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现实的个人”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社会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的问题。“现实的个人”与人的现实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全面正确理解二者,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于深入领会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一条产生误解的逻辑:“以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为本”——“以个人为本” 许多人之所以会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个人为本”,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把“现实的人”直接理解为“个人”。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抽象地看待人的,把人看作抽象的类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要现实地看待人,而现实的人,只能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人。因此,“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只能是“以个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的提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提“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二字被忽略了。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思想重新表述我国教育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明确“自由”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整个归结为“人学”,但它包含深刻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源于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思想起点,视“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为人的本性,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与现代西方其它人本主义学说不同,它并不孤立抽象地谈人的自由本性和个人解放及价值实现,而是把人放到自身的生存活动及现实关系中考察,揭示人的异化的现实根源,在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辩证统一中,探寻争取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它对于我们思考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人学课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在积极汲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现实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真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人权维度看,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所涉及的权利,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其理论基础是“现实的人,”其落脚点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人权建设和以人为本是互动共生的,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基本走向,它的实现也是通过人权实践来把握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而且使之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涵义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英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三种基本的本质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江泽氏百各“三个代表“思想是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前提、归宿,体现了理论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终极关怀人的哲学。“以人为本”始终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是现实世界之“本”、价值之“本”和历史之“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总结了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这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6.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
18.
李静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1-83,88
日语中的“ティル”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体助词,与汉语中的体助词“在”“着”“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体意义的角度对“ティル”与汉语体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辩是推理的运用,但与辩的目的相联系,甚至于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一定技巧的推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辩的方法。《墨经》中所述“援”、“推”“辟”“止”“效”诸方法是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