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多模态内容的富集涌现推动着技术模型的更新迭代。探讨和理解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挑战与机遇,对AIGC未来的应用拓展和场景落地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立足于互联网的演化发展,从网络形态演进、内容生产、人机交互模式、网络资源组织四个层面梳理了AIGC发展的基础条件。以数据赋值、模型赋智、空间赋能三个维度为着力点,分别探讨了AIGC的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和发展阶段。[结论/发现] AIGC与技术算法的融合应用,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组织、数据资产管理、用户研究和信息伦理四个角度。[创新/价值]信息资源加持下的AIGC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为整个内容生态和创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尝试。分析其要素、特征和影响,有助于促进AIGC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学在文件管理领域的起源发展,通过批判反思提出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发展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信息学、社会信息学、文件信息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文献,构建信息学概念演变与要素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梳理文件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结论/发现]参照信息学“以技术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文件信息学实现了从技术中心主义到业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重视信息技术与组织机构和文件管理的相互建构和相互影响。未来的文件信息学应以人为中心,实现计算、认知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治理机制,进一步融入社会信息化浪潮和数字转型进程,并拓宽档案学学科边界,使其嵌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协同演进。[创新/价值]提供文件信息学发展演变的整体脉络,以期推动文件管理数字转型持续深化并赋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基于对信息成瘾相关研究的梳理,溯源信息成瘾的底层逻辑,构建信息成瘾阶段模型,深入剖析用户在成瘾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行为特征。[方法/过程]针对信息成瘾这一现象,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对其概念内禀进行界定,明晰其与现有成瘾行为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以物质成瘾理论研究为基础,论证个体信息需求的不断满足和奖励反馈的持续刺激是信息成瘾的底层逻辑。[结果/结论 ]从神经机制、心理反应和外化表征3个维度对这一复杂现象的行为机理进行剖析,并以激励敏化理论为核心提出信息成瘾的HSC三阶段模型,对成瘾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进行统一阐释,以期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信息成瘾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价值参考,为构建信息成瘾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立足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深入剖析南海维权领域的知识内涵与特征,探索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方法/过程]从知识输入、知识搭建、知识对比、知识延伸、知识实践5个环节阐述并剖析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建构路径。其中,知识输入的目标知识包括南海维权的诉讼标的、法律争点、事实争点、证据争点;知识搭建方法包括知识分类、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关联、知识发现、知识评估;知识对比主要解决南海维权多模态知识的语义融合与关联问题;知识延伸以证据链法理分析、历史证据识别、南海空间分析、智能证据链构建为学科交叉知识边界;知识实践包括证据知识元框架与知识元标引、证据知识元抽取与表示、证据知识元融合与关联以及证据链智库建设。[结果/结论]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国家战略”自主性与“南海维权”功能性的有机统一,有规则地串联起南海维权信息资源,深入地塑造理解南海维权的思维模式,可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累宝贵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以学科更名为基点,立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新任务与新目标,寻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传承前提下的变革与突破,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政策梳理及历史分析,在回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推进策略。[结果 /结论]在具备极强包容性的一级学科顶层框架下,重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创新4个方面,以构建新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深化其原有的业务范畴,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更为完整地覆盖学科领域新业态,促进学科教育与事业发展的共同繁荣,提升学科凝聚力、影响力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指数研究:理论、模型及实践》一书进行评介,旨在使读者了解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过程] 在大量阅读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和比较,立足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透明问题和监管绩效难点,运用大数据挖掘、理论建模、实证研究、评价分析等系列理论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透明机制和监管绩效行为进行系统解析。[结果/结论] 突出信息资源及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价值,强调以信息资源管理和数据驱动为特色的方法论体系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在原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大数据挖掘、信息处理、数据建模、实证分析和评价研究方面的新应用,为信息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开展工作、研究理论提供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舆论场的观点极化早已成为不断蔓延且加深的社会顽疾,加剧了群体对立与社会分裂的进程。因此,亟需从跨学科视角对极化现象开展研究。[研究设计/方法]本文对国内外观点极化研究领域文献进行细致梳理,从基础理论入手,利用指标和模型探究极化形成机制与发展脉络。[结论/发现]极化是个体、群体、系统性偏见叠加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内容特征和结构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度量,基于偏见同化、结构平衡或特征扩散理论构建模型探究其内部机制;另外,极化现象的治理工作应从宏观制度规划角度出发,落实到具体的中观数字空间构建和微观干预手段实施。[创新/价值]构建了一个融合多领域视角与跨学科概念的“理论-指标-模型”研究体系,为开展舆论场极化研究提供明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了解引文分析领域的发展状况,以领域知识载体之一--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单元特征描述和知识单元聚类层次结构,发现该领域知识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轨迹。[方法/过程]选择2001-2014年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平台结构化的二次文献信息1 166条作为数据源,以信息计量学作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信息计量和分析复杂引文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鉴数据挖掘算法和处理工具技术,描述领域知识体系的特征。[结果/结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以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利用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的时变对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准确地描述引文分析领域发展的宏观层次结构特征和微观节点属性、静态分布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奠基性的基础理论和突破性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为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揭示过程,将隐含的、抽象的学科知识结构具象化,形成较为严谨的方法规范和理论范式。[方法/过程] 对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所调用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进行系统分析,将"三计学"理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学科知识结构理论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集成优化和协同整合。[结果/结论] 构建学科知识结构揭示模型,即以"三计学"模块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模块为支撑、学科知识结构模块为牵引、知识图谱模块为输出、四大模块交叉融合的"233-1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刘盈  张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8):129-139
[目的/意义]对信息偶遇行为展开深入的系统综述分析,以推动本研究领域学术创新以及相关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方法/过程]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41篇文献展开分析。在知识脉络研究部分,从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在前沿展望部分,将用户信息偶遇的过程分解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并对偶遇后续行为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结论]信息偶遇行为是信息、个体、技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偶遇信息使用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基于信息搜寻过程链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客观数据驱动的信息偶遇研究以及基于跨学科信息偶遇交叉研究等是未来可行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热点选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透过年度学术热点,对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解析。[方法/过程]通过对2022年度十大学术热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文章对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宏观背景、政策意涵、内生动力和底层逻辑进行了解读。[结果/结论]学科更名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难得机遇,文化数字化战略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则为构建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引,文化自信和技术驱动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赋予了不竭动力。同时,社会认识层次论等具有中国本土情境适应性的学术思想,也为构建信息资源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情报概念内涵、情报学理论范式变革、情报工作内涵进行梳理,阐明发展数据驱动型情报研究工作的必然趋势.[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从历史视角梳理信息、情报学的概念内涵和情报工作对象的演化,基于数据-信息-情报-知识-智慧(DIKIW)的相互关系模型,说明在情报工作中数据建设的重要性;将情报学的理论范式分为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信息学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系统梳理该学科的学科范畴、学科范式和学科体系关联路径对国内健康信息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对20,559篇健康信息学论文的学科交叉现状和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定量角度探究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四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编码与归纳,从定性角度构建该学科的范式框架;采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健康信息学各体系要素间的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发现]健康信息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的特征;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用户与信息行为、人机交互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与系统、文献与信息计量是目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内容,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该学科的范式框架和关联路径知识图谱。[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健康信息学的学科范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结合我国健康信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认知建构视角下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信息检索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研究促进用户认知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用户的认知发展为研究目标,构建了以信息空间层、用户空间层和界面交互层为顶层分析框架的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结论/发现]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能有效地促进用户对信息空间的探索与挖掘,帮助用户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建构,发展认知空间。[创新/价值]将认知建构理论运用于信息检索领域,从交互设计方面对检索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提供认知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从档案学术研究的视角讨论新环境下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对于丰富学科内涵、推动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对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进行全景梳理,从底层逻辑、时代挑战、拓展创新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在坚守学科底层逻辑的基础上,直面档案学术研究的时代挑战,加强对理论和应用的拓新,强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一级学科更名伊始,针对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助推“学为所用-人岗匹配”目标的实现,在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从就业“不匹配”视角切入,采用“问题导向→实证调研→路径创新”的研究范式,对“不匹配”就业的IRM本科毕业生和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不匹配”视角下IRM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的具体方案。[结果/结论]从学生主体(关键层)、用人单位(导向层)、就业环境(驱动层)、学科教育(支撑层)四个维度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SEET影响因素模型,进而从“原动力-支持力-拉动力-源动力”四个维度提出促进IRM本科人才就业匹配的优化路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重点分析如何借助一级学科更名的窗口期,实现学科融聚、服务融慧、人才融贯的IRM学科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将知识融合的概念创新性地引入政府决策中,通过对具有多重决策支持价值的海量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法/过程]基于不同类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决策支持价值,分析决策驱动的领域知识融合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面向决策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融合服务模型,并以政府网站发布的“‘放管服’改革”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知识融合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描述。[结果/结论]模型能够为当前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如何服务于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如何左右学科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文章对照比较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九大类学术热点文本与四十个国家战略有关的政策文本,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的编码方法。[结果/结论]文章在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二者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并从学科、事业、机构、信息、用户五个维度梳理重点学术研究成果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3):74-81
[目的/意义] 可穿戴计算机设备作为一种信息采集工具和信息服务手段,关注其最新领域应用以及对信息服务的影响能够拓展服务形式、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水平。[方法/过程] 首先介绍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相关概念、技术和应用,着重对其领域应用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信息服务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嵌入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模型。[结果/结论] 分析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机理,结合所提出的信息服务模型和图书馆信息服务场景进行具体探讨,最后总结可穿戴计算机设备对信息服务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