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语言学的词源学与中国训诂学的传统词源学二者在观念和方法上均有较大差别,但其任务都是进行词源研究.汉语词源的判断必须以音近、义通为条件.汉语词汇的积累大约经历了原生阶段、派生阶段、合成阶段等.历史比较法可将词的产生历史提前,得出早于周秦的词义和语音状况.汉语词源学词典的编纂条件目前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2.
《六书故》“因声以求义”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训诂学的重要理论——“因声以求义”,学术界一直认为是由清代学者提出来的。然而,学术发展的事实证明,最早提出并实践这一理论的,是宋元之际的学者戴侗,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六书故》中。戴侗“因声以求义”理论具体表现为声通声转说;假借说;联绵字说;谐声字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部叙》是对《说文解字》540个部首的排列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主要是从意义系联的角度研究的,本身存在不少牵强之处。本文将徐锴所取部首意义与许慎原义相符的一类提炼出来又分为若干小类,对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说文》部叙的深入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形声字占绝对优势 ,汉语形声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同源现象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同从一个谐声偏旁的字读音往往相同或相近 ,并在意义上有联系。基于上述认识 ,研究形声字声符的“右文说”进行评价 ,对形声字中的同源现象特别是声符示源作用和形声字形音义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宋元之际学者戴侗的《六书故》引唐本《说文》以考释文字,明清以来治文字学的人又屡次转引以校《说文》,足见《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有其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六书故》共引唐本《说文》五十七条,引用各种资料逐一加以考述,以见其价值所在,为《说文》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改变了<说文>的分部,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他还从文字实际出发,探讨传统"六书"理论,创立了新说.戴侗的<说文>研究对<说文>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
张炎《词源》体现了他主要的词学思想,对当时与后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对《词源》的研究几乎从未断绝。20世纪之前,《词源》研究着力于考证其版本内容以及与《乐府指迷》的关系,并阐述了其词学理论的承继与开拓,肯定了它在词史上的地位。20世纪以来,《词源》开始进入现代学术研究视界,呈现出繁盛局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体现在词旨概论、"雅正"考辨、"清空"释解、价值考量与影响等方面。进入新世纪,张炎《词源》研究接续了20世纪末的余绪,并出现视角多元化与体系化、细化的特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希腊罗马神话为英语词源文化背景,以英语词汇学习为研究切入点,对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体验→发现→总结→规律"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学习者能够将词汇学习与词源的文化内涵学习相结合,对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全面认识现代汉字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必须研究形声字.而目前师专《古代汉语》形声字的教学仍旧停留在介绍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一般规律和形声字的造字方法、结构形式阶段,这极不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因此,还必须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形声字的教学内容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在意义传达上往往徘徊在"意会"与"言传"之间,之后经本民族文化思维的内在因素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意义表达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起源的词源出发,归纳了教育起源问题的"形态"、"条件"和"动力"研究范式.并在综述这些范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教育起源问题研究的本体论研究范式,以期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获得某些新的认识,从而服务于现实的教育生成.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常常能碰到“损人害己”、“水涨船翻”、“知难而退”这类新颖、含蓄的词语。从修辞学角度讲,这是用仿词手法造出来的新词语。“损人害己”是“损人利己”的派生形式,仿照“利己”临时造出一个“害己”,换用的词和原有的词之间是对义关系。“水涨船翻”是“水涨船高”的派生形式,仿照“船高”临时造出一个“船翻”,换用的词和原有的词之间也是对义关系。“知难而退”是“知难而进”的派生形式,仿照“而进”临时选用一个“而退”,换用的词与原有的词之间还是对义关系。这就是民间词源现像。从词源学的角度讲,民间词源现像,导致了词语内部结构和意义的演变和发展。其演变的结果是汉语语汇越加丰富、发达,词义越加精细、微妙。其演变的机制是语言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像认识的深化。这就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语言意识。人们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于是,人们就必然要用精当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意识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可以寻求线索:"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解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引发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是从远古体育的视角出发,剖析我国早期体育存在的文化结构,并在体育思想的痕迹中,发现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东夷文化的区域体系中,探讨东夷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而剥离出我国早期体育的历史脉络、形成特点和文化内涵。从文字词源学中,考察"夷"字产生的文化背景,"弓"的文化观念,并从中寻找体育的文化线索和价值特征。发现东夷人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性格中,具备了体育产生的思想和行为条件,体育成为融入到东夷人文化血液中的生命元素。剖析了我国古代体育的文化萌芽,为早期体育史的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试图从理论和实践 的结合上深化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家,他的山水画以明人为基,上窥宋元,取法百家,晚年变法,以浑厚华滋的画风成为中国当代山水画独特的笔墨范式,其卓越的人格风范与艺术成就,对本世纪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认知理论和语义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具体实例的论证,提出了词源教学在弥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词源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大众体育三者之间概念、相互关系容易混淆等情况,从“群众”、“社会”、“大众”的含义出发,通过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概念、词源学研究、以及相关的历史背号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献材料的散佚,元代古音学鲜见学者言及。元代人在古音观念上有独到见解,戴侗、熊朋来、刘玉汝等人的古音说对清代顾炎武古音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元代人从《说文》谐声和《诗经》用韵方面探讨古音问题的方法,把文字研究与古音研究结合起来,也是十分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费时低效,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词源学知识,是词汇教学的一条捷径。对此,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词源学知识对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