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陆阳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119-119
习语的本质特点是其意义表达上的双重性,一重为表层意义,一重为深层意义.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它们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地方色彩.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不同语系,复杂文化背景的制约使得习语的两重意义往往难以重合甚至相去甚远.而正是习语字面意义之上的深层含义体现了习语使用者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该习语的真意所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语习语的深层含义就构成了习语翻译中重要的步骤.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习语的深层意义即是其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是言语行为的用意即言外之意,也即言语的语用含义.由于习语包孕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语言通常具有间接性、含蓄性,蕴含了大量的言外之意,因此其语用意义的等值传递对于跨文化翻译中习语深层意义的传达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阳 《考试周刊》2009,(28):45-47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旱已引起了译界的重视。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语用学理论,论述了习语翻译语用等值的实质,认为在习语的翻译中应该确保其语用意义等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之有效的习语语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文 《考试周刊》2007,(3):88-89
本文重点介绍与动物有关,与颜色有关,与数字有关和与宗教有关的英汉习语的翻译。通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对比,达到在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原则,阐述文化差异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启示了不同语言的传达,在意义和功能上都体现了不同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隐喻习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凝结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诸事物的特有观照方式,呈现出理想化的认知模式。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隐喻习语,常以意象图式结构的形式得以表征。翻译的认知运作过程表现为译者对源文的“拆解”和在译语中的重构。文章以概念合成理论为视角,通过揭示翻译过程中的空间映射与合成理念来探究英汉隐喻习语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指出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用功能在不同文化中调整意象图式结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受到特定语言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习语翻译往往会遇到困难。语用对等强调在不同的语境下实现语用功能的等值效果。本文将语用对等理论引入习语翻译,试图解决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差异,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弄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动物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把动物的特性和人类特性相比较,人们总结出大量的动物习语来丰富人类语言。基于隐喻理论,从神话传说、历史风俗、语用意义和价值取向四个维度对比中西方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动物习语的翻译应在尽量保留原语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套用等。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异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由于文化差异无所不在,习语翻译的完全对等通常很难达到。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引起汉英习语翻译语用失误的原因来探讨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以期避免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于洁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3):97-100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它们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时 ,存在三种对应情况 :英汉无差异现象 (形象相同、比喻意义相同 ) ,差异现象或一般差异 (形象相同或相似 ,比喻意义不同 ) ,迥异现象 (形象不同、比喻意义不同 )。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含意理论角度 ,论述习语语用效果等值的实质 ;提出确保语用效果对等的翻译是习语翻译的重要原则。并根据英语习语的以上三种对应情况探讨在英语习语翻译实践中实现语用效果对等行之有效的变通手段 ,以求在忠实传达英汉语用效果对等的同时 ,努力再现英语习语的风格和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英汉成语为研究对象,揭示和分析成语中诸如显性隐喻、隐性隐喻和类比等隐喻模式。隐喻在成语从字面意义升华的过程中起着工具和桥梁的作用,这一过程就是隐喻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鉴别成语与非成语时应介入一条事感标准。凡符合多数人的成语语感的短语就是成语。成语语感包括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成语自身还有个成语度的问题,成语度指的是人们对某些短语确定为成语时的语感认同所达到的程度。成语语感、成语度的探讨,对于解决“什么是成语”的问题,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汉语成语可以看作一个原型范畴,其成员分为典型的成语和不太典型的成语.它们依据成语的典型度不同而形成一个连续统.成语的典型度可以从源流、字数、形式、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来考察.汉语隐喻性成语也是一个原型范畴,典型的汉语隐喻性成语是具有隐喻性、经典性和沿用性的四字格构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试受试在单词列表和句子语境两种习语呈现方式下学习和汉语习语相似的和相异的英语习语时,对所学习语意义的记忆,考察了习语类型和习语呈现方式对ESL学习者直接学习英语习语的影响。结果显示:语境方式更有利于受试对英语习语意义的记忆;受试在记忆与汉语习语相似的英语习语时表现出明显优势;习语类型和习语呈现方式两个变量之间无交互作用,各自独立影响习语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旨在调查语言水平与习语类型对中国EFL学生理解英语习语的影响。结论是:语言水平对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有显著影响,和中等水平学习者相比,高等水平学习者理解三种习语的总体表现都更好;习语类型对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结果也有影响,正式习语理解成功率最高,其次是非正式习语,最低是俚语。也有其他因素影响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的结果:如习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间的联系、与母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习语涉及到的心理意象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情感是通过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习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类普遍的隐喻思维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习语中。文章着重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习语中“愤怒”这一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表达,以便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同时也为习语学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刘政元 《海外英语》2012,(8):253-256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is pervasive in almost all the utterances.Language without speaker’s affect,judgment and view point doesn’t exist.Idioms constitute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Knowing a language includes knowing idioms in that language.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hrases,idioms tend to be frozen in form and meaning and don’t allow change in structure and meaning.However,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The words of some idioms can be moved orsubsti tuted by other words.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ioms can be altered.Some idioms function as normal sequence of grammatical words.They have changes in tense and aspect.All these change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idiom variation.Speakers create new idiom out of the original ones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idiom to convey extra meanings.Idiom variations are the results of people’s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相似文献   

18.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将英语成语译为汉语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文化与成语翻译的关系,揭示了英语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阐述了文化差异对成语翻译的影响,并根据Nida意义优先的原则,探讨了英语成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借助于语义场理论,对汉语成语语义场作些探索性的论述。全文分为“狭义的成语语义场与广义的成语语义场”和“语言的成语语义场与言语的成语语义场”两部分。狭义的语义场下分等义、近义、反义、类义等子语义场;广义的语义场,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成语间宽泛的类属关系:凡从静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语言的语义场,凡从动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言语的语义场。最后就成语的语义场嬗变、语义场强度、语义场文化背景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英语成语大多寓意深刻,很难从字面上看出其真实含义,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成语的出处,了解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