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标本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标本资源分为八大类:植物种质资源、动物种质资源、微 生物菌种资源、人类遗传资源、生物标本资源、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实验材料资源及标准物质。本文在国家科技资源 共享平台建设和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数据汇交过程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科学标本的汇交要素、基础性资料元 数据标准,以及标本资源在名称标识、归类编码、原产地、来源、特征特性、图像、保存收藏信息、共享信息等8个方 面的共性描述规范。进一步以“中国古人类遗址”为例,通过数据表设计、原始数据分析与导入、元数据编写和数据文 档整理对标本数据进行整编,并探讨了标本数据库的应用前景,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科学标本资源的 汇交、数据集成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数字植物标本馆(Australia’SVirtualHerbarium)是一个免费向公众提供澳大利亚植物标本及相关植物学信息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其资源类型包括数字化标本、图片、出版物等,涵盖范围广泛,浏览、检索功能齐全。文章重点从资源组织、技术特征、界面设计、服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自然标本是众多自然类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综合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对象和展示资源。由于温湿度、光线、防治方法不当等原因,自然标本常易发生虫害、发霉、残缺等问题。本文根据广东省博物馆的调查,对自然标本的损毁情况、原因及温湿度、光线、防除虫害等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对博物馆自然标本预防性保护的原则及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标本数字化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其一般流程为:1、完善采集信息,2、分类鉴定,3、粘贴条形码,4、图像获取及处理,5、录入信息。目前我国的大型自然博物馆的标本数字化工作还未普及。数字化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保护馆藏植物标本,促进其合理管理、科学研究和持续利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本将会在自然博物馆的传统功能领域,如藏品管理、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等方面,带来一些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生物标本资源作为典型的自然科技资源,其成果和经验对促进整个自然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都有 着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依托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就标本数据资源管理、共享和应用3 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说明,总结了项目运行中取得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方案, 为下一步的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标本数据的规范化集成整编中,标准和规范是前提,资源数据的整合、集成是核心。ETL技术能够实 现对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本文将其引入到科学标本数据规范化集成整编中,实现对多源的、异构的标本数据的 汇集和整合,并以岩矿化石标本数据集成整编为例进行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应用ETL技术实现 标本数据规范化集成整编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可为其他资源数据的规范化集成整编提供一定 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学文献资源集成和共享是对馆藏地学文献资源有效利用和补充的一种方式,并逐渐成为当下各图书馆 所关注的重点。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开展地学文献书目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全面、彻底地进行文献 书目数据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和最佳的途径。本文对地学文献书目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原则及取 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地学数据资源具有多源、分散、异构等特征,为了能够充分共享和利用地学数据资源,必须有效集成并建 立地学数据库,但是传统地学数据建库方法存在着难以系统地认知建库对象,缺乏统一的语义支撑等问题。针对这些 问题,本文提出并定义了地学数据本体模型、概念体系及其构建方法,阐述了基于地学数据本体的数据建库方法和流 程。该方法在数据本体明确语义的支撑下,抽取出完善的数据实体关系模型,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映射、转换与规 范化处理,并利用数据本体准确表达数据库的语义信息。最后以贵州岩溶地下水数据库构建为例,进行了方法的应用 验证。研究表明:地学数据本体通过对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共识概念、属性、实例及其关系的形式化描述,可以有效 克服传统地学数据建库方法的缺陷,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地学数据资源的集成建库。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地学期刊资源的整合,实现地学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化,<中国地学期刊网>应运而生.它服务于我国地学期刊,倡导学术期刊OA化,通过构建学术期刊多元化发展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终目标是实现地学期刊携手打造共同的"区域性"的地学期刊平台,旨在建立一个本土的质量高、快速便捷、更加开放获取的新型学术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美菊 《图书馆》2008,(1):104-106
本文从旅游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初步研究了区域旅游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旅游信息资源的数据存储规范进行了科学而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遵循整体性、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馆藏书目数据的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的采购、馆藏献数字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利用价值,从农业信息处理的4个方面,即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挖掘-信息利用,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这有助于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韩国十分重视古籍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随着文献数字化工作的开展,韩国各典藏机构开始将历代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并建设了大量古籍数字资源。由于我国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存在资源类型丰富、开发建置单位多元、格式多样等特点,古籍数字化资源难以整合与共享。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应借鉴韩国的经验,设置由政府组织的统一协作机构,使用标准、可兼容的数据格式,建设开放的资源获取平台,以完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60-66
[目的/意义]为了解决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统计和效益评估缺乏高效、准确、实用的统计方法、工具和实证研究的问题,以电子资源利用绩效分析平台(Electronic Resource Utiliz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Platform,ERS)管理和评估外文电子期刊的实践为例,探索电子资源动态管理和评估的方法,为图书馆收集和管理电子资源利用与评估数据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主要讨论基于服务器端COUNTER报告数据的电子资源管理与分析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并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ERS进行外文电子期刊的资源管理、引文分析、核心资源与学科资源分析和数据库评估为例,讨论电子资源管理与评估的方法。[结果/结论]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外文电子期刊的统计分析实践为基础,发现利用基于COUNTER报告数据的电子资源管理与分析平台能够为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提供决策支持,为学科服务提供深度的资源揭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翟姗姗  张纯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40-148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指出以开发利用为目标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并对国际数字化长期保存及开发利用最佳实践案例"威尼斯时光机"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结果/结论]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从资源覆盖、技术集成、服务模式3个方面制定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献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管理,不仅是保护红色文献典藏的需要,也是大数据时代提升红色文献利用率与传播力的需求。本文以周恩来图书馆馆藏红色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为例,阐述了红色文献资源保护的价值与紧迫性,论述了红色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库建设及教育传播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分析《"5·12"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资源特色,确定资源收集范围,明确资源收集渠道,建立资源收集的有效策略,为今后大型专题数据库资源收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形成结构化、有序化的资源系统,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阐述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蒙古文资源数字化共建共享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  康健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39-43
[目的/意义] 由于蒙古文书写特性、阅读习惯、文字排版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蒙古文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为了满足专家学者对蒙古文研究的热衷和用户对蒙古文资源利用的需求,从多维度对制约蒙古文资源数字化共建共享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过程] 借鉴中外文资源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和“数字资源聚合”模式的资源组织方式,在多种语言组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从多个维度探讨蒙古文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建设,并从信息资源环境视角改造现有蒙古文资源数字化建设路径。[结果/结论] 在对蒙古文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造,提出蒙古文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路径,并对路径进行优化,为蒙古文资源数字化建设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馆藏发展政策的框架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又称"电子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有关评价、选择、购买、使用电子信息资源的一系列原则、标准与规定。其基本框架:(1)制定政策的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2)各项具体政策,包括馆藏采访政策、经费分配政策、馆藏发展纲要、馆藏管理政策、馆藏保藏政策、馆藏评价政策、合作馆藏和共建共享政策。表2。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