业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广角提出运动休闲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构建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运动休闲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