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期刊品牌的特质与营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期刊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期刊正处在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之中.和商业市场一样,期刊竞争靠的是品牌取胜.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历史比较长,品牌意识也较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品牌意识是近几年才得到确立的.品牌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营建期刊品牌,不断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期刊才能参与国际竞争并立足于世界期刊之林.然而,中国期刊目前还处于期刊品牌的探索期,业内人士对于期刊品牌的认识不够深刻,期刊品牌还不成熟.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期刊品牌的特质与营建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市场调研:中国期刊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晨 《编辑之友》2006,(1):56-58
中国期刊发展早已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期刊的数量及品种远不及今天,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更是屈指可数,在当下期刊市场细分化的情况下,中国期刊不仅数量名列世界前茅,而且在期刊品种、多样化等方面也一马当先,如今中国期刊市场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境外资金雄厚、运作成熟的出版机构,从对中国期刊市场虎视眈眈,到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加入竞争行列.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在抬高了加入中国期刊市场门槛的同时,也意味着期刊的市场调研越来越重要,市场调研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为正如一位伟人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市场调研的定义是: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信息将消费、顾客、公众和营销者连接起来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试论期刊以创新打造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入21世纪的中国期刊,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不懈探索,正在走向产业发展的阶段.在期刊的全面竞争和提高发展中,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期刊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期刊品牌的竞争.期刊业要顺应知识经济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引入新的办刊理念和运作方式,锐意创新,打造品牌,把自己的期刊事业做大做实,才能卓有成效地抵御风浪,迎接挑战,这也是新世纪期刊业市场竞争致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利用M.波特的"五力模型",分别从供应者、购买者、行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者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女性期刊的竞争环境,构建我国女性期刊竞争环境分析的指标体系,对当前中国女性期刊的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来自于同学科其他期刊的竞争压力.期刊自身与竞争对手的绝对影响力、期刊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与期刊的竞争强度密切相关.我们将CSTPCD 2011收录的1998种期刊归入61个学科类别,把每一个学科类别作为一个期刊生态系统,引入生态学领域竞争强度的测度方法,采用CSTPCD 2011数据库的期刊指标和引文数据进行测算.计算过程中,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作为衡量期刊绝对影响力的指标,计算学科分类内期刊互引矩阵、期刊相似性矩阵、并进一步计算期刊竞争关系矩阵.以此为基础,研究期刊在学科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以及学科分类的整体竞争强度.研究表明,在物理学类35种期刊这个样本中,期刊的竞争压力差距悬殊,总被引频次大小对期刊的竞争压力有一定影响,同时期刊之间的相似性较大时,彼此的竞争压力都有所增加.研究还发现,各个学科分类的整体竞争强度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综合类和工程技术领域竞争程度偏弱,医药卫生领域竞争程度整体偏强.与此同时收录期刊数量,即学科规模在20~50之间的学科分类,整体竞争强度更高一些.对科技期刊竞争压力的测算,将应用于期刊发展态势研究和发展策略选择,同时还有助于科技期刊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试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庄严 《出版科学》2005,(5):52-55
简要分析目前中国期刊业的现状,提出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应保持、培育和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探讨提升期刊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期刊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汽车期刊同样如此,同质化竞争使多家期刊社争抢一个市场,最终导致恶意竞争.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不仅违背了汽车期刊的传播规律,贬损了汽车期刊的文化价值,消融了汽车期刊团队的创造力,更助长了编辑人员的懒惰心理,同时浪费大量资源.本文就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进行思考,探索规避汽车期刊同质化竞争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刊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加入WTO后,境外期刊业势必会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国内期刊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中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期刊发行现状的落后,已经成为阻碍期刊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报刊市场的竞争表面看是期刊与期刊、社与社之间的竞争,深层次的却是期刊策划的竞争.一本总是不断有新视点出现的期刊,它的市场占有率是不容置疑的.出版市场化,必然离不开期刊的策划与创新.如何创新期刊策划思路,时下显得尤为期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期刊市场起步较晚,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期刊已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就.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问题明显:一是国民阅读率低,期刊细分化有限,社会化不足;二是集约化不够,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发展导向模糊,管理、运行、服务模式落后;四是国际化程度低,在全球化的期刊竞争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文章旨在寻求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期刊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期刊正值萌芽初创阶段,其生存更多地依靠各电影公司作资金后盾.电影期刊编辑则多来自旧式文人的转型,其在经济上对电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倚重与依附.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编辑理念在艺术与市场之间游离不定,加之电影期刊在编排方式上的千篇一律,导致其内容的同质化以及竞争的无效化,直接影响了电影期刊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建立"中国期刊方阵"的指示,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2001年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座在于"双效期刊",以此形成品牌期刊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竞争.高校学报在全国期刊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个尚未被发掘的、潜在的期刊市场.高校学报如何在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工作中打开局面、有所作为,这是摆在高校学报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2007年期刊蓝皮书《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21世纪中国期刊发展重点区域和主要竞争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这三大地区共出版期刊  相似文献   

14.
吴锋 《今传媒》2008,(6):29-31
与网络业的全线飘红,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报业的"拐点"争议相比,2007年的中国期刊业显得相对平静,期刊广告和发行收入继续稳步增长,期刊产业整体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期刊业也面临着更为惨烈的竞争环境,内容提升和战略调整是2007年-2008年期刊业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严峻挑战,使中国期刊杂志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公司化、民营化、运营模式与国际接轨,已是中国期刊杂志发展必然的趋势.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术类期刊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以期刊质量求生存,以期刊特色求发展,要在练好内功、提高素质;打造品牌、争创"双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生存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严峻挑战,使中国期刊杂志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公司化、民营化、运营模式与国际接轨,已是中国期刊杂志发展必然的趋势.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术类期刊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以期刊质量求生存,以期刊特色求发展,要在练好内功、提高素质;打造品牌、争创“双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15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67种,其中专业期刊5000多种,专业期刊是我国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专业期刊间的竞争,已经从稿源、学术地位、发行量的竞争,走向了全面的竞争,而专业期刊的整体形象及版式等的设计因素也成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科技期刊将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国内期刊之间竞争和融合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国外资本将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与我们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如何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科技期刊将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国内期刊之间竞争和融合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国外资本将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与我们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如何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期刊竞争与细分市场 现在,中国的期刊业竞争空前惨烈,近9500种期刊公开发行,仅上海获准公开出版的期刊数便高达620多种.在这种情势中,本来就受众面十分有限的经济期刊,该如何生存、发展.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显然,以前那种信息短缺年代的粗放型办刊模式,那种将十多岁的小伙子和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一网打尽"的办刊思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在精神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经济期刊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走细分市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