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自编大学生恋爱现状的问卷,从恋爱态度、恋爱动机、恋爱方式、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失恋的应对方式五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恋爱现状。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的态度与看法、对计生服务的需求状况与期望;结果表明:1、农村未婚从业青年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有明显增多趋势,人流经历确实造成了身心伤害;2、未婚青年迫切需要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措施服务;3、计划生育部门应有效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态度、恋爱观念、择偶标准、恋爱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基本情况、恋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恋爱对于大学生学习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情况,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问题及婚前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大学生恋爱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学校教育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恋爱与性心理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587名保山市高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基本情况、恋爱态度、有关贞操的认识以及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62.5%的高中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男生比女生更害怕单独与异性待在一起;57,8%的高中生恋爱动机单一,仅为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79.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中生谈恋爱对学习有影响,女生对此的认识更深刻;仅有30.5%的学生知道手淫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女生比男生知道的比例更少;77.3%的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并且女生比男生的反应更强烈。结论:高中生在恋爱与性心理方面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恋爱与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边远地区高中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587名保山市高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基本情况、恋爱态度、有关贞操的认识以及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62.5%的高中生渴望与异性交往;57.8%的高中生恋爱动机单一,仅为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79.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中生谈恋爱对学习有影响;仅有30.5%的学生知道手淫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77.3%的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仅有6.8%和4.1%的学生通过"问父母以求答案"或"找老师寻求帮助"的途径解决成长困惑。结论:恋爱与性心理已成为高中生人生成长中的一个主题,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恋爱与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关系,本研究在成都市多所高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关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婚姻和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民众的婚姻家庭状况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2009年对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在大学谈过恋爱的比例并不高,为了摆脱内心空虚而恋爱的现象值得重视,恋爱危机处理以内部解决为主,外部解决为辅,但非常希望学校开设有关恋爱方面的课程和心理咨询,在婚姻观方面还是趋向于传统,但对婚前性行为、同居等问题持比较宽容的态度,最后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对性知识的了解、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及对性疾病的认识,了解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观念差异.针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性认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及性爱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男生性观念相对比女生更开放,男女生对于婚前性行为都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大学生的性知识都普遍缺乏.高校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贞节观念、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自慰行为、性冲动、异性性行为等方面展开调查,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为促进大学生的性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但在恋爱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恋爱中过分强调自我,忽视恋爱责任;恋爱过程随意性大;恋爱至上现象增加;两性关系随便,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等现象.大学生恋爱观上的偏颇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本文认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坚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使三者形成合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恋爱观以及道德观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  相似文献   

11.
257名大学新生性爱观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性爱观调查问卷,以随机取样法对257名大学新生进行了性爱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婚前性行为与同性恋两项因子上有显著的学科差异;性知识与有无恋爱经历有显著的关系;大学新生在总体性爱观、性意向、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性爱观存在着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性爱观向开放的性爱观发展趋势比较明显。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学新生性爱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导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对高职院大一女生的恋爱态度、恋爱状态、恋爱动机、恋爱行为以及恋爱性行为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大一女生的恋爱现状及特点,并针对恋爱中的一些错误念,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8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复杂多元化趋势,注重情感体验;择偶标准综合化,注重人品与情感;结婚动机趋于多元化,晚婚趋势明显;性观念趋于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进步性、开放性与矛盾性并存;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庆市6所高校676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呈现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内在化、择偶方式自主化、道德宽容化四个特点;男女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应该教育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培养其自主恋爱,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婚前性行为的危害,正确把握感情防线,并可采用集中和重点辅导相结合的方法,特别应重视失恋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川高校“90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大学生以婚恋为目的婚前性行为态度、贞操观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该专业大学生婚恋目的理想和现实并存;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较多;对贞操观持开放态度.并提出体育运动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缘起2004年,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对本市高中学生性心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34.7%以上的“学生情侣”存在拥抱、接吻现象,4.1%以上存在同居现象!2007年,一项上海市高中生的性心理课题研究的调查显示,高中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表现得越来越开放。23.6%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35.2%的学生会同意接受恋人提出的性要求,并且有42.9%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发生婚前性行为,认同“性与婚姻应保持统一”的学生仅占46.5%。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令人警醒,正如调查者所说:“传统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水平及教育和服务需求情况,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以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湖南科技学院学生。结果显示: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但不全面。对婚前性行为、恋爱持开放宽容的态度。14.71%的人表示有过性行为;94.12%的学生认为开展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很有必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性观念的正确引导、防止大学生成为新的艾滋病高发群体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高校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呈有增无减之势。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因此,在新的条件下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代高职专科一年级学生在性与健康方面的认识及现状,为学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对高职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工作.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36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婚恋观方面缺乏审慎思考,择偶跟着感觉走的占22.5%,对婚前性行为待认可及宽容态度的占41.95%,已谈恋爱的占被调查人数31%,发生过性行为的占已恋爱人数的46%,对性生理知识缺乏科学认识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0%.调查得到如下结论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反应出高职学生在婚恋观上一些思想认识误区,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培养、倡导健康的婚恋观,正确处理好青春后期性与学习、与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现状,笔者以山东省济南市全体本科生作为调查总体,随机抽取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五所高校,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500份,收回423份),并将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现象的态度列入其中。本文将以统计学角度,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与未婚同居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