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孔子"君子不器"思想的解读,意识到"君子不器"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重要的价值。将"君子不器"引申到体育教学,要求高校培养体育教师朝着"一专多能"和"身心兼修"方向努力,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标,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能,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智育、美育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对“己”之个体的关注,在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思想中有明显的表现。忠恕之道贯穿于孔子的整个学说体系中,并延伸到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论语》中有多处对忠恕之道含义的直接描述,是将“忠”与“恕”放在同一个层次讲述的。“忠”与“恕”相因而无偏用之势,“忠恕之道”与“仁”相区别但又密切联系。从孔子到后代儒家学者,忠恕之道的发展由对“己”之个体修养之强调逐渐外扩到国家、天下万物等更大范围的视角中,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却削弱了个体独立开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朝鲜绘画史上,提到人物画就不能不提到金弘道。金弘道(图1)生于1760年,是18世纪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与当时多数借助描绘山川花鸟抒发心中意境的画家相比,金弘道则将视线集中到普通人的生活,以现实社会的风俗场景为题材,用平实的笔触描绘平民的生活,从而使其成为了当时风俗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天赋很高的金弘道在十岁的时候就能画出很好的肖像画,到了十五、六岁时已经成为人物画的能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挖掘其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发现孔子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蕴涵在他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中,表现为:"勇者不惧"的美育标准、"礼乐相辅"的美育手段、"文质彬彬"的美育要求、"修身为本"的美育途径。孔子体育审美教育思想对现实的意义可归纳为: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伦理内涵,有利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化社会;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政治意义,有利于培植"济世忧国"的体育精神;赋予了体育审美教育的生命关怀,有利于体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宋孝宗射箭     
射箭这项活动,中国自古就很重视。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把射箭作为他教育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论语》中,就有孔子讲述君子们射箭比赛时应如何札让的记载。许多封建帝王都喜欢射箭。号为四水潜夫的南宋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情况、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冲突"与"共融",以及高校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策略等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开展催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需求,高校为迎合全民健身发展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要的,但目前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冲突"大于"共融".高校在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过程中应加强市场调研,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改革,加强学科研究,提升办学水平,为全民健身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不二情怀     
《收藏》2020,(7)
正"君子守一,不二为尚",此古来贤达,境界之本。这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令你我回头看得瞠目结舌。国民富了,人们的观念大变,好多本是情义类的事情,都变成了生意,成为简单意数字相加,有些还成为竞争,乃至反目,许多本该继承或弘扬的好东西却淡化或遗忘。时代进步了,人们有钱了,而人与人的情和心之间,远不如早些年近。每每想起,叹然慨然:君子不守一,何谈二三?孔子守一,毕生坚持传播学问,而终成圣  相似文献   

8.
在县城里,"编制"是一个复杂的符号,它象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父母终其半生的希望、社会地位和阶层跃迁的假象以及未来可能美好的生活.但有些时候,对身在其中的年轻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鸟笼,牢牢地将他们困在其中,从身体到精神,从开始到结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世博会主题,分析了上海城市体育嵌入式发展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提出了上海城市体育"嵌入融合"世博会的整体构想,并构建了将群众体育作为展示世博会上海城市活力的窗口,将民间体育作为增强世博会上海城市魅力的抓手,将体育赛事作为展现世博会上海城市实力的名片,将体育旅游作为丰富世博会上海城市旅游的举措,以及依托世博会城市建设提高上海公共体育设施层次等实现上海城市体育嵌入式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1.
边应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138-141
王船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研究他的体育思想对完善王船山思想体系以及相关的体育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王船山的著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王船山"相天造命""珍生务义""君子之道""‘七然’养生"四个方面的体育思想,从中探寻出"相天造命的人寿可变观""珍生务义的爱生健体观""君子之道的理性人格观""‘七然’养生的生活处世观",这四个观念对今天的体育与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教结合"作为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运动精英的传统模式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各级体育部门数十年呕心沥血构建的基层业余训练网络举步维艰,面临必需的改革.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体育发展方式由局部超前转变为全面关注民生,"体教结合"因行业间的生硬契合而效果欠佳,将转向拓展体育公共空间的"分享运动"新途径,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构建体育新制度的基础保障,使培养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业余训练在普惠、公平的框架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儒家养生思想起源于上古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完善于宋明清时期,五四以来又出现了失落与回归.其发展和演变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儒家养生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者寿"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儒家养生思想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的必要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不以纯粹的养生为要务,而是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人们养生而不苟生的大无畏精神,属于道德养生的范畴.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体坛上日本的山下康弘是一位负有盛名的乘道运动员。他年方二十八岁,却早已名扬世界,被誉为柔道场上的精英。山下康弘练柔道还是由他的祖父领进门的。童年的山下康弘不论是勇猛,还是强壮,都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年龄。刚刚十岁,他就开始胡闹、打架、到处游逛。他的父母见到这种情况,忧心忡忡,采取了种种办法对他进行教育,但这一切对他都不起作用。父母无奈,只好把小山下康弘打发到祖父那里去了。山下康弘的祖父一生见多识广,是一位为乡邻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通过对孔子学术思想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赜,指出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武艺文化元素,阐明它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源头.研究显示:孔子体育教育思想彰显出培养社会成员健全人格、塑造其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取向,由此奠定中华体育"德技并重""文武兼备"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竞技场上规模性文化暴力与社会体制转型有密切关系,成为转型社会的一种突出社会现象。文章认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是构成文化暴力现象的土壤、社会的文化中缺乏强有力的具有价值整合能力的内在感召、社会竞争手段和路径多元化、市井语言具有较强的社会认识价值以及媒介推波助澜等是"文化暴力"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促进法律与社会结合的内化、培养公民意识是赛场文明的内在支撑、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要强调体育文化自觉、赛场"硬实力"和"软实力"互为因果与相辅相成、赋予观众赛场文明的主体身份和强调观众对赛场的权利、培植与营造体育赛场文化、重点加强对抗性较强的球类项目和年轻人群的教育、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4,(7):1-1
正"异"是一个常用汉字,有多种含义和解释,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不同"。世界上万事万物,有同的一面,也有异的一面。成语"和而不同",语出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智慧,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是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一代先师,垂范百世,将人师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后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头头是道     
《收藏》2020,(5)
正黄龙宗对于禅宗发展的影响之一,是将视角转向了日常生活,引入了自然山水,更倾向从日常所得的感受中体味修行正道。在禅师看来,道的运行既无所不在,又亘古不变,它并不是用人的思维可以改变的,反而一个人的妄念,会误读道的精神。人要体会道的真谛,就要放下执念与偏见,回归本性。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如"日出云霞散,风和草木荣"般自然。道的秘密,就藏在这自然而然中。修行者则有"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等语传世。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祭祀择士之射,经周公"制礼作乐"后,成为礼仪之射。射箭被创造性地赋予"竞技修德"的文化意味。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外在社会秩序"礼",内化为君子之"德"。射礼竞赛以其"以德引争"的特点,成为君子"习礼修德"的教育手段。秦统一六国后,社会秩序由专制集权所控制,射箭转向娱乐,留存于民间"百戏"之中。先秦儒家的社会秩序关怀,左右着射箭竞赛的历史浮沉,并赋予其"射以观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个体层面,射箭竞赛成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修炼;在社会层面,射箭竞赛以"其争也君子"服务于有序和谐社会的哲学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