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意义]构建稳健且有效的信息成瘾量表,准确测度个体信息成瘾程度,以期为不同程度成瘾群体合理缓释信息成瘾现象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社会—生理—心理模型,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和专家咨询法开发信息成瘾初步量表,在105份前测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收集834份正式问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结构的检验与修正,形成信息成瘾正式量表。[结果/结论 ]包含社会表现、行为模式、生理反应、心理状态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信息成瘾正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在形成正式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信息成瘾常模,通过聚类算法实现对无信息成瘾用户、潜在信息成瘾用户和重度信息成瘾用户的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针对电子商务网站,深入剖析其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过程,阐明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运行规则和基本原理,有利于全方位剖析在线评论信息接收用户对信息处理与认知的模式。[方法/过程]首先了解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明确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涉及的4个要素;再次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5个阶段进行阐述,并指出信息认知处理阶段的两个情境影响因素,同时全面解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3类路径;最后构建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模型。[结果/结论]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是一个有序的动态循环过程,构建机理模型能够实现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的全局性把握和理解,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徐颖  李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4):14-21
[目的/意义]对失验现象的探究具有信息科学与行为科学研究的双重意义。基于信息耦合的视角,揭示失验现象形成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对信息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协调关系的构建。[方法/过程]将网购过程细化为完整的时序流程,在解析信息耦合过程的基础上,将期望作为线上与线下链接的关键中介变量,阐释信息、心理、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建立网络购物的时序流程图,揭示信息耦合对失验的影响,从信息、心理、行为3个层面建构消费者失验形成的理论模型,以期为未来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多理论假设,为移动图书馆平台提供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以丰富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法/过程]结合技术接受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逻辑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作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有着个性化的显著优势。同时,技术和设备的兼容为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提供了外部动力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因果要素关联视域下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范畴,为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发展态势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信息生态因子维度的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标签;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抽取用户画像情感和行为标签,构建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透过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和负面情感变化的典型社会现象,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凝练,证明本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与S-S-O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理论,构建合理的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用户服务和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机理模型,在因素联动的数据标签映射下,基于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理念的PAGE理论范式内核,提出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管理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有效解析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因果关系,构建的机理模型能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成瘾危害日益凸显,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从成瘾到不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机制,为用户减轻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模型,揭示社交媒体成瘾、负面情绪(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自我效能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到399份有效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成瘾正向影响社交焦虑、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社交焦虑正向影响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抑郁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自我效能对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研究专利引文形成的路径是合理评估数据样本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 以行为逻辑为视角,从专利引用行为的主体、动机、行为能力和外部的引用行为规则4个因素对专利引文的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行为主体经历心理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外部规则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专利引文。专利申请主体的因素是导致引用动机和引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专利引用结果的差异,构建样本和模型时应对不同属性的主体的引文作出区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剖析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要素,阐释用户认知—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舆情风险治理和用户行为管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整合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和扩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厘清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影响要素联动关系和驱动路径,从需求触发、认知控制、情绪发酵、行为反馈4个阶段构建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针对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非理性行为,应从需求引导、信息监管、情感重塑、技术赋能4个方面进行规制,引导用户理性辨识舆情风险并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通过模型设计和实证分析刻画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特征、潜在规律,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查询任务设计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活动理论及其方法论构建研究生学术查寻行为的六步研究模型,以北京大学研究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结果/结论]构建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行为的活动模型,分析个体查寻行为和合作查寻行为的主体、客体、工具、结果、子系统和结构特征,揭示研究生在查寻工具选择、障碍克服、合作查寻等方面的潜在规律,总结图书馆资源推介、定题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和研究生查询任务设计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总结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现状,提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对跨学科信息需求、信息查寻渠道、信息查寻障碍、信息查寻行为模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未来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研究可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①结合已有研究,系统发掘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②在D.Ellis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模型;③结合创造心理学,探讨跨学科信息查寻对跨学科知识创新的影响;④针对跨学科信息查寻行为特征,改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基于空巢化乡村农民群体分众化的视角,调查守巢、两栖和离巢等三类农民群体惠农信息传播行为的特征,探究农民群体之间传播行为的差异性。[研究设计/方法]研究框架和问卷设计基于创新信息传播的5阶段模型,利用SPSS的CV变异对不同阶段的各农民群体在惠农信息传播中的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论/发现]不同农民群体在惠农信息传播的认知、决策、执行等阶段的行为存在差异,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农民的惠农信息传播效能。[创新/价值]将惠农信息传播受众扩展至非农“农民”,三类型农民群体划分的思想,为政府差异化服务策略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丹  马乐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1):91-98
[目的/意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特性,研究可穿戴设备的特性对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问题,为推广发展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搜索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已有的信息搜索行为理论和模型,进而构建可穿戴设备对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验证模型假设。[结果/结论]数据检验发现模型中提出的假设均成立,即可穿戴设备所具有的4个特性对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均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学习型搜索关注学习在搜索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建构信息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桥梁,以期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信息搜索系统的资源优化和功能设计,支持用户更加深入和持久地学习,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的元认知调控活动展开分析,刻画和揭示了用户信息行为和学习行为表征背后的控制调节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方法/过程]研究招募了来自北京大学的30名学生,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他们完成真实自备的学习型搜索任务过程中的元认知调控活动进行了数据收集,并采用扎根理论对数据展开质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识别了获取目标意识、获取操作策略、选择标准意识、选择判断依据、处理目标意识、处理操作策略6个元认知调控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中用户元认知调控的概念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从微观视角剖析学习型搜索行为过程各阶段的元认知调控活动特征;从宏观视角梳理了用户在学习型搜索全过程中发散式和收敛式两种不同的元认知调控特征模式。该模型的构建为后续元认知调控活动的相关探索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启发支持学习的搜索系统的功能优化与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的设计和开展。  相似文献   

16.
过程视域下科研人员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信息偶遇是信息获取行为的一种特殊途径,研究信息偶遇发生的影响机制,能够为科研人员信息偶遇发生的内外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丰富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方法/过程] 首先剖析过程视域下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再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信息偶遇影响因素间因果关系,构建相应的流图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以量化形式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信息偶遇发生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 过程视域下科研人员信息偶遇系统主要由用户、信息和情境3个子系统所组成。其中,个性特征、信息质量水平和行为情境能够显著促进信息偶遇的发生,任务情境显著抑制信息偶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成为政务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政务信息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0名受访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构建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提炼出影响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4个主范畴:用户特征、信息内容特征、平台与信息发布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对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析其影响因素与调节变量,有助于深入理解该行为产生的诱因、过程及后果,从而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方法/过程]将权重分析与元分析结合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筛选与编码,将81个研究样本纳入分析范畴,通过异质性、发表偏差、整体效应及调节效应检验,揭示智能手机成瘾影响因素及调节变量的作用效果。[结果/结论]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因素、情感与认知因素以及习惯性使用与态度因素三类;自尊、自我控制、责任心、领悟社会支持、宜人性和自我效能6个影响因素显著负向影响智能手机成瘾,包含错失焦虑、抑郁、焦虑和智能手机使用频率等在内的19个影响因素与成瘾呈显著正相关;文化特征、被试群体以及用户性别等调节变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不同研究样本中某些影响因素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关系的异质性。28组变量关系中的15个“最佳预测因素”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实践,8个“潜力预测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检验其对成瘾行为的解释效力。研究结论可以在理论层面为该领域下一步研究提供启示,在实践层面为智能手机成瘾的预防干预及健康引导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面对高校信息呈现碎片化的趋势,提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流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的特征选择模型。[方法/过程]基于高校信息整合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原理及优势,将其运用到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过程的特征选择模型中,并以高校贫困生认定为例,对该模型加以验证。[结果/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在高校信息整合特征选择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高校信息碎片化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利用定性模拟(QSIM)方法研究网络信息订阅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构建信息订阅意愿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挖掘网络信息订阅行为的演化规律及趋势,以便深入了解用户订阅规律的影响机制,为大众阅读平台的功能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过程]首先,在梳理相关行为研究理论基础上,归纳出影响订阅意愿的六大因素:订阅内容质量、订阅成本、外界影响、订阅需求、主观感受及个人特征;然后,通过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构建影响因素关系粗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数据采集,对粗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利用QSIM算法驱动模型中各因素间的交互和演化,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订阅意愿各影响因素的演化特征和规律。[结果/结论]定性模拟方法能有效描述和监测订阅行为特征的变化过程;其中,订阅内容质量、订阅需求、外界因素正向影响订阅意愿;订阅成本负向影响订阅意愿,但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