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勇 《新闻窗》2008,(4):111-111
广告,是科学,抑或艺术?这个问题历经百年仍争论不息。广告从其发轫到逐渐成熟的整个历史过程,实际上也是诸多广告人在广告实务中不断实践以期解决广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问题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广告的科学性:演进与重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漪 《新闻界》2013,(1):42-45
本文的重点不是关心广告科学性和艺术性究竟孰轻孰重,而是试图通过对历次广告科学性和艺术性争论的梳理,归纳出广告科学性内涵的演进与变化。并强调科学性的内涵对当下泛视觉化的广告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告视觉传达是广告主与媒介合作进行信息传播的特殊商业行为。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职责是根据广告总的创意,把广告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情感诉求和谐地统一起来,重点是用广告的艺术性把广告的科学性和情感诉求形式化、物化。作为传播、沟通的手段,广告必须借助于符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在大量信息充斥生活空间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同样也是一项技术问题。广告视觉传达设计不像写小说、拍电影,更像是写诗。广告主虽有千言万语想对消费者诉说,但消费者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其他竞争者也不会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4.
广告艺术论     
葛在波 《新闻世界》2014,(6):186-188
本文分析、论述广告艺术化现象的社会和历史动因,认为广告"艺术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最根本的动因是经济基础及由之决定的经济与市场环境。在广告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争。这一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此后,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广告"两性"之争渐趋平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广告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笔者看来,这恐怕也只是在从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的当代语境下广告的一种自我粉饰罢了。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科学文艺类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科幻类更是一枝独秀.本文结合科学文艺类作品审稿中对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从科学文艺作品的特质出发,重点剖析了其不同于一般性文艺作品的地方.本文认为,科学文艺作品中的科学性应当允许一定的夸张和想象;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推崇与践行是其思想性别具一格之处;在艺术追求上,语言的“祛魅”与“科学形象”的塑造,以及多样化修辞的运用是其较为突出的表现.对“三性”因文制宜的把握是科学文艺作品审校工作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李樱妮 《今传媒》2016,(3):98-99
广告是产品营销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广告的传播效果对产品销售效果及品牌形象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广告若想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离不开产品信息的有效传达与引人注目的创意表现;在广告创作实践过程中,借助文艺理论中的艺术创作"陌生化"手法与符号学象征符号理论,能够为实现广告传播活动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李化来  沈玲玲 《新闻世界》2010,(11):117-118
广告摄影是科技、艺术、文化的综合体,是集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特殊摄影门类,是艺术价值的市场体现。在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广告摄影的信息充斥社会各个角落,深入探讨广告摄影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其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之间的深层关系成为必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进行广告摄影的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关系研究,有利于我国广告摄影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众健康科普图书插画是一类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绘画作品,是在科学精准的基础上,经艺术表现手法,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深刻的科学知识内涵.本文从科普图书插画的内涵与外延等方面,探讨了有关科普图书插画的有关问题,希望对广大科普图书编辑的工作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广告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从根本上体现了艺术性对广告制作影响。在此期间,广告艺术发展变化展现出的文化特征,以及五四时期广告艺术门类的培养造就,都成为这一时期广告艺术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广告历史、广告理论、广告营销策略、广告制作与经营管理的学科.广告学一般被认为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复杂,艺术性强.由于广告在创意、色彩、文字、修饰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艺术原理,都需要体现艺术感,因此需要在广告学的教育中加入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广告调查课程具有的应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法的优势,并介绍了广告调查课程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法的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王姝颖 《东南传播》2018,(7):139-141
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装置艺术在当下依然热度不减,在商业广告作品中也有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元素融入,广告主和设计师们综合利用通过不同的场地、材料、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意,呈现出极具综合性、交互性和艺术性的装置艺术广告.而运用装置艺术的商业广告能够丰富商业广告的表现力和冲击力;同时增强广告作品本身的渗透力和传播力度,放大其社会影响;较之于传统商业广告形式,装置艺术广告拉近受众与产品品牌的距离,并且它突破传统商业广告信息传达方式,创新广告载体,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 ,缺乏创意的广告作品就失去了灵魂。期刊中的广告 ,是产品的供应方以期刊为媒寻求销售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谁能吸引更多的关注 ,谁就拥有市场。因此 ,良好的广告创意就成了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自然也就成为广告客户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笔者在设计理念上对如何服务广告客户、应对市场、引导消费的一些感悟。1 广告设计的艺术性、从属性、功能性广告设计不是纯艺术 ,它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因此 ,广告设计存在艺术性与从属性的关系和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关系。1 1 艺术性与从属性期刊广告没有完…  相似文献   

14.
博物学教育是解决当今自然缺失症的良方,科学画则是博物学教育者手中重要的工具,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在该领域被广泛运用。本文梳理了科学画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以自身学习科学画过程中的感悟为例,阐述了科学画所蕴含的科学本质与艺术魅力,揭示了科学绘画与艺术绘画之间的差异;最后,探讨了科学画在博物馆及自然笔记两种教育情景中的适用范围,不论是自然美的还原与再现,还是自然观察法的使用,无不涉及对科学画这种工具的大量运用,从而对博物学教育的成效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告业已逐步转向以广告创意为中心,以全面策划为主导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如果说策略是具有商业性的,那么视听应当必然是具有艺术性的,二者真正的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受众更多的认可与欣赏,从而达到广告最终为产品和品牌服务的目的.只有这样的广告才是最为有效的,才是众多广告创作者们所追求的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没人敢否认艺术性对于一则广告是多么重要,但却有很多人觉得艺术对实际销售的帮助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各大创意奖项中的"石破天惊"的创意,一方面看到日常媒体中充斥着"直降100元!"式的直白叫喊。在行业中我们则经常听到广告公司的创意人员抱怨客户太胆小,不懂艺术,扼杀了伟大的创意;而广告主经常埋怨广告公司的创意太晦涩,产品LOGO太小,产品出现次数太少,广告口号位置太偏僻。广告到底需不需要艺术性?不管艺术不艺术,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这一点毫无争议,于是争论的焦点自然而然的变成——什么样的广告是有销售力的广告?  相似文献   

17.
广告具有两个属性:商业性与艺术性。当前纸质媒体的广告多半还不大讲究艺术性,不追求艺术品位上的“雅”和“美”。只有一些文化品位高的报刊,为了与自己的定位和品位相匹配,才对广告有较高的艺术要求。例如《南方周末》。 2003年8月28日《南方周末》上登有一则因特尔“迅驰”的广告,占据一个整版。通体为冷色调,沉静而高雅。后景为极度夸张的巨大书架,书架上靠一高耸的云梯,一下子将人们引进知识的宝库。前景是一石桌,桌上放一台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18.
书刊音像广告的表现,指将有关图书、期刊、报纸、录音制品、录像带的服务、出版单位、内容作用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具体的广告作品传达给消费者。广告作品是广告信息的载体,是整个广告活动的结晶。广告作品的创作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广告活动的成败。书刊音像广告表现是融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它吸收了文  相似文献   

19.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它的使命是向消费者传达真实的商品信息,而在现代商品社会,艺术性乃广告的灵魂,缺乏艺术表达的广告苍白无力,只会湮没在商业社会的喧嚣中。本文有感于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的问题广告现状,除了商业利益诱导导致的人为虚假欺骗广告外,有一部分广告作品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没处理好创意广告中的写实和艺术性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此二者关系的处理,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它的使命是向消费者传达真实的商品信息,而在现代商品社会,艺术性乃广告的灵魂,缺乏艺术表达的广告苍白无力,只会湮没在商业社会的喧嚣中。本文有感于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的问题广告现状,除了商业利益诱导导致的人为虚假欺骗广告外,有一部分广告作品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没处理好创意广告中的写实和艺术性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此二者关系的处理,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